#头条创作挑战赛#马英九邀请大陆学生访台,用心与周到的程度让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
大陆37名学生赴台交流行程已经过半,大家感受到的不止是台湾人的热情,也感受到了马英九先生的亲和与细心。
日前,大陆师生团就来到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参观。这座大学坐落于台北阳明山上,海拔达410米,在台湾地区的华梵大学和暨南国际大学成立以前,它被誉为台湾地区海拔最高的学府。从照片看,学校里的路面也是有一定坡度的。
令众人感动的是,在这样的条件下,73岁的马英九竟还亲自当起了导游,带着大陆师生参观这所大学的校园。马英九一步一步踩出的,是两岸友好交流的根基。

(大陆师生团正在参观台湾中国文化大学)
这所大学是台湾地区实体藏书最多的私立大学,校园内的中国宫殿式建筑,外形也尽显典雅巍峨的韵味,对于此次的文化交流而言,也有着别样的含义。而马英九先生的亲自“导游”,也给大陆师生们的这次旅程留下了别样的印记。
领略完了校园建筑之美,两岸师生还齐聚音乐厅,展开了传统乐器的交流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北大中文系的才女陈凯迪特意用中阮这种传统乐器,临场演奏了一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作为对此次参访的特殊回礼。
音乐旋律在音乐厅中萦绕,现场也充盈着欢乐和睦的氛围。这首歌曲的演奏此前并未告知马英九,所以当马英九突然听到这个熟悉的旋律时,也显得十分惊喜。马英九也在现场一边点头一边打起节拍,看得出来,他对于这份回礼十分喜欢。马英九用真情对待大陆师生,大陆学生则报之以“歌”,场面确实十分温馨。
其实,这首曲子,不止是为了道谢这么简单,其中的蕴含才是更值得说道的。

(马英九与演奏乐曲的学生合照,陈凯迪手拿乐器中阮[右2])
除了表达感谢之情,还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这首歌是马英九最喜欢的中文歌曲之一,大陆学子有备而来。
这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马英九在前几天参加生日聚会为自己庆生时还唱过。当时马英九连唱4首歌,这首歌就是其中一首。可见,这次大陆学子们是提前做过功课,也是诚意满满。
而大陆学子这次显然也是把歌献到了马英九心坎里,难怪马英九在现场还打起了节拍。
第二,献歌展现出了大陆学子的多才多艺,也代表着大陆对此次访台的重视。
要说明的是,献上这首曲子的是北大中文系的学生,而非音乐系的。用中阮这种大家不常见的传统乐器来演奏,也可以看出这位学子确实是多才多艺。其实这位学生不仅会中阮,还会古筝,在这场活动中,她还用古筝和其他伙伴一起演奏了《沧海一声笑》等曲目。

(大陆学生们在台上演奏乐曲)
去访台的大陆学生都是经过多次选拔才通过的,肯定也是各个“身手不凡”,从前两天接受采访,在岛内圈粉一大片的“北大甜妹”陈诗婳,再到如今会多种乐器的中文系才女陈凯迪,她们都代表着大陆学子的精神风貌。而同时挑选这些顶尖学子赴台,也说明了大陆对此次访台的重视。
第三,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也能更好地将两岸青年的青春风貌展现出来。
这次两岸学子在音乐上的交流只是一个缩影,两岸文化友好交流这个大旋律,在大陆学生的各项游览、参观活动中也始终都在奏响。而这也正是马英九邀请大陆学子来台的一个重要原因。两岸青年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青春的气息也就这样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出来。
陈凯迪也在演奏完乐曲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本来很紧张,但是走进音乐厅,看到朋友们以后,就想起之前在学校里排练的时光。琴声一响,她就感觉到,两岸文化真的是同根同源。
这种感受,在随后大家一起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时,也变得越发明显。

(马英九陪同大陆师生团同游台北故宫博物院)
两岸具有共同的历史根脉,两岸青年们在交流中互相了解,也在无形中拉近着彼此的距离,真正做到交心、交往、交融。大陆学生的访台之旅还在继续,接下来的时间里,肯定还会有更多珍贵的经历,在等着大家。
这次访台,大陆使团和岛内学子们之间的友善和睦,相信不仅是岛内的老百姓们看在眼里,蔡英文当局也看在眼里。类似的文化交流活动对于两岸而言,百利而无一害。台当局也不应再“固步自封”地拒绝对话,台湾青年们的前途不是台当局的政治筹码,早日开放两岸交流,也一定是台湾青年们所希望的。
马英九这次邀请大陆学生来台,应该记上一大功。以后这样的活动可以多办,有利于两岸文化交流、对话的活动,我举双手赞同。
#大陆访台师生与台生合奏沧海一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