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陈毅悼词中周总理补填“有功有过”4字,毛主席却提笔划掉

南地楚十八 2024-03-29 15:40:47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2年,毛主席反复思索,最终删掉了陈毅追悼词中的“有功有过”。

他早期跟着毛主席等人南征北战,带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过无数次赫赫有名的战役,比如黄桥战役,淮海战役等等。

他是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导人之一,深受百姓敬爱的陈毅元帅。

就这样有过无数次丰功伟绩的伟人,晚年却在工厂里进行工作时,被腹痛折磨,最后因为治疗不及时,直到最后才发现是肠癌而痛苦逝世。

陈毅同志逝世以后,他的追悼词被国家领导人三令五申的要求慎重编写,周总理补写的“有功有过”四个大字,还被毛主席再三斟酌,最后决定提笔删去。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陈毅同志晚年被病痛折磨的苦不堪言,又是什么原因让毛主席再三思索修改了陈毅同志的追悼词呢?

陈毅重病

1969年年底,距离新中国成立已经过去了20年,新中国在众多领导人们勤勉不懈的带领下蒸蒸日上,走向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一切都在朝着美好的未来发展。就在这个大多数人生活美满幸福的时候,也有人正在经受病痛的磨难。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的陈毅元帅。

此时,已达69岁高龄的陈毅元帅正在石家庄的一家工厂内开展各方面的工作与学习。

由于陈毅元帅早年长期在外领导解放战斗,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加上人到晚年,在工厂内不辞辛劳的坚守岗位,在自己的空闲时间也不忘孜孜不倦的点灯苦读。

种种原因,导致陈毅的身体每况愈下,经常感到腹部疼痛,可早年战斗时受过更加严重的伤甚至危及生命的时刻也数不胜数。

陈毅本着不浪费国家资源,不麻烦人民群众的心一忍再忍。他个人认为自己的小病小痛跟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

没想到,小病拖成大病,在1970年的某个夜晚,陈毅突然感到腹部疼痛非常,忍不住蜷缩起来,满头冷汗直冒。

陈毅的夫人张茜看到丈夫痛苦的一面感到惊慌失措,急忙向上级申请将陈毅送到了石家庄当地的一家医院内。

当地医院医生看到陈毅如此疼痛的样子,也是眉头紧皱。但又由于技术条件有限,医生只给陈毅做了一个简单的检查就判定陈毅是急性阑尾炎,给陈毅开了止痛片缓解疼痛。

陈毅拿到了医生开的止痛片后,在妻子张茜的搀扶下回到了温馨的小家里。可是,令陈毅夫妻二人都没想到的是,陈毅刚开始吃止疼药还管用,后来腹痛却越来越剧烈,不管吃多少止痛药都无济于事。

最疼痛难耐的时候甚至无法站立,只能蹲着缓解。张茜看到丈夫如此痛苦,也是夜不能寐,在辗转反侧之下多次劝陈毅给在北京的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

信上面如实说明了陈毅被病痛苦苦折磨的过程,并且提出要求,希望可以到北京医院做更详细的检查,接受更好的治疗。

周恩来总理收到陈毅的来信,得知了昔日并肩作战的兄弟竟然遭受如此大的磨难。也是焦急万分,为友人担忧。

然而众多的国家事务还等着周总理去处理,尽管如此周总理还是忙里抽闲,亲自做出各种安排,尽最大的努力尽快安排陈毅夫妇二人来到北京。

陈毅夫妇在得知周总理让二人去北京治病也是感激万分。就这样,陈毅夫妇于1970年10月离开了石家庄,一路奔波来到了北京协和医院。

在经过了更加详细的检查后,协和医院的医生也没有查出什么。只是让陈毅先在医院休养几天就出院了。陈毅出院后也只是按照医生最初的诊断结果,阑尾炎的病症对症下药。

可几个月后,陈毅腹痛再次加剧,每天疼得睡不着觉,人憔悴了很多,妻子张茜看着心疼,只能尽力照顾陈毅的日常起居。只为了陈毅的病情不往更坏的方向发展。

可事实往往不如人所愿,一天夜里,陈毅再次痛到蜷缩起了身体,就在张茜准备给陈毅喂药时。陈毅已经疼晕了过去。张茜吓坏了,立马向解放军总部打电话求助,将陈毅送到了医院。

这一次,在上级领导安排的多个专家组的检查下,陈毅的病情又有了新的发现。而这一发现让陈毅的家人悲痛欲绝,毛主席,周总理等人得知后也是不敢置信。

那陈毅的病情究竟发展到了哪一步呢?为何陈毅的亲朋好友有如此消极的反应呢?

