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作为秦始皇陵的陪葬品,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在六十年来的发掘中,陆续出土将近上万件陶俑,有士兵、战车、马匹等等,可就是没见出土女兵陶俑。
印度总理莫迪在2015年参观兵马俑时也曾提出这个问题:这些陶俑为何全都是男的,怎么没有女的呢?
那么在弄明白此事之前,我们首先就要搞清楚,秦朝时期到底有没有女兵?
有人说,古代人们思想比较封建,男尊女卑,女人并不会上战场。
“谁说女子不如男”,其实女兵不仅在如今部队中存在,古时候各朝代也有女兵。
关于女性上战场的最早记录是商朝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同时她也是我国历史上可查的第一位女英雄。
她多次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在三十多岁就“英年早逝”。
到战国时期,《墨子·备城门》中也有记载:“守法,五十步,丈夫十人,丁女二十人,老小十人”,可见战国时期不仅有女兵,且女兵比例并不小,五十步的距离,女兵数据为男兵的两倍。
不过鉴于此处为守城的配置,咱们可以推断女子在战场上主要参与后勤保障工作。
所以,在战国之后的秦朝,战场上应该也少不了女兵。
而在同为战国时期秦国商鞅所著的《商君书》中也有女兵的记载:“壮丁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
可见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几乎全民皆兵,男女老少同时上战场,后来的秦朝也极有可能延续了这一制度。
三军之中,壮男作为战斗主力,负责上阵杀敌。而壮女还是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如运送粮草或布置陷阱等非正面作战的任务。老弱的话就主要干一些辅助畜牧的工作,如喂养战马,储备粮草等等。
而且在秦朝之后,在我国历朝历代几乎都能见到女兵的身影,诸如唐朝的平阳公主,明朝的秦良玉等,无一不是巾帼英雄。
所以,秦朝时期大概率是有女兵的,那为何不见出现在兵马俑呢?
兵马俑作为秦军的真实作战编制,车兵俑、立射俑、骑兵俑等一系列兵种一应俱全,是当时主力部队的“翻版”。
这也就是《商君书》中所记载的“壮丁”这一军,也就是正面作战的精锐部队,是直接参与战斗的,因此女兵并未在此之列。
况且在冷兵器时代,战场就是力量的较量。女性与老弱上战场本就是万不得已之下的权宜之计,为紧急情况的下下策,在男耕女织的古代,男性在战争中还是具有天然的优势。
所以说目前出土的兵马俑并没有女兵,不过在后续的发掘中如果出现女兵也不要觉得奇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