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苔包裹,酒店大堂,虹之玉养护,新芽数量统计
在绿植养护的世界里,虹之玉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多肉植物。它有着肉嘟嘟的叶片,在充足的光照下还会变成漂亮的红色,十分惹人喜爱。可不管是在居家环境,还是在像酒店大堂这样的公共场合,虹之玉的养护都有一些小窍门。
先说说这水苔包裹吧。水苔是一种天然的苔藓,吸水性很强。我有个朋友在广州,他在自己家阳台养护虹之玉的时候就开始尝试用水苔包裹。他说在华南地区,天气比较湿润的时候,单纯浇水很容易让虹之玉积水烂根。而水苔包裹就不一样了,它能缓慢地给虹之玉提供水分,就像给虹之玉做了一个小小的保湿罩。他在3天的时候就会查看一下水苔的干湿情况,要是有点干了就稍微喷点水保持湿润。
再看看虹之玉在酒店大堂的养护。酒店大堂一般都比较宽敞明亮,但人流量大,空气流通情况比较复杂。我就听说过这样一个例子,上海的一家酒店,在大堂放置了几盆虹之玉。起初,工作人员只是按照普通的浇水频率来照顾,结果发现虹之玉的状态并不是很好。后来有位客人提醒说,大堂的光照虽然充足但是有些是散射光,而且空调的恒温环境可能会让虹之玉的水分蒸发和呼吸节奏被打乱。工作人员调整了浇水策略,在7天的时候观察土壤的干湿程度,发现干了才浇透水,并且偶尔转动一下花盆,让虹之玉各个方向都能受光,慢慢地虹之玉的颜色就变得鲜艳起来了。
说到虹之玉的新芽数量统计,这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虹之玉在适宜的环境下会不断地冒出新芽。不同的养护条件对新芽数量影响很大。就拿我自己在华北地区老家的养护经历来说,我在自家的阳台上和室内的咖啡厅分别放了一盆虹之玉。阳台上光照充足,通风好,我在15天的时候就发现它新冒出了3个比较明显的新芽。而室内咖啡厅里的那盆,虽然也有灯光照射,但是通风相对较差,在同样的15天里只新冒出了1个新芽。
和虹之玉相比,还有一些比较冷门的多肉植物。比如说玉露,它的叶片晶莹剔透的,像绿色的小宝石。玉露的养护就更讲究湿度了,在华中地区,由于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养护玉露就需要经常喷雾来增加湿度。而虹之玉不需要这么高的湿度。再看蒂亚,它的叶片边缘会变成漂亮的红色,和虹之玉不同的是,蒂亚在夏季高温的时候几乎不休眠,而虹之玉在夏季高温时会进入短暂的休眠期,在休眠期的虹之玉需水量要减少很多,否则很容易烂根。
又比如佛珠吊兰,它的茎上挂着一串串像佛珠一样的叶子,养护佛珠吊兰在华南地区就需要注意避免强光直射,因为佛珠吊兰在强光下叶子容易发黄。而虹之玉在华南地区只要控制好浇水,在强光下反而能让叶片颜色更加艳丽。再看熊童子,它叶子上长着像熊爪一样的小尖刺,特别可爱。但它比较怕热,在夏季高温的时候需要遮荫降温,而虹之玉相对来说耐热性在多肉里算比较好的了。
回到虹之玉在酒店大堂的养护上。有一位酒店工作人员分享说,他们在虹之玉旁边放置了一个小的湿度计,每隔7天就会记录一次湿度数据。发现湿度在40% - 60%的时候,虹之玉的状态最好。而且他们还发现,在不同的季节里,虹之玉的状态也不一样。在春天的时候,虹之玉的新芽数量增长比较快,在一个月内可能会新长出5 - 8个新芽。这与春天的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有关。而在冬天,尤其是北方地区,温度比较低,虹之玉的生长速度就会变慢,一个月可能只新长1 - 2个新芽,甚至有些在温度过低的时候会停止生长。
虹之玉的浇水也有讲究。在居家养护的时候,我看到有的花友分享说自己用的是自制的疏松透气土壤,然后采用浸盆法浇水,就是在10天左右的时候把虹之玉整盆放在盛水的容器里,让水从花盆底部的小孔慢慢渗透土壤,等到表面的土壤湿润了就拿出来。这样的方法能保证土壤均匀湿润,避免局部积水。
