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央纪委产生,12位委员都有谁?安子文排在刘澜涛之前

初延的近代人物册 2023-09-22 22:46:02

中央纪委是我党的最高纪律检查机关。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建国的需要,我党在北平设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这便是中央纪委的雏形。

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经毛主席的提议,中央决定组建中央纪律检察机关,中央纪委遂正式成立。

第一届中央纪委成立时,共选出了11名纪检委员,其中,朱德元帅担任纪委书记,王从吾、安子文等人则任副书记。那么,第一届中央纪委的委员都有谁呢?他们后来都担任什么职务?

一届中央纪委组建时,选出了11位纪检委员,1953年1月,再次增补钱瑛为副书记,所以共有12位纪委委员。

先说第一位,朱德。朱德是第一届中央纪委之中的正书记,他原本就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副主席,在党内具有很高的地位。

朱德在建国后主抓全国人大工作和中央军委工作,他不仅是中央纪律检察委员会的书记,还是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59年,第二届全国人大会议在北京召开,朱德当选为委员长,位居正国级。

朱德之后,排名第二的中纪委副书记是王从吾。这是我党中央纪律检察组织的奠基人,曾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等职。

王从吾在建国后长期在华北局工作,1954年,中央撤销六大行政区,王从吾调往北京,就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一职。

第三位是安子文。安子文是北方局的创始人,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一度担任中央工委秘书长,像薛暮桥、李昌、韩光、周林等革命者,曾经都是他的下属。

安子文在建国后被选为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在组织部中,他仅次于饶漱石和陆定一,深得中央的信赖。

第四位是钱瑛。钱瑛是第一届中纪委委员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她是湖北咸宁人,参加过五卅运动和广州起义,曾任中央上海局组织部长、湘鄂西工委秘书长和中共江苏省委妇女部部长等职。

钱瑛早年曾追随丈夫谭寿林参加革命,广州起义后,他辗转上海、江苏等地主持妇女工作,成为了著名的巾帼英雄。

抗日战争时期,钱瑛被派往湖北、四川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她组织鄂中区委工作,又亲自指导川东特委的建设,为湖北、四川两省的解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钱瑛先是担任中南局组织部部长,后中央监察部成立,她又当选为监察部部长,成为了我国第一位女部长。1973年7月26日,钱瑛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71岁。

钱瑛之后,中纪委排名第五的委员是刘澜涛。刘澜涛是我军中有名的军政骨干,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曾协助聂荣臻主抓教育工作,为华北军政大学的创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建国后,刘澜涛除了担任中纪委委员,还是华北行政委员会的主席,1954年的一届人大,就是由其部署并完成的。

第六位是谢觉哉,著名的教育家和法学家,曾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等职。谢觉哉是我国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在红军时期,他曾参加长征,与徐特立、林伯渠、董必武并称为“长征四老”。

建国后,谢觉哉就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一职,位居副国级。

第七位是李葆华,这是李大钊先生的长子,河北乐亭人。李葆华在建国后主要担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等职。1954年,第一届人大会议在北京召开,李葆华就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成为了地方的一把手。

李葆华的执政能力受到了安徽人民的认可,在当地,他惩治贪腐,以身作则,被誉为是“李青天”。

李葆华之后,中纪委第八位委员是刘景范。刘景范是刘志丹烈士的胞弟,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他多次参与红军创建,为陕甘宁边区的扩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刘景范在解放后担任地质部副部长等职,1954年,中央监察委员会组建,他当选为第一副主任,位居副部级。

第九位是李涛,作为新中国的开国上将,李涛在建国后将主要精力用在了军事建设方面。从1950年开始,李涛相继担任军委技术部部长、作战部部长和总参第三部部长等职,任职广泛。

第十位是薛暮桥,他是江苏无锡人,参加过沪杭铁路工人运动,曾任新四军教导总队训练处副处长、《中国农村》报主编和国务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等职。薛暮桥是我国第一代经济学家,在革命年间,他曾参加过新四军教导总队的创建,为新四军的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薛暮桥出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等职。当时,中央制定改革开放的政策,薛暮桥遂亲身参与两个经济体制的建设。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他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005年7月22日,薛暮桥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101岁。

第十一位是梁华,四川广汉人,早年参加过成都工人运动,曾任中共四川省委秘书处交通科长、成都市工人俱乐部副委员长和成都市委工人部部长等职。梁华是四川早期工人运动的著名领导者,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他曾长期在成都组织工委建设,为四川党组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解放战争开始后,梁华被调往南方局组织部工作,当时,他以重庆《新华日报》社社长的身份领导地下斗争,一度成为了川东我党的特委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梁华先是担任政务院人事局局长,后中纪委成立,他再任四川监委书记和中纪委委员,成为了国家的副部级干部。1956年2月27日,梁华因脑血栓病逝于成都,终年50岁。

最后一位是冯乃超,这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曾任我国艺术剧社文学社长、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和中共南方工委文委书记等职。冯乃超是著名革命家李书城的女婿,他出生于广东南海,早年曾专注于美术和哲学。

大革命失败后,冯乃超参加了左联组织,在这里,他创建文学团体创造社,又积极筹办中山大学,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建国后的冯乃超是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的秘书长。1955年,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他出任纪委委员和中山大学副校长,成为国家的副部级干部。1983年,冯乃超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这12位中纪委委员,都是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他们或是开国将帅,或是教育家、哲学家,又或者是地方省的一把手,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将永载史册。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