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将辽宁舰评为全球最差航母,俄式“黑锅”背后,中国海军用实力打脸

锋刃观察 2025-04-29 20:31:54

美国《商业内幕》近日抛出一份“全球最差现役航母”榜单,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竟被列为榜首,理由是“动力系统落后”“与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同源设计”等。这一结论迅速引发争议,有人质疑美媒刻意放大技术短板,也有人借此贬低中国航母发展成就。然而,若抛开偏见、回归事实,这场评选更像是一场夹杂政治意图的技术碰瓷。

辽宁舰的“逆袭史”本身便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这艘航母的前身是苏联未完工的“瓦良格”号,1998年以“赌场改建”名义被中国购入时,仅剩锈迹斑斑的空壳,动力系统与核心设备早已拆除。面对西方“废铁论”的嘲讽,中国工程师耗时十年完成改造:自主研发的四台蒸汽轮机与八座增压锅炉替代了苏联老式设备,新型相控阵雷达和电子作战系统更是远超原设计水平。2012年服役后,辽宁舰不仅承载着舰载机起降训练任务,更成为中国海军从零到一突破航母技术的核心平台。

美媒揪住“蒸汽动力落后”的论调看似客观,实则充满双标。蒸汽轮机技术虽非尖端,却是中国在航母领域“自力更生”的起点。辽宁舰的锅炉系统经过优化,日常维护采用“暖机待命”模式,出港准备时间仅需1-2小时,远快于美国核动力航母的4小时。反观美国航母,1969年“企业”号因蒸汽管道爆炸导致28人死亡,2019年“林肯”号因电力故障被迫返港维修——技术再先进也难逃事故,为何独独辽宁舰被贴上“最差”标签?

“林肯”号航母

将辽宁舰与俄“库兹涅佐夫”号强行捆绑,更是美媒的逻辑硬伤。两舰虽同属苏联“库兹涅佐夫级”,命运却天差地别。俄罗斯因经济困顿与维护不力,库舰常年冒黑烟、屡次故障,甚至在叙利亚行动中沦为国际笑柄。而辽宁舰从改造之初便注入了中国技术基因:动力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检修,管线密封性远超苏联原版,服役十余年未出现库舰级别的重大事故。用俄罗斯的失败论证中国航母的缺陷,无异于刻舟求剑。

更值得玩味的是,美媒对辽宁舰的“训练舰”定位选择性失明。作为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核心使命是培养舰载机飞行员、验证编队作战流程,而非与美国核动力航母正面抗衡。截至2021年,辽宁舰已多次穿越宫古海峡、赴菲律宾海演练,J-15战机夜间起降能力更是达到实战标准。用作战舰标准苛求训练平台,如同指责新手司机不敢飙车——这顶“最差”帽子,戴得毫无道理。

中国航母技术的爆发式进步,才是美媒焦虑的根源。辽宁舰仅是起点,后续的山东舰、福建舰及在建的004型核动力航母,每一步都踩在西方预判的“时间线”之前。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直接跳过了蒸汽弹射阶段,与美国福特号站在同一起跑线,004型若实现核动力突破,将彻底打破“美国独家垄断”的格局。当中国航母以“下饺子”速度迭代时,贬低辽宁舰更像是一种心理止损。

刘华清将军曾说:“没有航母,我死不瞑目。”这位中国航母事业的奠基人,在1980年参观美军航母时只能踮脚张望的背影,如今已化作辽宁舰劈波斩浪的航迹。从改造二手舰壳到自主建造世界顶级航母,中国用二十年走完了西方半世纪的路。美媒的榜单或许能博取一时眼球,但辽宁舰背后的技术积累与人才储备,才是改写海权规则的真实筹码。

1 阅读:262

锋刃观察

简介:军迷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