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曾经也做过几年的银行内催,催收公司指的是金融公司外包给第三方进行催收作业的公司,这种公司因为缺乏监管,很多时候进行了违规操作,近日,一名记者潜入催收公司,亲眼见证了暴力催收的冰山一角。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黑暗的角落,看看那些不为人知的催收“内幕”。
暗访30天:催收公司竟有如此操作?在短短的30天内,记者深入安徽合肥的4家催收公司,亲身体验了一线催收员的日常工作。这些公司与大大小小的银行、金融公司合作,负责追讨欠款,看似正规,但背后的操作让人瞠目结舌。恐吓、爆通讯录、骚扰家人和单位,甚至用外卖和快递“轰炸”欠款人,成为这些公司日常催收手段。
“岗前培训”:催收员如何“修炼成精”在催收公司工作,岗前培训竟成了“催收话术训练营”。记者亲历的培训内容,不仅有如何应对欠款人,还包括如何规避法律责任。公司要求催收员特别注意那些敏感客户——比如记者、律师等,一旦对方身份特殊,催收员就必须“小心谨慎”,生怕惹上麻烦。如此“细致”的培训,无疑助推了催收行业灰色地带的持续蔓延
违规操作:私联催收为何难以禁止?尽管法律明确禁止使用私人手机进行催收,但现实中,“私联”几乎成了每家催收公司的“标配”。许多催收员甚至同时持有多张手机卡,用不同的号码联系欠款人和他们的家属、朋友,绕开了官方系统的监管,电话骚扰没有任何限制。更让人震惊的是,一些催收员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社交平台,直接联系欠款人甚至其亲友,展开线上骚扰。
暴力催收:欠款人自杀背后的真相催收过程中,催收员常常无视欠款人的生活状况,有的欠款人不堪骚扰,甚至选择自杀。记者亲历了一次催收员与欠款人家属的对话,对方声称孩子因无法承受催收压力自杀,但催收员却丝毫不为所动,甚至怀疑对方是在“演戏”。这种冷漠和残酷的态度,暴露了催收行业的黑暗本质。
法律监管:催收行业的未来在哪里?尽管国家陆续出台法律法规,禁止暴力催收,但现实中,许多催收公司依然游走在灰色地带。监管的缺失让这些公司有恃无恐,而欠款人往往成为无辜的受害者。随着国家标准逐步完善,或许未来催收行业将迎来一场洗牌,但目前的现状依然堪忧。
总结催收行业其实是一个存在很久的职业,也有存在的必要,但暴力催收肯定是不行的,这对欠款人生活的影响巨大,甚至令人无法承受。我们期待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也希望催收公司能够真正遵守法律,停止这些不正当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