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道德经0249: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妍春聊文化 2024-06-11 03:48:21

【前提示】这一句是本章最后一句,看似可有可无,又与其他章重复出现,所以很多人直接删除了。实际上,这一句虽然不是这一章的重点主题,但确实豹尾之笔,抖开了这一章谜底。道希言,道自然,造成了信息量不足,造成了很多人不以为意,肆意妄为。以至于背道而驰,肆意践踏大道,废弃大道。

【视频版】省略

【文字版】

一天一分钟一句道德经。今天我继续给大家分享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最后一句“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这一句在第十七章出现过,而且其语境语意几乎一样。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贵言之与希言,相去几何?

我自然之与道自然,想去若何?

前面说不同的人对道德态度大相径庭,那是因为道披露的信息量不足,所以有人不信任;本章也是说那些人们不解的奇怪的现象实际上在自然不过了,只是因为到披露的信息量不足,所以有些人看不明白。

【补充说明】

因为信息量不足,引起的人们对道的怀疑不信任,无所适从的现象,老子在后面不止一次地提起,如最著名的就是第三十五章——

道之出言/入口(啖)——

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

用之不可既。

为什么会出现“执大象,天下往;乐与饵,过客止”的现象呢?那是因为道,说出来或曰吃起来,淡而无味。看起来,视而不见。听起来,听而不闻;用起来,又没有啥大用处。这就是因为“道披露的信息量很少,不足以使人相信,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实际上,没有几个人像我这样理解,因为误会曲解都出在“信”字的理解上。信,直言也。信与言,应该是同一个词,后来演化出“从人从言”说明一个人真诚敢于直言,直白地说出事物的真相。与之相对应的是“语”,遮遮掩掩地不直接表达。

信,就是直白地表现事物性质的信息。如,水,液态的。水,流动的。水,氢二氧一的。这些都是关于水的“信息”。水,暴露给我们的信息足够多,所以我们人类还是足够了解水的。

同样说来,道呢?道是什么?道长得什么样子?道的温度有多高?道存在在什么地方?这一切都很难一句话说明白,老子虽然知道,但是他也不能完完全全地表达出来,所以他一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

我可以给大家讲一讲道,但是我讲出来的道可不是道本来的样子。你们可别说我没说清楚。有言在先,虽然我也没收你们的听课费。

这就是“信”,第一个信的意思。信息。很类似于证券市场之信息披露。没有足够的信息,人们无法判断是非曲直。

第二个“信”,才是接近于我们今天理解的“信”,信任,信心,信用,信誉。

因为“道希言”,所以信息量披露不足。因为 信息量披露不足,所以人们不能理解“飃风为什么不能终朝?强雷暴为什么不能持续一天一夜永远下下去?”

任何事物都是这样,不自然,非正常状态是无法持续下去的,即使天地这样伟力的存在也无法做到,况且我们人类呢?

大自然是这样;我们人类也是这样;人类社会人类文明以及我们的修行都是这样。越来越快,刹不住车,断送了未来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只有修道才可以与天地同寿,万古长存。

所以,这一句虽然不是这一章论述的重点,但是是这样不可缺少的谜底——抖开包袱那一刻,就在于此。

0 阅读:1

妍春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