在酒店大堂养护虹之玉的时候,还要考虑到人流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有一位酒店经理告诉我,他们曾经做过一个小测试。当大堂里人不多的时候,也就是相对比较安静的时段,虹之玉的叶片比较饱满。而当人多的时候,空气湿度发生变化,叶片就会有点发软。所以他们调整了空气加湿器的工作时间,尽量在人流高峰前就调整好湿度,并且每隔3 - 5天检查一次虹之玉的叶片状态。
我们再说说虹之玉和其他绿植的对比。和仙人掌相比,虹之玉需要更多的水分,但是又不能像仙人掌那么耐旱。仙人掌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下也能很好地生长,而虹之玉如果在太干燥的环境下,叶片会皱巴巴的。再和绿萝比,绿萝喜欢湿润阴凉的环境,虹之玉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适当的干燥环境。就像在东北的室内,绿萝可能长得非常好,而虹之玉需要放在有阳光的地方,还要注意控水。
我还认识一个在成都的朋友,他在自己家的院子角落里养了一盆虹之玉。成都是盆地地形,湿度比较大。他就用了一个小架子把虹之玉架高一点,避免根部积水。他每天都会观察虹之玉的状态,在20天左右的时候,他会给虹之玉施一点薄肥,用的都是自己发酵的有机肥。他的虹之玉在新芽萌发的时候,叶片会变得更加饱满,在一个月内新芽数量能稳定增长3 - 4个。
酒店大堂的虹之玉养护还得考虑周围的装饰风格。有些酒店大堂是古典风格,那么虹之玉的摆放容器就可以选择古朴的陶盆。有一位酒店设计师分享说,他们酒店大堂摆放的虹之玉搭配了一个木质的托盘,旁边还放置了一些小石子,这样不仅美观,而且托盘可以接住多余的浇水,防止水乱流。
虹之玉在不同的季节新芽数量也有明显的变化。在秋季,虹之玉的生长速度也比较快,有时候在15天内就能新长出4 - 6个新芽。这时候,如果是在华北地区,温度比较适宜,不需要过多的保暖措施,但是要注意适当控水,避免叶片因为水分过多而在寒冷的时候冻伤。在华南地区,秋季也是虹之玉生长的好季节,但是要注意通风,避免叶片因为通风不良而滋生病害。
虹之玉在居家养护和在酒店大堂养护其实有很多相通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在居家养护更多的是关注个体的美感,在酒店大堂养护更多的是要考虑整体环境的和谐。就像我有次到一个云南的朋友家做客,他家客厅就有一盆虹之玉,放在一个小茶几上,旁边搭配着一些干花,特别温馨。而在云南的酒店大堂,虹之玉可能会被放在入口处的展示架上,作为一种欢迎的点缀,周围可能会搭配一些热带植物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从我的观察来看,在一些山区的居家环境中,虹之玉可能因为昼夜温差大而长得更好。比如在湖南西部的一些山区,有花友说自己的虹之玉在晚上的时候温度比较低,白天阳光充足,一个月内新芽数量能达到6 - 7个。而在平原地区的居家养护,可能就需要更多的人工干预来调节温度。
虹之玉在酒店大堂如果和其他多肉植物搭配摆放也会有一些有趣的效果。比如和姬胧月搭配,姬胧月的颜色比较暗淡一些,虹之玉在阳光充足的时候颜色鲜艳,两者搭配起来会有一种色彩的对比感。有一位酒店的服务员分享说,他们在大堂的休息区摆放了这样一组多肉组合,很多客人都会停下来拍照。
虹之玉的新芽数量还和施肥有关。在春季和秋季是虹之玉生长旺盛的季节,在华北地区,如果每隔15天施一次稀薄的液肥,新芽数量会明显增多。在华南地区,由于温度相对较高,肥料的浓度就要再低一些,大概20天施一次薄肥,新芽也能长得很好。
还有一种多肉植物叫生石花,它外形像石头一样,但是开花的时候非常漂亮。生石花和虹之玉的养护差别很大,生石花在浇水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因为它怕水。而虹之玉相对来说更耐水一些,但是也不能过度浇水。就像在新疆的地区,由于气候干燥,生石花的浇水次数要远远少于虹之玉。
