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向全世界撒了一个弥天大谎,表面暂停降息,实则暗藏玄机

青筠谈世界 2025-02-05 16:52:39

2025年1月末,美联储的一纸声明撒了个弥天大谎。表面上看起来,它只是暂停了降息,但真正惹人注意的,则是声明中几处被抹去的关键词,也就是“通胀取得进展”和“劳动力市场缓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却说,这一改动是为了什么“语言简化”,但美股最近的表现告诉了外界真相,大家纷纷都意识到,这不过是美联储又一次语言游戏,一场用文字来掩护真实意图的谎言罢了。

在历史上,美联储的“文字游戏”早有先例:2021年7月,一句“通胀压力比预期更持久”的改动,直接为后续激进加息埋下了伏笔;而2023年6月删除“预计进一步加息”后,市场立刻察觉到降息提前到来了。可以看出,美联储总是在不经意间透露出其真实的政策意图,而这一次的修改更加微妙,既删除了对通胀进展的肯定,又强化了劳动力市场“稳固”的描述,这不就是说明,美联储对通胀已经焦虑得不行了吗?

其实,美联储的每一次措辞调整,都绝非偶然。这一次,美联储选择了更加鹰派的措辞。一方面,随着美国国债规模的不断膨胀,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超过60%的资产为美国国债,使得美联储陷入了巨额账面亏损的困境。根据最新报告,美联储的亏损已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尽管美联储官员强调这只是账面亏损,不会影响其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但市场肯定是担忧乃至恐慌的。

另一方面,美联储还面临着通胀与就业市场的双重压力。过去两年,美国经济的通胀水平仍远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够控制通胀,又能保持就业市场的稳定。因此,通过措辞调整来向市场传递模糊信号,就是美联储看破不说破的一种策略。

不过,这种模糊信号,就导致市场参与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读美联储的真实意图,而一旦解读错误,就可能面临巨大的损失,这种不确定性不仅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也损害了美联储的公信力。

如果说经济是美联储的“战场”,那么政治就是背后的“火药库”。特朗普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对鲍威尔进行连环炮轰,他指责美联储“沉迷于气候议题和性别意识形态”,却对史上最严重通胀束手无策,更扬言通过放松监管、重振制造业来替代美联储的功能。其实,他这就是在投石问路,恨不得将美联储也收入囊中。

可见,美联储此次向世界撒下的弥天大谎,引发了外界对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性的担忧,无论你是交易A股、美股或是原油期货,要想真正看懂市场、读懂新闻,就必须深入剖析美联储每一个举动背后的真实意图。但美联储的谎言能维持多久呢?一旦通胀在年中反弹至4%,或者如果特朗普通过任命亲信来架空美联储,届时,美联储都会被迫在“保信誉”与“保市场”之间二选一。

2 阅读:177

青筠谈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