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小寒已至,还在吃降糖药的患者,一定要注意这4个隐患

医路一童行 2024-11-26 02:54:56
【本内容为故事性医疗科普文章,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

"李医生,我这是怎么回事啊?明明血糖控制得挺好的,这段时间反而血糖飙升了,我也没吃什么特别的啊!"刚进诊室,张大爷就急切地掏出了他最近一周的血糖记录本。

我仔细翻看着记录本,发现他的空腹血糖从原来的6.2mmol/L上升到了8.5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更是突破了12mmol/L。抬头看了看日历,恍然大悟。

"张大爷,最近是小寒时节,您有没有觉得特别怕冷?"我问道。

"可不是嘛!这几天冷得很,我都把厚棉袄翻出来穿上了。"张大爷一边搓着手一边说。

张大爷今年65岁,退休教师,糖尿病已经有七八年了。平时血糖控制得不错,三餐规律,还经常锻炼身体。可就是这么一个遵医嘱的"模范病人",竟然在这个时节出现了血糖异常。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门诊中遇到的好几位类似病例,冬季特别是小寒时节,确实是糖尿病患者的一个特殊时期。寒冷天气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糖不稳定的风险随之增加。

"张大爷,您这情况我见得多了。冬天血糖升高,主要是这几个原因在作怪啊!"我一边在病历本上记录,一边向他解释。

天气寒冷,人体为了维持体温会消耗更多能量,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促使肝糖原分解增加,血糖自然就容易升高。再加上很多人冬天爱窝在家里,活动量骤减,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下降,更容易造成血糖升高。

"那我现在吃的降糖药要调整吗?"张大爷担忧地问道。

"您先别着急。我给您说说冬季服用降糖药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隐患。"

第一个隐患是血糖波动加剧。寒冷天气会影响药物吸收和代谢,同样剂量的降糖药效果可能会发生变化。我建议张大爷适当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及时发现异常。

第二个隐患是低血糖风险增加。冬季食欲增加,很多人容易多吃高热量食物,如果降糖药剂量没有及时调整,很容易出现餐后血糖急剧升高,继而使用过量降糖药,导致低血糖。

第三个隐患是并发症加重。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我特别叮嘱张大爷要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

第四个隐患是免疫力下降。糖尿病患者本身免疫功能就相对较弱,冬季更要注意预防感冒等呼吸道感染。一旦生病,血糖控制会变得更加困难。

"张大爷,您现在的用药方案暂时不用调整,我给您开几个建议。"我拿出一张处方笺,认真写下注意事项。

冬季血糖管理重在预防。首先要适度保暖,特别是手脚,可以戴手套、穿保暖鞋袜。其次要坚持适量运动,可以选择室内运动或者在阳光充足的午后散步。饮食方面要荤素搭配,既不能因为天冷就大鱼大肉,也不能为了控制血糖就过分节制。

"对了,张大爷,您最近睡眠怎么样?"我突然想起一个重要问题。

"睡得不太好,总是半夜醒来。"

"这也是影响血糖的重要因素,冬季昼短夜长,很多人作息时间改变,会影响血糖昼夜节律。建议您保持规律作息,晚上最好10点前就寝。"

临走前,我特意嘱咐张大爷:"您这种情况很常见,不用太担心。按照我说的做,过段时间血糖就能稳定下来。如果出现不适,随时来找我。"

看着张大爷离开的背影,我想起这些年遇到的众多糖尿病患者。每到换季时节,总会有很多人因为血糖控制不佳而来就诊。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平稳度过寒冷的冬季。

作为一名内分泌科医生,我深知血糖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在寒冷的冬季,为健康护航。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