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部长骆家辉:在任时多次对中国发难,卸任后来华大肆捞金

呱呱聊历史 2023-02-27 02:45:00

20世纪00年代后期,一位来自广东台山的农民骆世泽搭乘条件恶劣的远洋轮船来到陌生的美洲大陆落脚,想要在这个“新世界”出人头地,闯出一番事业。

只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连骨头都没给骆世泽留下,因为人生地不熟,加之不懂英语,骆世泽只能在华盛顿州奥林匹亚市给一户白人家庭当佣人。

1900年代的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的锤炼,已经搭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快车,逐步实现经济腾飞,1894年,美国GDP第一次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但北美大陆始终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种的天下,别说被肆意屠杀的印第安人了,就连后续移民抵达美国的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都在社会上饱受歧视。

在白人精英们看来,黄种人也只不过是比印第安人稍微“高级”一些的低等人种而已,也只能干一些诸如修路工人、佣人、矿工之类的苦活累活。

好在骆世泽吃苦耐劳,本性忠厚,又比黑人勤快能干,非常适合当奴仆的条件,因此受到了白人主人的赏识。

除了少量工钱以外,骆世泽还被主人允许住在家里,吃他们吃剩的东西,这样的“待遇”简直令他受宠若惊。

早期的美国华人

因为那时候的中国人除了吃住基本上没什么消费需求,更没有消费能力,所以骆世泽也渐渐地积攒下了一些钱财。

过了几年,攒够了“老婆本”的骆世泽想要在美国物色一个华裔女子,只不过那时候位居美国最西北部的华盛顿州还是个偏僻的地方,没几个中国女人,就算有也看不上骆世泽。

没有办法,骆世泽只好回到老家台山,在那里娶妻生子,但是过惯了美国现代生活的骆世泽已经对中国贫瘠的农村不太习惯,只呆了不久就盘算着回美国继续挣美金。

到了1930年,在西雅图一所医院食堂当了几年厨师的骆世泽终于如愿以偿地把老婆孩子又接到了美国,这时候,儿子骆荣硕13岁。

定居于西雅图之后,本来还讲着一口广东台山乡音的骆荣硕念了当地小学,也开始讲起纯熟的美式英语,只不过一心想变成美国人的骆荣硕却始终摆脱不了无处不在的歧视。

这种歧视,不是直截了当的“黄皮猪”、“长辫子”之类的辱骂,而是当地的白人刻意地与华人保持距离,就像和黑人保持距离一样。

为了想办法改变自己是“外来人”的评价,堂堂正正地加入美国社会,骆荣硕想出了十分危险而激进的一招:参军。

当年美军中的华裔士兵

参加美国军队是向美国表示忠心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证明,骆荣硕参军的那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打得如火如荼,1944年,21岁的骆荣硕隶属于巴顿将军指挥的陆军第10军,参加了诺曼底登陆。

在枪林弹雨中登上诺曼底海滩的骆荣硕足以把这段经历吹嘘一辈子,当时与他一同参加战役的华裔美军士兵一共只有21人。

骆荣硕是幸运的,他退伍的时间较早,如果再晚退几年很可能会轮到去朝鲜,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二战结束后,骆荣硕带着胜利的勋章回到了美国,并且和一位来自香港的女士认识结合,他本以为美国社会一定会认可自己,不料现实依旧令他大失所望。

除了美国政府给予退役老兵的“公租房”以外,骆荣硕什么也没得到,包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为了维持生计,他在西雅图先是开了一家中餐馆,后来又开了一家杂货店,随着儿女不断降生,骆家的生活十分拮据。

1950年1月21日,这个华裔家庭迎来了第三代中的第二名成员,也就是名为“Gary Faye”的骆家辉。

年轻时的骆荣硕和儿子骆家辉

和自己的祖父、父亲不同,骆家辉已经是一个正牌的ABC(American-born Chinese),也就是“生于美国的华裔”。

如果说骆世泽还是个地道的中国人,骆荣硕大脑中还留着对故土的依稀印象,骆家辉则遇到了ABC们常见的“认同问题”。

一方面,自己的父母在家中说的是广东话,也会告诉他,他的故乡在中国,他的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与那些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或绿眼睛的白人是截然不同的。

