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问当前中国资产里的“当红炸子鸡”是啥?换句话,当前最热的中国资产主线概念有哪些?
遍观近期中外投行、券商研报,大多提到如下几个:一是以Deepseek为旗帜的人工智能概念资产大类,包括生成式AI、机器人、数据中心等,这也是“新质生产力”政策的重点支持对象。
另一个是新的中国企业出海概念,在“一带一路”和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引领下走向全球。美国特朗普推出“对等关税”政策,让中国商品直接出口的压力大增,也倒逼我国从输出产品到输出产业,从出国打工到出国建厂,出海到与美国低关税国家建厂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大大增加。
还有就是以我国双碳目标为刚性内驱力的新能源概念。
01风口,一下踩中仨
这三大类资产的价值与热度,近一两年来,已经实在而深刻的体现在了资本市场上,多次在股市呼风唤雨,成为当仁不让的“话题热度担当”。
哪怕是部分新能源设备生产商冲得太快,卷的太凶,压价太狠,但在新能源投资开发领域,热度仍然绝对是不逞多让。
AI、出海和新能源,这三大风口重叠起来,那就是AI人工智能加持下的新能源产业出海。
国内已经有企业一举踩中这三大风口了。
4月2日这天,这边是从地产领域谋求转型的华夏幸福,那边是新能源领域的新贵保碧新能源,还有华夏幸福投资的新能源企业小麦新能,三方的手在广州紧握在一起,达成了“双协议”加持的战略合作。
简单来说就是华夏幸福与保碧新能源合作,进军沙特和阿曼等中东新能源市场,分食中东能源转型大蛋糕。
华夏幸福+小麦新能+保碧新能源三方合作,在国内核心区域和印尼共同开发工商业新能源资产。
02
套路,基本没有变
华夏幸福似乎从来不是一家典型意义的房地产企业。
从环京起家,本世纪初开发固安工业园区起步,用了20多年,花费重金,苦练团队,练出了产业招商的本事,在全国打造了50多个产业新城,400多个产业集群。
无论是当年用产业资源换住宅开发资源,还是现在用产业资源兑换光伏指标和大数据资源,本质上都在用园区场景+产业资源,不断打造护城河,兑换热门资源,把这些热门资源转化为优质资产。
同时,华夏投资产业大数据平台华夏数科,利用积累的产业新城数据优势,在招商业务中推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招商。
华夏幸福投资小麦新能,在新能源开发中大力推动智慧能源、虚拟电厂和零碳园区发展,参与了零碳园区新国家标准的制定。
在上一轮资产轮动中,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下,华夏幸福从2年前就开始,拼命“换仓”。
利用几十座产业新城的丰富的企业厂房和公共建筑屋顶,利用深耕当地积攒下来的政府关系,用招引当地需要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投资小麦新能和华夏数科分别作为新能源和数字科技业务平台载体,兑换国家大力支持、金融机构资本加持的新能源和数据要素资产。
简单来说,就是置换的目标资产变了,但是基本套路没变。
这套路并不复杂高深,但政府乐于为之买单付费,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华夏幸福总能招来产业项目和龙头企业,这点确实戳中了地方政府看重的“心头好”——
无论是当年支持住宅用地,还是现在支持光伏指标和基础数据,都能在华夏幸福的牵线搭桥下,给当地换来产业项目,带来新增的税收、人口和就业岗位。
从沈阳苏家屯到河北固安,从张家口怀来到南京溧水,很多地方,上级大领导来视察,当地政府都愿意把领导往华夏幸福的项目上领。
因为有产业,有形象,有配套,有住宅,有光伏新能源,有数字化招商与城市营销,看的是产业升级、产城融合、绿色能源和数字经济。
要是去看别的开发商项目,往往除了住宅,还是住宅。
就在去年,中央提倡、地方政府青睐低空经济,华夏幸福就一口气儿和多家低空经济龙头企业、行业协会达成了一系列合作,火花儿带闪电,推动了一系列项目落地。
这样的合作方,地方政府怎能不爱?
