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蓉:32岁守寡,嫁小叔子生脑瘫女儿,临终前一句话告诫世人

没用红鲤鱼与驴 2025-04-01 05:01:14

说起春晚的老牌喜剧演员,被称为“小品女皇”的赵丽蓉老师,可是全民皆知的一位。

她的小品不仅能给人带来欢声笑语,而且还凭借一句“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成功抓获一名间谍,这也是喜剧界的第一人了。

可她的人生却远没有喜剧小品那般充满欢声笑语,反而处处都是难以让人跨越的苦难。

那让无数观众敬重和怀念的赵丽蓉老师,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苦难人生?

历经风雨后的感情坚守

提及赵丽蓉充满苦难的一生,离不开两个男人——盛强和盛弘兄弟二人。

1953年,赵丽蓉在好友新凤霞的介绍下,认识了在剧院工作的盛强。

当时的赵丽蓉只是剧院里一个籍籍无名的文艺兵,既没学历也没文化,可她在拥有大学学历,还在剧院当秘书的盛强面前,并不觉得自卑。

经过这次简单的见面,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走到了一起,之后便顺理成章的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只是赵丽蓉和盛强这段差距悬殊的感情,遭到了盛强家人的强烈反对。

盛强家世显赫,而赵丽蓉出身低微,再加上当时那个时代对演员这种职业颇有微词,他们觉得赵丽蓉配不上自己的儿子。

奈何,盛强和赵丽蓉的感情甚笃,即便父母强烈反对,他都从来没有动摇过要娶赵丽蓉的决心。

而盛强的坚持也给了赵丽蓉坚持下去的勇气,很珍视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

为了得到盛强父母的同意,赵丽蓉会为家里的长辈缝制衣物,也很尊重长辈。

久而久之,盛强的父母被赵丽蓉的真诚和孝心所打动,并在两人恋爱的第二年为他们举办了婚礼。

婚后的第一年,赵丽蓉生下了第一个孩子盛福春。

新生命的降生,让这个家也变得更加幸福美满。

到了1957年,赵丽蓉再次传来怀孕喜讯,可惜没等到孩子降生,却先等到了丈夫的噩耗。

由于盛强遭人陷害,被发配到了天津的一家农场改造。

自此,原本幸福恩爱的两人开始分隔两地,只能通过书信寄托对彼此的想念。

在丈夫改造期间,第二个孩子盛大鸣出生。

赵丽蓉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每天忙的脚不沾地,压力山大。

每当快要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就在心里祈祷丈夫快点回家。

奈何屋漏偏逢连夜雨。

赵丽蓉独自带着两个孩子本就生活艰难,却在这个时候收到了丈夫的死讯。

1960年,盛强正在劳作的时候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尽管被及时送医,可惜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盛强最终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抱憾离世。

得到这个消息的赵丽蓉瞬间感觉天塌了,丈夫没了,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深深的绝望包围着她。

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为了孩子和公婆,赵丽蓉硬生生的扛下了生活的重担,开始拼命到各地演出挣钱,简直忙出了“拼命三娘”的架势。

赵丽蓉的好友见她忙得像停不下来的陀螺一样,那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因为那时的赵丽蓉才32岁,正是人生的大好年华,她不想看着赵丽蓉一辈子都困在夫家,于是便劝她改嫁。

改嫁小叔子,中年丧女,老年丧夫

面对好友的多次劝说,赵丽蓉却没有过丝毫动摇,甚至义正言辞的表示,她既然嫁进了盛家,那一辈子都是夫家的人。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赵丽蓉每天早出晚归,白天外出赚钱,晚上回家还要钻研演技。

赵丽蓉的辛苦和付出,盛强的弟弟盛弘都看在眼里。

他想要减轻嫂嫂的负担,于是便主动担起了照顾侄子的任务,甚至还帮着料理家事,从厅堂到厨房的活儿,他都一手包揽。

有了小叔子的帮忙,赵丽蓉终于有更多的精力用在自己的事业上。

1962年,赵丽蓉跟好友新凤霞共同参演的评剧《花为媒》一夜爆火,而赵丽蓉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之后还陆续出演了《刘巧儿》和《小二黑结婚》等经典剧目。

盛弘见赵丽蓉的演艺事业有了起色,也真心实意为她高兴,还在这方面为她提供了不少帮助。而盛弘对赵丽蓉的关注和在意,全被姐姐盛锡敏看在了眼里。

于是便提出了一个让全家人都想不到的提议,那就是让赵丽蓉改嫁自己的弟弟盛弘。

却不料得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毕竟哪有嫂子改嫁小叔子的?这传出去也不好听。

而赵丽蓉也觉得此举不妥,摇头拒绝。

了解赵丽蓉的盛弘明白她的顾虑,也并没有给她压力,而是一如既往的陪在赵丽蓉母子三人身边。

久而久之,两个孩子渐渐长大,也离不开他们眼中的“父亲”,再加上大姐的极力劝说,最终点头答应了。

至少这样,孩子们能在有父亲的家庭中长大。

嫁给盛弘后,赵丽蓉又先后生了儿子盛谦和女儿盛家欢。

原以为赵丽蓉终于可以过生幸福美好的生活,奈何上天又跟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家里最小的女儿盛家欢竟然是一个脑瘫儿童。

这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让赵丽蓉大脑一片空白。

为了照顾好女儿,她放下了自己的工作,可最后还是没能留住这个孩子,在盛家欢7岁的时候永远离开了她。

殊不知,命运还没准备放过她。

女儿离世的7年后,丈夫盛弘又因为突发心脏病而在睡梦中离世。

中年丧女,晚年丧夫,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让赵丽蓉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但她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重拾自己的事业,开始从评剧向小品和喜剧的方向过度。

1989年的春晚首秀《急诊》,让她成功“踢开”了春晚的大门,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成功演出,又有了之后的《打工奇遇》、《如此包装》、《英雄母亲的一天》等优秀的经典小品。

可命运从未眷顾过这个一生坎坷的女人,在她72岁时,发现身体出现了问题,时日无多,但她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为演艺事业奉献自己最后的力量。

直到演完最后的作品《老将出马》,才体面离场。

同时还留下了一句,

“做一行爱一行,不能将就。”

她用自己的一生,贯彻着这个原则,也激励着无数身陷困境的人,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让大家都还怀念她的原因吧。

1 阅读:84

没用红鲤鱼与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