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口会战中,中国军队阵亡了6位将军,他们都是谁?

初延的近代人物册 2025-04-23 10:04:29

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地区规模最大、最激烈的一场战斗,它发生于1937年10月,是太原会战的核心战役。

1937年10月,为阻止日军南下攻占太原,国民党第二战区组织8个集团军的兵力在忻口要塞布防。13日,日军对忻口、娘子关、崞县等多个要点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起反抗,不过,由于26日娘子关失守,太原最终陷落。

那么,忻口会战期间,中国军队都牺牲了哪些将领?他们都是什么军衔?

郝梦龄 陆军上将

郝梦龄(1898年—1937年),河北藁城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历任奉军第10军营长、国民军第4军26旅旅长、北伐军第54师师长、国民党郑州警备司令、第14集团军中央兵团团长、第9军军长等职。1937年10月19日阵亡于忻口战役前线。

刘家麒 陆军中将

刘家麒(1894年—1937年),湖北武昌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历任东北边防军营长、国民军第4军炮兵1团团长、第9军54师参谋长、54师师长等职。刘家麒是郝梦龄从东北边防军带出来的猛将,他早年曾参加过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武昌学生队的队长。

北伐时期,刘家麒随郝梦龄加入了西北军,当时,河南军阀刘镇华进攻国民联军,为夺下开封,刘家麒率炮兵1团击溃镇嵩军数千人,为北伐军光复河南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7年抗战爆发后,刘家麒升任国民党第54师师长。此期,日军第5师团由张家口向忻口进犯,为抵御日军,刘家麒率54师死守金山铺,不幸中弹牺牲,年仅43岁。

郑廷珍 陆军中将

郑廷珍(1893年—1937年),河南商丘人。

历任直隶混成第6旅团第3团正兵、国民联军第1师3旅旅长、国民党第二十五路军独立第5旅旅长等职。

郑廷珍是河南柘城出身的名将,他早年曾在西北军中任职,是西北军第1师第3旅的旅长。

抗战爆发后,郑廷珍率独立第5旅进入忻县作战,当时,独5旅担负忻口前线的左翼防务,为阻止日军进占忻县,郑廷珍配合刘家麒部发动反击,却不幸中弹牺牲,时年44岁。

姜玉贞 陆军中将

姜玉贞(1894年—1937年),山东菏泽人。

历任山西陆军第3团上校团长、晋绥军第196旅旅长等职。姜玉贞是忻口会战中唯一牺牲的晋绥军中将,他本是陕军排长,1926年加入晋军,遂成为了阎锡山的部下。

抗战时期,姜玉贞升任晋绥军第196旅旅长。当时,日军由代县向原平进犯,为保卫原平城,姜玉贞与日寇血战10昼夜。

1937年10月11日,日军出动数十架飞机对我原平守军发起进攻,姜玉贞率部撤入城内。同日,日军突入原平城,姜玉贞不幸壮烈牺牲,时年43岁。

梁鉴堂 陆军少将

梁鉴堂(1897年—1937年),河北蠡县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三期毕业。

历任直隶第15混成旅团长、国民三军炮兵团长、晋绥军第二保安纵队第6旅旅长、国民党第33军第69师203旅旅长等职。1937年9月29日牺牲于繁峙茹越口阵地。

刘眉生 陆军少将

刘眉生(1904年—1937年),贵州遵义人。黄埔五期毕业。

历任北伐军连长、贵阳城防司令部参谋主任、贵州省立第三中学军训教官、中央军第85师505团中校营长、第85师253旅510团团长等职。1937年10月28日牺牲于忻口会战前线。

上述6人皆是在忻口会战中牺牲的将军,他们有的来自西北军,有的来自晋绥军,有的则是国民革命军的团长。他们都是民族英雄,永远值得人们铭记。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