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他想起三年前在严阿姨家的经历。那天阳光正好,他正在厨房哼着小曲儿准备午餐,严阿姨突然走了进来。“小王啊,帮我把洗脚水打好。”严阿姨笑眯眯地说。王国树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阿姨,这个……我恐怕不太方便。” 严阿姨的笑容僵住了:“怎么?嫌钱少?我给你加钱!” 王国树连忙解释:“阿姨,真不是钱的问题。我是男保姆,有些事不合适。” 没想到严阿姨脸色一沉,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少跟我废话!我花钱雇你,你就得听我的!明天你要是不给我洗脚,就收拾东西走人!” 王国树深吸一口气,平静地说:“那我现在就可以走。请您结算工资。” 他明白,有些底线是不能逾越的,尊严比任何报酬都重要。
其实,这并不是他第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刚入行不久,他曾在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家做保姆。老先生的儿子常年在外工作,他负责照顾老先生的日常起居。老先生行动不便,大小便都需要人协助。起初,王国树有些犹豫,但想到老先生的实际情况,他还是克服了心理障碍,尽心尽力地照顾老先生。日子久了,老先生的儿子打来电话,语气中充满了感激:“小王,多亏了你照顾我爸,我才能安心工作。你就像我们家人一样!” 那一刻,王国树感受到了一种被认可的价值感,这远比金钱更让他感到满足。
还有一次,他照顾一位患有轻度老年痴呆的李阿姨。李阿姨经常忘记事情,有时还会把王国树认成自己的儿子,拉着他絮絮叨叨地讲过去的事情。王国树总是耐心地倾听,陪她聊天,就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李阿姨的女儿看到这一幕,感动地说:“王师傅,您真是个好人!我妈能遇到您这样的保姆,真是太幸运了!” 这些经历让王国树明白,保姆这份工作,不仅仅是提供服务,更需要一份真诚和爱心。
当然,他也遇到过一些观念比较传统的雇主。有一次,他去一位中年妇女家面试。这位女士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语气有些不屑:“男人做保姆?能行吗?” 王国树不卑不亢地回答:“现在男保姆越来越多了,我们和女保姆一样,都能提供专业的服务。” 他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最终用专业的态度和能力打消了雇主的顾虑。
这些年的经历,让王国树对保姆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觉得,保姆和雇主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合作关系,而不是主仆关系。雇主花钱购买服务,保姆付出劳动获得报酬,这是一种公平的交易。保姆应该提供专业的服务,但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尊严。雇主也应该尊重保姆的劳动,理解他们的付出。
他想起自己最初选择这份职业的初衷。那时,他和妻子在老家经营一家早餐店,起早贪黑,辛苦操劳了七八年。后来,镇上的中学搬迁,早餐店的生意一落千丈,夫妻俩不得不另谋出路。他做过厨师,但长期在油烟环境下工作,让他患上了严重的咳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男保姆的需求量很大,工资也比较高,于是决定尝试一下。妻子一开始并不同意,觉得男人做保姆“丢人”。但他认为,职业不分贵贱,只要是凭自己的劳动赚钱,就应该受到尊重。
十年过去了,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当初的选择。他认真负责,勤恳踏实,赢得了许多雇主的信任和尊重。他也遇到过一些不理解、甚至刁难的雇主,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用专业的服务赢得尊重,用尊严支撑职业操守。
王国树抬头望了望天空,深秋的阳光洒在他脸上,温暖而明亮。他相信,只要用心去做,每一份职业都能闪耀出属于自己的光芒。而尊严,就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