虹之玉在室内的养护,要注意避开空调直吹。我有一个同事在哈尔滨的办公室里养了一盆虹之玉,放在靠近空调的位置,一开始没注意,结果发现虹之玉的叶片开始干枯。后来他把虹之玉挪了个位置,过了大概一个星期,叶片就开始恢复正常了。这就是因为空调吹出的冷风或者热风对虹之玉的生长环境造成了破坏。
在酒店大堂,如果虹之玉旁边有一些电器设备,也要注意电器散发的热量和湿度对虹之玉的影响。有一位酒店的园艺师分享说,他们酒店大堂的一台复印机旁边放了一盆虹之玉,结果打印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让虹之玉的叶子有点发蔫。后来把虹之玉移到了离复印机稍远一点的地方,情况就改善了。
虹之玉的叶片可以用来繁殖新的植株。我看到很多花友都这么做过。在华北地区,当虹之玉的叶片掉落的时候,把叶片收集起来,平放在湿润的土面上,在15 - 20天左右,就可能长出新的根系和小叶片,慢慢发展成新的植株。在华南地区,由于温度高,湿度大,这个过程可能会更快一些,大概10 - 15天就能看到新芽冒出来。
虹之玉在酒店大堂的新芽数量统计还可以结合季节和人流量。比如在圣诞节期间,酒店大堂会布置很多装饰品,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这时候就要更加密切地关注虹之玉的状态。有一位酒店的绿植管理员说,在圣诞节前后的一个月里,虹之玉的新芽数量比平时少了1 - 2个,他们分析是因为周围装饰品的影响,于是做了一些调整,后来新芽数量就逐渐恢复了正常。
虹之玉和其他多肉植物在养护上的不同还有很多。像观音莲,它的叶片是螺旋状排列的,和虹之玉的莲座状叶片完全不同。观音莲在养护的时候需要更多地关注叶片之间的通风情况,在华南地区如果通风不好,叶片容易烂。而虹之玉主要关注的是土壤湿度和光照。
虹之玉在居家养护的时候,还可以用彩色的石子来装饰花盆。这不仅能在视觉上增加美感,还能对土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我有一个朋友在南昌的家里就是这样做的。他用了不同颜色的石子来搭配虹之玉,在阳光的照射下,特别好看。在酒店大堂,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让虹之玉更加美观,但是要注意石子的选择,不能过于尖锐以免伤到虹之玉的叶片。
虹之玉在酒店大堂的养护中,还可以利用灯光来模拟自然光照。有一位酒店的灯光设计师分享说,他们在大堂里安装了一些柔和的补光灯,在晚上或者光线不足的时候给虹之玉补充光照。这样就使得虹之玉在一个月内新芽数量的增长更加稳定,和自然光照下的生长状态相差不大。
虹之玉在不同地区的养护差异还体现在冬天的防寒措施上。在华北地区,冬天比较寒冷,有时候需要对虹之玉进行适当的保暖,比如用保温膜包裹花盆。而在华南地区,冬天比较温暖,基本不需要做太多的防寒措施。但在华南地区的一些山区,由于海拔较高,温度较低,可能也需要适当注意一下虹之玉的保暖。
虹之玉在酒店大堂的养护,还可以和其他植物进行混栽。比如和一些小型的观叶植物混栽,像文竹等。有一位酒店的园艺师尝试这样做了,他说在混栽的过程中,要注意虹之玉和文竹的生长空间和光照需求。虹之玉需要充足的光照,而文竹比较耐阴。通过合理调整,发现两者在一个月内都能生长得很好,而且新肽数量和生长状态都符合预期。
最后我想问一个问题,大家在养护虹之玉的时候,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浇水过多、光照不足还是其他的问题呢?希望大家都能分享一下自己的养虹之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