病情反复

1972年,毛主席看了陈毅的追悼词以后,删掉“有功有过”四个大字。

1970年,陈毅再次因为腹痛发作来到了北京协和医院,由于这次病情的严重性,上级领导人安排了专家组给陈毅做了详细的检查。

这一次,在专家组的检查下,陈毅被确诊为危及生命的直肠癌,而并不是普通的急性阑尾炎。更糟糕的是,陈毅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已经在四处扩散转移了。

这个消息对于陈毅的家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张茜听到这个消息更是直接瘫倒在地。

当陈毅的病情被转告给周总理时,周总理不愿相信,他说,老陈这么好的人,年轻时战斗是那样英勇,怎么可能患上绝症呢?

尽管周总理不愿意相信好友得病。但他还是强行冷静下来,压下了内心深处的担忧。

迅速的安排陈毅到日坛肿瘤医院进行治疗,还细心考虑到日坛医院的住院条件不好,给陈毅安排了更好的住院环境。

来到了更专业的医院,在肿瘤专家的精心治疗下,陈毅的病情略微有所好转。从一开始只能痛到在床上蜷缩到能偶尔下床走走,晒晒太阳看看书。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陈毅整个人看起来都容光焕发了一些,精神状态很好。

陈毅眼看着自己的身体好了很多,不顾妻子家人的反对。坚持要出院回家,回家以后还每天读书看报,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动态时事。

又觉得自己太闲。便向解放军总部申请投入到工作中。次年五月一日,陈毅还与毛主席,周总理等老友相约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老友相聚,众人都是热泪盈眶,相谈甚欢。

可能是天妒英才,英雄的人生并不那么一帆风顺。次年九月,一个干部座谈会邀请陈毅发表演讲,陈毅欣然同意,在座谈会上连续两天作了长时间的发言以及经验交流。

参加座谈会的人们都觉得受益匪浅,第二天下午,就在所有人都谈笑风生,准备会议的结束工作时。陈毅突然开始流鼻血,无论怎样都止不住。众人慌了,立马将陈毅送到了日坛肿瘤医院。

医生发现陈毅的病情严重恶化,而陈毅本人已经到了腹痛而无法下床的地步。陈毅的儿女们看到昔日伟岸高大的父亲如今饱受折磨,一家人甚至没来得及享受团聚的喜悦,也感到悲痛万分。

陈毅却很乐观,他安慰家人,虚弱的说,能在最后的时间里跟你们团聚就很幸福了,何况我当年在战场上可能掉脑袋的时候更多呢!这还没到掉脑袋的地步。

尽管有专业医生的尽心照料,陈毅却还是很快的消瘦下来,憔悴不堪。精神状态大不如前。

日理万机的毛主席以及周总理还特意询问了陈毅当时的主治医生,日坛医院的吴院长,他说:“老吴,上次五一我与老陈见面时,他还精神满满,不过短短几日,怎么会恶化的如此之快呢?你能治好的吧?”

吴恒兴院长答应了上级要尽一切努力治疗陈毅,他废寝忘食的查阅医学文献,多次召集医生们开会讨论,所有人都想将陈毅这位英雄的命从死神手上抢回来。

可陈毅体内的肿瘤扩散速度之快让他们所有人都束手无策,一切努力在不断扩散的癌细胞面前都显得无济于事。

可陈毅的身体已经彻底扛不住了,他终日陷入昏迷状态,身体机能活动的一切所需都靠着输营养液维持。

在陈毅病危期间,陈毅昔日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们纷纷于百忙之中抽出身来,刘伯承,叶剑英等同志先后来到医院看望陈毅。