因为家庭背景的原因,骆家辉直到5岁时说的还是台山话,不是英语。

而另一方面,在学校里则是全英文的环境,老师会告诉他们:你们是美国人,要忠诚于自己的国家。

在权衡之后骆家辉做出了大部分ABC们类似的选择:抛掉所谓的“故土”,全心全意融入美国社会,毕竟他从来没有到过中国,对中国可谓毫无感情。

骆家辉出生之后又有三个弟妹相继出生,他发奋读书,立志要完成父亲未实现的愿望,在美国社会出人头地。

年轻时的骆家辉

从西雅图富兰克林高中毕业后,骆家辉考入耶鲁大学主修政治学,在那里他的生活来源主要是学生贷款和奖学金。

随后他又进入另一所著名学府波士顿大学继续攻读法律,并于1975年获得法学学位。

这时的“Gary Locke”对自己的人生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走上政坛,成为统治阶层。因为在美国,无论是当医生、当律师、做工人,乃至最底层的小商贩,都只不过是被统治的那一批人而已。

饱学之士骆家辉回到了华盛顿州,在检察部门工作了7年,随后又担任华盛顿州众议员达11年,并兼任金县县长3年。

不得不说,骆家辉在华盛顿州起码占了地利和人和,这是一个华裔族群众多的州,全州人口只有600万,而华裔就占了将近12万人,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利益群体。

在美国50个州中,华盛顿州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算高,包括华裔、拉丁裔、非裔在内的有色人种族群占到总人口的30%左右,他们对改善自己生活的呼声和需求十分迫切。

为此,骆家辉巧妙地运用了自己也是有色人种的认同优势,积极为有色人种争取权益发声,在当地的亚非拉裔选民中间拉到了大量选票。

州议员骆家辉

这就是议会政治的本质:所谓的候选人,其实就是各色各样利益集团的代表,骆家辉的成功,恰恰在于他生在了一个白人主导的国家里一个存在例外的地方。

1994年,正在寻求竞选州长的骆家辉向曾经当选1986年度全美“亚裔小姐”的李蒙求婚,并顺利抱得美人归。

凭借着自身努力、天赋、运气和美貌夫人的加持,1996年11月5日,骆家辉当选为华盛顿州州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州长。

凭借着华裔的勤奋和智慧,骆家辉当选州长后大胆改革,开源节流,使得全州失业率降至历史最低点,职工工资和公司利润屡创新高,为他赢得了巨大的政治资本。

2000年11月,骆家辉再以绝对优势击败对手,顺利连任华盛顿州州长。

当时正是冷战结束,西方普世价值横行于世界的黄金时期,治理美国的精英们很快意识到了骆家辉的价值:

这是一个向全世界,特别是大洋彼岸包装、兜售“美国梦”,宣扬美式民主巨大成功的典型案例!

骆家辉夫妻

因此骆家辉第一次当选州长后,时任总统克林顿特别在1997年度国情咨文中点名表扬骆家辉。

他对骆父骆母说:骆家辉是“数百万美国亚裔移民中的两位所养育的值得骄傲的儿子。骆家辉代表着我们大家能够实现的未来。”

俩老头老太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骆家努力了80多年,终于在这一刻成了真正的美国人!

到了这个时候,骆家辉已经不再简单地是个自然人了,他成了美国政界用来彰显自由、民主,“阶层跨越”的有力工具。

带着这样的光环,骆家辉在政界无往不利,2004年从州长一职上卸任后,他加入了西雅图的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专门负责该所涉及中国的业务。

从1997年开始到2008年,骆家辉曾多次到访中国,受到了隆重欢迎,特别是在祖籍广东省台山市更是备受重视,成为贵宾。

由于骆家辉的华裔身份,在几次访华签了不少大单,使得华盛顿州向中国的贸易量猛涨,对于一个经济小州来说可谓大发横财。

骆家辉一开始回国时很受欢迎

从骆家辉当选州长之后,华盛顿州对华出口稳居全面前几位,后来更是跃居第一位,为该州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我们耳熟能详的“星巴克”、“微软”、“亚马逊”都是华盛顿州的企业。

2008年汶川地震时,骆家辉在西雅图发起募捐,并飞到四川灾区慰问灾民,在中国和美国的华人中间狠狠地刷了一波好感,甚至被誉为“华人翘楚”、“身在海外,心在炎黄”。

2009年初,他被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为美国商务部部长,这是一个十分敏感并拥有重权的职务:

在美国政府权力排序中,商务部长排名第11位,在总统、副总统、参众两院议长、国务卿和5位部长之后,劳工部长之前。

对美国上层统治者们感恩戴德的骆家辉为了表现自己的忠心,更为了讨好主子以维护自己的官位,开始不遗余力地“捍卫”美国的对外利益。

他首先开刀的对象就选择了双边贸易量最大的中国。

骆家辉的第一把火烧向了中国轮胎业,2009年9月11日,美国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

小骆,好好干!

