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长期的战乱,造成国家积贫积弱,工业基础相当差,民国时期虽然建立了一些军工企业,但技术工艺极端落后,产量也上不去。其中各兵工厂的重武器不但做不到成规模生产,并且动乱的时局还让这种能力中断。
辽十三式
野炮,是百年前一种用于野战的火炮,属于加农炮的范畴,这种武器在民国时期产量极其有限。1924年,位于沈阳的东三省兵工厂仿制日本三八式野炮成功,这年是民国十三年,因此命名为辽十三年式75毫米野炮。从1924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工厂被迫停产,该炮共生产了108门。
辽十四式
1925年,东三省兵工厂进口奥地利百禄公司的83.5毫米野炮零部件,并聘请奥方技术人员,对口径进行改造后组装出来了野炮,该炮根据制造时间命名为辽十四式77毫米野炮。后来进行批量生产,至1931年9月,辽十四式总产量为300门。
晋十八式
当年我国科技落后,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军火生产基本上靠仿制。1929年,山西太原兵工厂对瑞士苏罗通88毫米野战炮进行了仿造,命名为晋十八年式88毫米野炮。1929年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太原陷落,该炮共生产了150门。
民国时期的汉阳兵工厂和江南制造局,也生产了一些野炮,根据当时的技术水平,产量应该不多。
都是来料组装加工[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