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40%,但仍然有很多人不愿意选择新能源。充电桩普及率低,充电效率低,电车续航差等问题是导致用户不选择电车的主要原因。如今国内汽车厂商也正在着手解决以上难题,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大家也能发现,尤其是今年下半年,各厂商推出的新车型,几乎都配备了800V快充高压平台,搭配超充桩,几分钟就能充几百公里。其实电动车高压化的技术,比亚迪早在2015年就已经实现突破了。当时的秦EV、唐DM等车型就搭载了比亚迪全球首创乘用车800V高电压平台。该技术的应用,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百公里加速快至4秒级,纯电续航里程可达450km、快充功率提升至60kW。大家可能觉得800V快充高压平台是新技术突破,其实比亚迪800V高电压平台已经超前行业2到3代了。
高压车型虽然大幅提升电动车充电功率,那为什么800V快充高压平台一直到现在才普及,因为当时国内大部分的充电桩都是500V以下的,与高压车型充电不兼容,影响充电效率。什么意思,就是水压大了,水管也要加粗,不然达不到最佳出水量。为解决这个难题,比亚迪全球首创升压充电技术,彻底实现车桩兼容,全面适配所有直流充电桩。
当时腾势N7发布的时候,还有一个比较牛的技术,双枪超充技术,这也是腾势全球首创,让公共快充桩秒变超充桩。其最大充电功率230kW,配合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适用环境更广,达到额定功率的时间更长,比800V高压充电体验也更好,实现充电15分钟补能350km、充电4分钟补能100km,在补能时间上做到与加油一样快,这样还有续航焦虑么?
持续快速充电的同时,充电的安全性也不容忽视。而比亚迪全球首创的复合直冷技术,这是一项先进的电池热管理技术。该技术通过电池上下两面均铺直冷板的设计,以及采用2套独立的冷媒控制系统,进行了补偿式流道设计。这种设计使得电池的冷却面积提升了100%,换热能力提高了85%以上。在超充过程中,电池能够得到更快速、更有效的冷却,从而保证了超充的安全性。
说到这个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就不得不提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某平台冬测了。尤其是北方冬季,天气寒冷,充电效率大打折扣,而且续航也不行。所以冬季低温不仅影响用车体验,也严重制约寒冷地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目前行业中主流的解决方案是外部加热法,就是热源位于电池外部,通过加热膜或加热板加热、冷却液加热、冷媒加热等外部物理传热方式给电池进行加热。外部加热法虽然实现难度较低,但是存在加热速度慢、能量利用效率低、温度分布不均匀等固有缺陷。
而比亚迪首创的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是内部加热,无需额外增加控制部件即可实现极低温下冷车快充。相较于传统方案,电池加热速率提升230%,电池满充时间降低30%,北方用户冬天也能快充。值得一提的是,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不仅在充电时发挥作用,在驻车和行车状态下也能智能启动,确保车辆在极低温环境下的性能稳定。这一特点增强了驾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使得电动汽车在寒冷地区的使用更加无忧。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前期还是现阶段,充电一直是新能源用户最关注的痛点。比亚迪通过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用五大首创技术解决充电难题,不断升级用户的全场景充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