这种现象背后,就是把华夏幸福自身的产业招商能力,和华夏数科的产业大数据能力,以及小麦新能的新能源投资开发能力,仨要素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包含产业升级、数字经济和能源转型的,能实施、能落地的区域发展一体化解决方案。
03
出海,干了近10年
如果说在国内的产业招商和园区运营,华夏已经攒了20多年的家底儿,拓展海外市场,华夏幸福也不是“生瓜蛋子”。
华夏幸福已经静悄悄地刷了近10年的经验,培养出一只出海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
2016年,这家企业就以新加坡设立的国际业务总部为指挥部,开始在印尼和越南布局。
在印尼,华夏幸福在雅加达周边开发了唐格朗和卡拉旺两座产业新城。
卡拉旺产业新城在雅加达以东47公里,紧邻卡拉旺高速出口和高架,离雅万高铁卡拉旺站2公里。
规划一期已开发了205公顷,建设了工业园、产业港、物流港和一站式产业服务中心,以及供水厂、污水处理厂、配电站等和道路、绿化景观等设施。
打造了汽车零部件、绿色建材、消费电子、现代物流等产业集群。二期也还有很大施展空间。
华夏幸福在国内国外搞出来的这几十个新城和几百个产业集群,每个企业厂房都有屋顶,每个屋顶都是分布式光伏的潜在空间。
所以,华夏幸福从转型新能源的那一刻起,就天然拥有了巨大的“自留地”。虽然这些资源转化为资产,还需要政府的路条和企业沟通,但“近水楼台先得月”“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好处,自古如此。
可能这也是为啥华夏幸福投资的小麦新能,成立不久就能很快拿到5亿元真金白银的外部财务投资。
04
中东:中企新蓝海
再回到这次华夏幸福和保碧新能源的合作,中东的沙特、阿曼等国家近几年正在大张旗鼓、真金白银的推动国家能源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以降低对采一桶就少一桶的石油的依赖。
根据沙特的国家级战略规划“2023愿景”:
到2030年,沙特50%的能源将来自新能源,光伏是重头戏。
为此,沙特能源部将投资1万亿里亚尔(约合人民币1.9万亿)来助力清洁能源。
此外,沙特人口以每年3%的速率递增,电力部门持续扩张,未来10年需新增海量电力供应,输配电设备的更新换代迫在眉睫,常规电力装备市场也将持续扩容。
如何满足这些新增的电力需求?
烧油发电显然不靠谱,还是要靠光伏太阳能等新能源。
包括光伏设备在内,沙特政府对进口装备依赖度很高。作为区域最大终端消费市场,沙特进口商品占比超六成。
那么这些新能源设备的安装、运营和日常维护呢?显然,这种苦哈哈的活儿,“头顶一块布、天下我最富”的沙特财主们是不乐意亲自撸起袖子亲自上手的,这就给“不怕干苦活儿,就怕没活儿干”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
近两年,中国新能源企业进军中东市场的消息屡见报端。一年多时间里至少有10余家中国新能源企业进军中东,协鑫科技来了,晶科能源来了,TCL中环和钧达股份也来了,而现在,华夏幸福、小麦新能和保碧新能源也来了。
数字经济这块儿,沙特、卡塔尔、巴林、阿联酋都正在纷纷大干快上,打造数字科技加持的智慧城市。
从华为公有云开罗节点正式启用,到中国无人机配送飞进迪拜,再到沙漠之龙数据中心在沙特正式开工,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实施了一批数字项目。2024年9月,华为与沙特数据与人工智能管理局合作,给当地培训数字科技人才。
华夏幸福投资的数字科技平台华夏数科,以大数据为基底,以产业招商为特色,以产业算法为核心,恰好能满足急于推动产业和园区数字化升级的中东国家需求。华夏数科既然能和上海闵行和北京丰台等政府合作,也有机会和中东国家的地方政府合作。
既然能力和技术ok,那在中东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咋办?在搜索引擎上一看,原来保碧新能源早就与中东政府和企业有了合作,在当地有了相当多的政府关系和合作伙伴资源基础。4月初华夏幸福与保碧新能源的合作,把这个问题也给解决了。
人工智能,出海,新能源,华夏幸福确实是一脚踩上了仨风口。
最后说一句,按照沙特“2030愿景”,新能源和数字经济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大把资金将洒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升级,通过引入先进产业与龙头项目升级制造业,打造新兴产业集群等等内容,而这些,正是华夏幸福的“传统手艺”,是已经在国内和印尼苦练了20多年,在50多座产业新城里反复实践过的看家本事。
用这套本事,把摩拳擦掌准备出海的中国企业招引过去,后续还会发愁在当地没有更大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