就连已有八十多岁高龄,正在北戴河修养身体的朱德,听闻了陈毅的病情,也不顾自己的身体不适,来到北京。

他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来到陈毅的病床前,眼含热泪的握住了陈毅的手。昏迷状态中的陈毅似乎也有所感应,缓缓睁开了眼,二人相视一笑。

又过了几天,陈毅的女儿陈姗姗为父亲擦拭身体时,感觉到父亲缓缓动了动手,陈姗姗看向父亲,陈毅虚弱的说,想要吃一碗鸡蛋面。

昏迷多日腹痛到无法进食的陈毅为何主动提出要吃一碗普通的鸡蛋面呢?这碗鸡蛋面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病重离世

1972年,陈毅逝世,追悼词被毛主席删掉“有功有过”四个大字。

1971年12月26日,在一个普通的清晨,女儿陈姗姗为父亲陈毅擦拭身体时听到父亲提出要求,想要吃一碗鸡蛋面。

这个要求让陈姗姗喜极而泣。要知道,陈毅病危住院的这些时日都靠着输营养液维持身体,他食不下咽,没有丝毫进食欲望。

如今提出来想吃面。在陈珊珊看来是父亲的病情有所好转了。她急切的问父亲还有没有其他想吃的,陈毅只是轻微的摇了摇头。

陈姗姗立马赶回家中认认真真的做了一碗手工鸡蛋面便立马乘车赶到医院,想让陈毅吃上热乎乎的面条。

等到了医院,在张茜的喂食下,陈毅也只是简单的尝了一口面条便因为身体不适而不得不停止进食。

陈姗姗看到这一幕非常不解,她问道:“爸爸,为什么今天坚持要吃一碗鸡蛋面呢?”母女俩向着日记看过去,这才了然。

原来,这一天是伟人毛主席的生日。这时陈毅开口了:“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没什么能力为毛主席做什么了,吃这一口鸡蛋面就当是我为毛主席庆生了吧。”

这以后,陈毅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昏迷不醒的状态维持了一个多月。1972年1月6日,陈毅的精神突然大好,整个人仿佛回光返照。

陈毅的家人看到陈毅这样,心咯噔了一下。便立马通知了陈毅的战友们。陈毅的战友们得知这个消息,全部第一时间向日坛医院赶去。

短短几个小时之内,陈毅的病房内已经挤满了人。周恩来总理,李先念,刘伯承,叶剑英,朱德等所有这些陈毅曾经的革命伙伴们都围在了陈毅的病床前。

看着陈毅痛苦的面容,整个病房里没有一点声响,所有人都强忍悲痛,想仔细听清楚陈毅的最后遗言。

而陈毅在留下遗言:“一直向前,战胜敌人……”以后就与世长辞了。妻子张茜因承受不住打击而晕倒。众人也都失声痛哭起来。

次日,国务院办公室在毛主席,周总理的授意下将陈毅的档案交给了政治部的刘岩同志,想让刘岩同志负责陈毅追悼会上追悼词的撰写。还提出了语言要精炼的要求。

其实,这点要求并没有难住刘岩,真正让刘岩为难的是,陈毅晚年已经到基层了,那陈毅同志的追悼词到底按照什么身份写呢?

与此同时,负责陈毅同志追悼工作的治丧委员会的负责人李德生也犯了难。到底是用元帅的规格还是用上将的标准来办理这场追悼会呢?

同时犯难的两人最后决定直接请示毛主席,毛主席经过仔细斟酌,最终告诉二人,按照元帅之下,上将之上的标准来办吧。

有了毛主席的指示,陈毅的追悼会流程很快确定好了,追悼词也被送到了周总理手中。周总理仔细看了一遍以后,决定加上四个字“有功有过”。

然后将追悼词稿子转交给了毛主席。毛主席拿到了稿子后,细细琢磨,他彻夜未眠,最后决定提笔删除了周总理添加的四个字。

当周总理得知他加的字被毛主席删除后,笑了。他知道,这是毛主席对陈毅同志的信任,对陈毅同志的高度肯定。毛主席在这之后还亲自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

本文由“楚十八”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0 阅读:0

南地楚十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