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橘子类水果,无论是橙子、橘子,经常会听到类似“母橘子甜,公橘子酸”的说法。可通常动物才分公母,这橘子难道也有公母之分吗?
平常我们说区分橘子的公母,其实就是看橘子底部的“脐”。
如果“肚脐”很大,呈凹陷的圆形,那就被归类为“母橘子”,而“肚脐”处要是小到只有一个外凸的点,我们就说这是“公橘子”。
不过,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橘子根本没有公、母这一说。
橘子类水果都是雌雄同花的植物,一朵花里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自己就能完成授粉结果的过程,不像动物那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橘子底部的“脐”,只是果实成熟过程中花朵器官脱落时所留下的疤痕而已,这个圆圈之所以大小不一,则是由于不同果实相同部位的果皮生长速度不同导致的。
所以严格来说,橘子类水果是不存在“公橘子”与“母橘子”的,至于大家会觉得橘子有公母,只是一种通过外形来判断橘子酸甜度的比喻!
那“公橘子”酸,“母橘子”甜的说法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有的“母橘子”确实甜,但也有很多口感一般,同样,“公橘子”也不乏甜度高的,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也没有科学依据证明“肚脐”越大,果实越甜。
橘子甜不甜受品种影响,各不同品种有各自的风味特点,有些品种天生就甜,有些可能相对酸一点。
另外,橘子的甜度还和种植管理、光照、温度、土壤肥力等生长条件密切相关,和所谓的“公母”沾不上边。
比如太阳照射更多的橘子,光合作用使得产生的糖分越多,而水分越多也会使果肉更酸,影响口感。
如果橘子树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水分适宜的环境里,结出来的橘子往往就更甜,果农精心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也能让橘子的品质更好,甜度更高。
所以啊,以后咱们买橘子,别再一门心思地找“母橘子”了!
与其纠结公母,不如多关注橘子的整体外观,选那些表皮光滑、没有明显伤痕和斑点、颜色鲜艳均匀的橘子,大概率不会踩雷。
或者闻一闻橘子的气味,有浓郁果香的,通常成熟度比较好,味道也差不了,要是实在拿不准,还可以让老板给剥一个尝尝,这才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