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日科夫:苏联最清醒的总理,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联手才把他击败

小院之观 2022-05-25 11:50:04

苏联解体是上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带给世界极大冲击,影响至今犹存。

作为一个超级大国,苏联曾取得过辉煌成就。在它步履蹒跚,行将入木之际,苏联人民和精英们也曾为之努力,想让它避免解体的命运。

其中有位很有能力,也非常重要的人物——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在苏联末期,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雷日科夫,与叶利钦、戈尔巴乔夫等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为了扳倒雷日科夫,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这对政治对头也不得不联起手来,集合两人的力量,才击倒这位部长会议主席。

先看下雷日科夫的履历。

雷日科夫生于1929年,1950年毕业于克拉马托尔新克机器制造学校。他是从基层起步的干部,在著名的乌拉尔重型机械厂,雷日科夫经过工长、车间主任、总焊接师、副厂长等职务一步步历练后,1971年出任乌拉尔机器生产联合公司总经理。

1979年-1981年,雷日科夫先后担任苏联重型和运输机器制造部第一副部长、苏联国家计委第一副主席。

转机在1981年底到来,那年11月,勃列日涅夫去世,安德罗波夫成为新任苏联领导人。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已陷入僵化衰退的困境,安德罗波夫清醒地看到了这点。他成为苏联领导人后,即着手清除弊政,推进改革。为选用人才,安德罗波夫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人事调整,罢黜了一大批靠勃列日涅夫上位的官员,提拔了一批新鲜血液。

其中,就包括雷日科夫。

1981年,雷日科夫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1982年11月,出任苏共中央书记,兼任中央经济部部长。

安德罗波夫把雷日科夫提拔到这个位置自有深意,他看中的是雷日科夫扎实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对经济方面的深刻理解。在安德罗波夫时代,雷日科夫、利加乔夫等人负责领导经济领域的改革。雷日科夫也不负所托,改革初见起色。

但是由于身体原因,安德罗波夫执政时间很短,仅有一年零三个月,1984年2月他去世后,经过契尔年科的短暂过渡,苏联迎来了它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与安德罗波夫的渐进式改革不同,戈尔巴乔夫上任后重用雅科夫列夫等人,走的是激进改革路线。雷日科夫当时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他和利加乔夫等人老成持重,认为激进改革不利于苏联当前形势,但戈尔巴乔夫并不认可他们的意见,仍以雅科夫列夫等的改革路线为主。

随着叶利钦的崛起,苏联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简单说,逐步形成了以叶利钦为首的俄联邦政权,和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联盟政权两个并存的权力中心。

这两派的斗争,是我们所熟知的苏联末期政治斗争的主线。其中,经济改革问题更是一个焦点。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极力推动的改革不见起色,经济方面更是愈加难以为继,向市场经济过渡已成主流共识,但在如何过渡上,存在不同意见。

叶利钦一向是激进派的代表,他们认为时不我待,只要采用自己的500天计划(即沙塔林计划),便可短时间迅速扭转经济颓势。

所谓500天计划即沙塔林计划,由苏联科学院院士沙塔林为首,与另外12名经济学家一同撰写,因刊登于报纸上的一份《国家向市场关系过渡的500天纲领》得名。

顾名思义,500天计划是指要在从1990年10月1日起始的500天之内,分四个阶段,通过各种“非常”的政策措施,彻底改变苏联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结构,转向市场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500天纲领”公布前,写作班子专门去征求过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的意见,并得到了认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国家前途命运的经济改革纲领,竟然要去征求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意见,这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事。

雷日科夫不相信“500天计划”会使形势好转,反对“休克疗法”的措施。并认为,试图在几个月内过渡到新的经济关系将会引起严重后果 。

他们提出了“向可调节的和社会的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方案。主张过渡不可操之过急,应从苏联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先改革物价、稳定经济形势,再逐步转向市场经济。