作为骆家辉祖籍的广东省是对美轮胎出口大省,贸易制裁案公布之后,广东轮胎出口应声下跌,当月轮胎出口下跌了60%,不少企业损失惨重。

不少广东民众想不通:骆家辉怎么对自己的老家人下手这么狠?

其实骆家辉早就在美国国内明言了:“我有着中国血统,但是我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

随后中国对美出口的鸡肉、中国产石油工业用管材等相继遭到关税壁垒,在美国甚至出现了这样的言论“中国鸡肉连美国的狗都不吃”。

就在高举关税大棒猛砸中国企业的同时,骆家辉却信誓旦旦地向美国公众保证:“我将尽一切努力,砸掉中国的关税壁垒。”

不管实际上做得怎么样,反正这通表态应该让骆的美国主人十分满意。

那时候的中国人民依然善良,许多人没看清楚:好处到手,接下来翻脸无情正是西方政客的一贯操作。

骆家辉出席活动

2010年华为进入美国市场,开始参与投标斯普林特公司移动电讯设备合同,但骆家辉高举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大旗,与一众议员极力反对,最终把华为直接pass。

这还只是开始,随后华为又参与了两项并购,其中收购美国三叶公司部分资产的金额只有200万美元,依然遭到所谓“国家安全”的阻拦,竞购摩托罗拉无线网络设备业务也宣告失败。

在一些中国企业在美上市成功后他向中国媒体表示:“华为被阻止只是意外,美国市场仍旧欢迎中国企业的到来。”

总而言之,只要是来给美国人送钱的公司都可以,但华为就是不行。

骆家辉在美国开了一个恶例,即政府亲自下场干涉市场活动,把商业行为“政治化”,而且明确针对中国企业。

短短几年中,骆家辉频频开火,炮轰中国的汇率制度、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市场经济体制,每次都能赢得美国内部保守势力的一片叫好。

干了2年商务部长之后,骆家辉又受奥巴马提名,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在就职演说时骆家辉强调:“我以我的中国血统为自豪,我以我的祖先自豪,以华裔为美国的贡献自豪。但我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

到中国赴任时的骆家辉

来到中国之后,骆家辉又展现了他身为华裔“忧国忧民”的一面,他主动在美国大使馆装上了安装了“PM2.5检测器”,并在大使馆微博实时发布北京当地的PM2.5的数据。

骆家辉的骚操作,无疑助推了“美国的空气是如此的香甜”这样的诡异段子。只不过这时的骆,已经不像十几年前他初到中国时那样行俏了。

2013年卸任驻华大使后,骆家辉开始在追名逐利上彻底放飞自己,虽然不太会说普通话,但凭借着自己的中国面孔他却依然频频到中国参加各类论坛活动,发表演讲“走穴”捞金。

什么“第六届投资美国高峰论坛”、“哈佛中国论坛”、“2016跨国公司与中小企业合作论坛·中国上海”、“外联出国移民举办的 2016欧美投资巅峰对话”……

顶着“美国前商务部部长和驻华大使”的头衔,骆家辉参加活动收取的“劳务费”曾经一度高达50万元。

到了后来,骆家辉的捞钱方式更加直接,变成了举办“对话酒会”,凡是要跟他握手合影就要缴纳入场费。

俗话说得好,只要脸皮够厚,尴尬的只会是别人不会是自己。

就问你尴尬不?

即便已经如此卖力,骆家辉却最终发现:在美国的精英心目中他依然是个“外人”。继奥巴马出任总统的特朗普就毫不客气地把他称为“中国官员”。

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有许多心系祖国,报效国家,为国争光的海外华人华侨,但我们不能忽视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把自己的肤色、容貌和祖籍当成了为自己牟取利益的工具。

这种跨国的“精致利己主义”,归根结底还是要破产的。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