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字和珠算是中国文化瑰宝,期盼重新回归小学课本

进取这文刀缘 2024-10-23 05:48:35

《期盼瑰宝重归小学课堂》

在岁月的长河中,中国文化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其中毛笔字和珠算犹如两颗耀眼的明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传统。回想起我们小学三年级的时光,那曾经与毛笔字和珠算相伴的日子,是多么的珍贵和难忘。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重庆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黄燕苹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珠算文化进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提案,希望在修订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时候适当增加一定的珠算运算内容,将小学生引进“珠算的大门”。

毛笔字,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代表,一撇一捺皆蕴含着无尽的韵味。当我们手握毛笔,蘸上墨汁,在洁白的宣纸上游走时,不仅是在书写文字,更是在抒发内心的情感,感受着线条的韵律与节奏。每一个笔画的起承转合,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眼去观察,用手去掌控。这种全身心的投入,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动手动脑的能力,让我们在书写中学会专注与耐心。

小时候,父亲常教

我写毛笔字,每当我写到一半,为其中一笔不满意,而懊恼迟疑,父亲总会安慰我:

“上一笔没写好,可以用下一笔去救。练字的人,不但要会写好,还要懂得救好。因为如果你会救,就无所谓错误了!错也是对!譬如一个人写‘太’字。第二笔写歪,别人认为没办法写好,却见他将最后两笔也改个角度,结果不但漂亮,而且妙极了!”

珠算,则是古老的计算工具,它的魅力不仅在于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更在于培养了我们的心手合一的能力。算盘上的珠子在手指的拨动下跳跃,清脆的声音仿佛是智慧的乐章。通过珠算的学习,我们的手指变得更加灵活,思维也更加敏捷。在进行珠算运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迅速思考,合理安排珠子的位置,这无疑锻炼了我们的逻辑思维方式和能力,让我们学会如何有条理地解决问题。

实际上,在2001年之前,珠算一直是我国小学必修课,财经类高校也将珠算作为必修课程之一。而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珠算课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对于珠算重新回归小学课本,社会上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认为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很重了,再将珠算纳入小学课程,无疑增添了小学生的压力。况且现在电子计算已经很普遍,珠算缺乏现实意义。另一种是从文化传承的层面考虑,珠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从小接触珠算,有利于珠算文化的绵延赓续。

还有研究表明,珠算教育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发展,对提高小学1-3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业成绩的作用显著。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如今毛笔字和珠算已经退出了小学课本。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设备和计算器似乎成为了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主流。但我们不能忘记,这些传统文化瑰宝所赋予孩子们的能力和品质,是现代科技无法替代的。

毛笔字和珠算的学习,能够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同时,也有助于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艺术素养。

我们期盼着毛笔字和珠算能够重新回归小学课本。让孩子们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有机会静下心来,感受笔墨的芬芳,聆听算盘的声响。让这些古老而智慧的技艺,再次在孩子们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想象一下,在一间明亮的教室里,孩子们端正地坐在书桌前,手持毛笔,认真地书写着每一个汉字;或者,他们熟练地拨动着算盘,快速地完成一道道数学题。那将是多么美好的画面!

不过,让毛笔字和珠算回归课堂,并非一定要学科化,将其作为考核学生的一个指标。如果那样,本来是让学生在写毛笔字和拨算盘中感悟文化和乐趣,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毛笔字和珠算如何传承,是否进入课堂,如何设计课程,或许还是个需要反复讨论的话题。

为了让毛笔字和珠算重新走进小学课堂,我们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学校可以重新规划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在家中也能练习;社会也可以举办相关的活动和比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毛笔字和珠算这两颗明珠再次在小学课堂上绽放光芒!

亲爱的朋友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进取文刀缘,在探索我们的故事天地之前,恳请您点击“关注”。对于您的支持,我满怀感激之情,并在此向您致以最深的敬意和问候!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此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你更新。

0 阅读:0

进取这文刀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