雷日科夫与叶利钦的计划针锋相对,到底该选择哪个,戈尔巴乔夫下令由各界专家学者组成“评价向市场经济过渡委员会”,来审议各种方案并提出推荐意见。

1990年6月初,正在委员会审议雷日科夫政府提出的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案时,叶利钦对此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1990年5月25日,叶利钦在竞选演说中表示,要实行“坚决、勇敢和超前的政策”,以摆脱经济危机。6月9日,叶利钦在电视讲话中声明,只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就能闪电式地实现市场化和私有化以摆脱经济危机。

叶利钦的讲话让人欢欣鼓舞,它很是迎合了一部分人的心意。一时间,各个媒体一起为500天计划摇旗呐喊,大造声势。

不得不说,500天计划向苏联人民和陷于困顿的戈尔巴乔夫画了一个很大的饼,种种极具迷惑性的说辞,蒙蔽了戈尔巴乔夫等人的眼睛。如果500天计划能迅速收效,为何要夜长梦多,考虑雷日科夫旷日持久的方案呢?

为了逼戈尔巴乔夫就范,叶利钦步步紧逼,8月6日,他在回答日本记者提问时表示:

我提出了500天计划,在俄罗斯共和国实行市场经济。与此同时,苏联也公布了由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准备的政府单独的改革草案。至于俄罗斯共和国,它不能同意该草案,因为该草案不能保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但如果俄罗斯共和国单独进行经济改革,就会出现一些实际困难。因此,我建议在俄联邦范围内实行500天计划。

叶利钦这个表态,无疑是将了正在寻求新联盟条约的戈尔巴乔夫一军,虽说叶利钦的话有些危言耸听,但戈氏不得不考虑来自俄罗斯的压力。

另一方面,戈尔巴乔夫还有自己的考量。

雷日科夫是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这个职位由人民委员会主席改称而来,相当于内阁总理,外人也称其为“苏联总理”。部长会议主席相当重要,苏联历史上马林科夫、布尔加宁、赫鲁晓夫、柯西金等人都出任过部长会议主席。

传统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权力很大,包括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建设实行领导,发布命令和决议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制定并执行经济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保障国家安全,领导武装力量的建设,领导外交事务,在必要情况下设立所属的委员会、总局和其他主管部门等。

戈尔巴乔夫上任后苏联形势愈加恶化,并有失控迹象。为了稳住形势,戈氏就需要更多权力,为此就需要对苏联国家体制进行改革。

在1988年12月,根据修改后的苏联宪法,苏联部长会议已失去了一部分权力,改为向人民代表大会和最高苏维埃负责并报告工作,主席人选由大会批准、最高苏维埃任命。

对戈尔巴乔夫来说,这还不够。

1990年3月,苏联设立总统职位,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他提出了“8条方案”来摆脱苏联体制的制约,雷日科夫政府在他眼中过于保守,又时常与他唱反调,成为戈氏改组苏联内阁的障碍。

所以,只有雷日科夫政府辞职,戈尔巴乔夫才能抓住更多权力。虽说叶利钦才是最大的反对派,但在500天计划诱惑下和激进派的压力下,戈尔巴乔夫最终妥协了。他写信给叶利钦,信中表示:我们将接受这个计划,因为它很好。关于设立苏联与俄罗斯的共同的委员会的问题也将达成正式协议。我想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谈话。

几天后,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达成并签署了一项协议,组成一个由12名专家组成的小组,制定一项联合经济计划,它将“广泛采用”叶利钦和俄联邦的建议,这项工作将于9月1日前完成。

雷日科夫也明白,单独推行自己的政府方案阻力太大。在此期间,他曾数次会见戈、叶,试图寻求政府计划与俄联邦计划的共同点,让他们部分接受自己方案,但没能取得任何进展。

相反,达成协议的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视雷日科夫为共同的障碍,联合起来要扳倒他。

