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汉初是“布衣将相之局”,这种局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四木草堂 2023-08-05 18:59:11
汉初的“布衣将相之局”

所谓的汉初“布衣将相之局”,即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分封的丞相、将军们,都是布衣出身。

假如我们看汉初的这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汉朝的开国功臣们,除了张良的出身比较高贵之外,其他功臣的出身可谓是惨不忍睹。

比如,刘邦集团的一号功臣萧何,原本只是沛县的主吏;二号功臣曹参,原本是沛县的牢头;曹参手下的两个狱吏,任敖和周苛后来也封了侯。

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都是布衣平民。

樊哙,则只是一个“屠狗辈”;

周勃,在红白喜事上吹萧的。

灌婴,集市上的一个小摊贩。

但是,一时之间,他们都变成了开国功臣,一个个封侯拜将,可谓是前无古人,但是后有来者,毕竟朱元璋集团也差不多。

那么,出现这种奇特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布衣将相之局”出现的根本原因

如果要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绝对有很多,比如这些人都是刘邦的老乡、这些人有机会在真正的战争中历练等,但是我们今天要剖析的,是最根本的原因,而不是这些主观因素上的原因。

要想知道最根本的原因,就要启动“上帝视角”,并且发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正确认识历史的方法,其核心观点就是——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

因此,我们要从历史大势上把握。

在刘邦出场之前,中华大地上实行的是分封制,也就是将天下的土地,划分为不同的诸侯国,然后再将功臣们分封到诸侯国中做诸侯,诸侯是世袭制。

诸侯下边,则是卿大夫,卿大夫们也是世袭制。

而当时的将相则大多是从卿大夫阶层选拔出来的,时间久了,大家就形成了共识,即卿大夫的后代,生下来就有机会成为将相,而普通老百姓,则是没有机会成为将相的。

这种制度,在历史上有个专用名词——世卿世禄制。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世卿世禄制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弊端一,世卿世禄制下的卿大夫阶层,对君权威胁很大。在春秋时代,统治集团内部,篡位、弑君的事件,可谓是层出不穷。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就曾这样写道: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可见,世卿世禄制下的卿大夫们,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政局稳定的重大威胁。

弊端二,世卿世禄制下的卿大夫阶层,沦为“肉食者”,鲜有贤才。

一个既有威胁,又没用处的阶层,最终的命运只能是被淘汰,而淘汰它的,则是“布衣将相之局”。

也就是说,“世卿世禄之局”已经不再适应历史的发展,因此必须做出改变,而改变的结果,则是最终形成了“布衣将相之局”。

这便是“布衣将相之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布衣将相之局”形成的历程

由“世卿世禄之局”向“布衣将相之局”的演变,始于战国时期。

经过长年的兼并战争,中华大地上只剩下了七个国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战国七雄”。

随着生存空间的缩小,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也越来越“卷”,逐渐从争夺土地、人口等资源战,打成了生死存亡的“灭国之战”。

为了应对这种灭国战争,七国只能被迫发动战争机器,动员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资源,来适应日益惨烈的战争。

可是当统治者想要重用那些世卿世禄制下的贵族们的时候,却发现这些人基本没啥用,只能从民间招揽贤才。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白衣将相。

这些人中,文有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武有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

此时,从“世卿世禄之局”向“布衣将相之局”的演化,已经悄然开始了。

后来秦始皇尽灭六国,统一天下,接着就是反秦大起义,在一番龙争虎斗之后,刘邦便以一介布衣的身份,消灭群雄,登基称帝。

由于刘邦自己本身就是布衣出身,所以刘邦的部下也大多都是市井无赖中的亡命之徒,他们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并最终凭借着功劳封侯拜将,开创了大汉的布衣将相之局。

刘邦和他的布衣将相们的胜利,同时也标志着“世卿世禄之局”向“布衣将相之局”转变的阶段性胜利。

但却不是完全性胜利。

此时仍然有韩信、英布、彭越等八位异姓王,这是因为世卿世禄制度仍然有着巨大的历史惯性,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转换为布衣将相之局,需要慢慢演变。

但是,历史惯性虽然客观存在,却仍不能抵挡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在刘邦的一番操作之下,八位异姓王,最终被灭了七个。

异姓王之后,刘邦又封了很多同姓王,这些同姓王最终酿成了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朝廷便对诸侯王严格限制,特别是在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固,地方上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命,诸侯王们除了能收收租子、做个富贵王爷之外,再无其他权力。

同时汉武帝大力从民间提拔身份低微、但能力出众的贤才进入统治中心,建立内外朝制度,以卫青、霍去病、桑弘羊等布衣,代替窦婴、田蚡等外戚。

至此,布衣将相之局完全代替了世卿世禄制度。

0 阅读:8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