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底牌可打,特朗普态度放软,称不会对华强硬,或将大幅下调对华关税。在中方连续强硬表态之后,特朗普的态度出现了哪些变化?美国的关税政策未来可能有哪些变动?
在经历了半个月的博弈之后,中美之间的关税战走向逐渐清晰,在中方的坚决态度下,美国开始撑不住了。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日前报道,为了应付这场与中国的关税战,美国白宫正在计划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组。

报道称,这个工作组的成员包括了副总统万斯、财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特朗普的经济顾问米兰以及美国的贸易代表格里尔等人,几乎囊括了特朗普团队中的所有财经智囊,而他们的任务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和中国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处理关税问题对美国造成的影响。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正如中方所说的那样,这场关税战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在关税政策实施之后,事情已经脱离了特朗普的掌控,美国民众等来的不是回流的制造业和就业岗位,而是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而在这个持续的博弈过程中,特朗普除了继续玩弄数字游戏之外,已经没有任何底牌能够压制住中国,这才会在把关税加到145%之后再也没有任何动作,而是成立工作小组来收拾残局。

在这种焦头烂额的情况下,特朗普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在4月22日的白宫记者会上,特朗普表示只要中国愿意谈判,那么他会在谈判中表现得对中国“非常友好”,甚至有可能“大幅降低”对华关税。虽然特朗普特地加了一句,不会对中国采取零关税政策,试图挽回一些颜面,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其对华态度已经开始软化的事实。
就在他发表上述言论之前,美国财长贝森特也表达了类似的言论,在摩根大通主办的一场内部沙龙中,贝特森表示目前145%的高关税是不具备长期可行性的,美国在未来必然会同中国签订关税协议,虽然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中美关系降温已经是必然趋势。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特朗普的转变呢?根据最新的民调结果显示,有55%的受访者认为特朗普在经济方面干得十分糟糕,除了来自经济上的压力之外,来自美国国内的舆论和社会压力也是重要因素之一。4月19日,美国各地爆发了针对特朗普的示威游行,对他上任这三个月来的所作所为进行抗议,而这种游行活动已经持续了近三周的时间。
不仅如此,美国的经济界人士也在不断地抨击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日前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克曼与史密斯连同10余位经济学家共同发起了一份“反关税宣言”,文中称特朗普的行为会给美国带来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他对目前经济状况的误解。截至4月21日,已经有1200余人在宣言上签字表示支持,其中不乏小布什政府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曼昆这样的财经大咖。

由此可见,即使是在美国内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并不得人心,但是不管出发点如何,他现在能够做出如此表态,就足以证明他已经明白中国并不是一个能够被威胁住的对手,但是想要达成协议走出困局,还需要拿出更多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