1990年8月30日,总统委员会和联邦委员会联席会议召开。戈尔巴乔夫致开幕词,他指出,自己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果,但却“伴随着破坏性活动”,导致“本来运转就不正常和紧张的国家机体活力的复杂化和受到破坏”,必须坚决扭转这些消极趋势,否则会使国家陷入“无法控制的混乱状态”。

戈氏的这种表达含糊不清,为叶利钦的出场做好了铺垫。俄联邦随即在会上突然分发了沙塔林小组准备实行500天计划的有关材料。叶利钦带头发言,要求雷日科夫政府立即辞职。

叶利钦表示:沙塔林计划(500天计划)是唯一能被俄罗斯及其他共和国通过的计划。他和戈氏一致同意,向市场经济过渡只能有一个计划。雷日科夫政府计划与沙塔林计划无法结合,两个计划是从不同的原则出发的。

沙塔林计划只需讨论凉州即可由各共和国签署,10月1日即可开始执行500天计划。实现沙塔林计划的首要条件是雷日科夫政府下台。

戈尔巴乔夫的默许和叶利钦的咄咄逼人,立即引起了对雷日科夫施压的热潮。一些专家也一再宣扬,要实施根本的经济改革,雷日科夫政府必须辞职。

雷日科夫处境相当艰难,但他仍在坚持,面对各种攻击,他说:政府目前是唯一还能坚持领导的组织,还能对进程进行一定的控制,并能摧毁强大的反社会主义的趋势。有人正在竭尽全力恶意抨击,并企图推翻这个最后的堡垒。

眼看雷日科夫如此顽强,戈尔巴乔夫不得不出手了。

9月21日,戈尔巴乔夫在最高苏维埃发言,要求授予总统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补充权限,即有权颁布加强国家管理制度和法制的规范化命令。

这个要求等于是进一步削弱雷日科夫的权力,9月24日以多数票通过授权总统发布法令。这意味着部长会议被架空,雷日科夫已孤立无援。

即使如此,雷日科夫并不肯认输,他公开向戈尔巴乔夫叫板:苏联政府之所以受到猛烈抨击,因为我坚定地站在维护国家完整的立场上!

有俄联邦支持,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的新联盟构想得到通过,部长会议部分职权再次转给了总统戈尔巴乔夫。

如果只是戈尔巴乔夫或叶利钦一方发难,雷日科夫或许还有斡旋余地,可这两人联起手来,雷日科夫已是内外交困孤立无援。到此地步,他辞职与否事实上已无关紧要,苏联部长会议的权力被降低到了历史最低点。

1991年1月14日,按照苏联总统新的体制改革方案,苏联不再有部长会议主席这个职务,财政部长瓦连京帕夫洛夫被任命为政府总理。

雷日科夫就此成为最后一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众所周知,500天计划的问世非但没有带来如叶利钦承诺的那般好处,反而加速了苏联经济、政治的全面危机。雷日科夫被逼去职,也让苏联在错误的道路上失去了控制加速狂奔。而后来叶利钦的休克疗法也没能把俄罗斯带向富裕,相反经济几近崩溃。

雷日科夫被称为“苏联最清醒的总理”,他也曾努力过、抗争过,但终究不敌戈、叶,无力阻止苏联走向解体。

苏联解体后,雷日科夫认为:苏联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是复杂的,矛盾的,社会对它的态度不尽一致,以政府为代表的方案遭到了最猛烈的抨击。一个最尖锐的问题是向市场关系过渡的期限,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而所谓500天计划,是一种严重的投机。很显然,这个计划推动了全国当时正在进行的激烈政治斗争。

(苏联历史系列文章)

0 阅读:880
评论列表
  • 2022-07-15 14:11

    感觉叶利钦就跟慈禧差不多,内斗内行,外斗外行!

    疯神dy绑 回复:
    叶利钦都没外斗,直接被西方忽悠瘸了。其实对苏联人民来讲,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是苏维埃的千古罪人,应该挫骨扬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