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世界口腔健康日,主题是“口腔健康,身心健康”。对准妈妈而言,孕期不仅是新生命的孕育期,也是口腔疾病的“高发期”,口腔健康不仅关系到妈妈的生活质量,也与宝宝息息相关,保护口腔,也是在保护你的宝宝。今天,我们聚焦孕期口腔健康,助您科学护牙,守护母婴安康。
孕期口腔问题:远不止“牙疼”那么简单
妊娠期牙龈炎
孕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牙龈血管通透性增加,轻微刺激即可引发红肿、出血。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牙周炎,增加低体重儿、早产、先兆子痫风险。
龋齿
晨吐和胃反流(食物和饮料反流)相关的呕吐,使口腔接触到更多的酸,加速牙釉质脱矿;若龋齿引发剧烈疼痛或感染,可能影响胎儿营养吸收。
智齿冠周炎:孕期的“不定时炸弹”
阻生智齿在孕期易因免疫力下降引发急性炎症,导致面部肿胀、张口受限,严重时可能需用药或手术,增加胎儿风险。
孕期护牙“三大误区”
误区1:“怀孕不能看牙医,打麻药会伤胎”
真相:孕中期(4-6个月)是口腔治疗相对安全期,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在规范剂量下对胎儿无影响,拖延治疗反而风险更大。
误区2:“生完孩子再补牙,反正牙齿会自己恢复”
真相:龋齿不会自愈,孕期拖延治疗可能导致牙髓坏死、根尖周炎,甚至引发全身感染。
误区3:“孕吐后立刻刷牙能保护牙齿”
真相:呕吐后口腔处于酸性环境,立刻刷牙会加速牙釉质磨损。正确做法是用清水或含氟漱口水漱口,30分钟后再刷牙。
科学护齿行动指南:母婴双保险
孕前:口腔健康“筑根基”
●全面检查:拔除阻生智齿,治疗龋齿、牙周炎;
●洗牙:清除牙结石,减少孕期牙龈刺激源。
孕期:日常护理“四步走”
●温和清洁:选择小头软毛牙刷,每天刷牙2次,搭配含氟牙膏,采用巴氏刷牙法(牙龈沟45°震颤);每天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
●均衡饮食:减少碳酸饮料、甜食的频率及数量,加餐后及时漱口;
●应对孕吐:马上用清水漱口。然后将含氟牙膏涂在牙齿上,或者使用含氟漱口水,至少30分钟再刷牙;
●定期检查:在怀孕期间进行口腔健康检查。
产后:别忘宝宝“第一口奶”
●避免口对口喂食:减少龋齿细菌(如变形链球菌)传染给婴儿;
●清洁奶嘴:不用嘴直接触碰奶瓶,定期煮沸消毒。
紧急信号:这些情况需立即就医!
●牙龈自发性出血、流脓;
●牙齿剧烈疼痛,伴面部肿胀或发热;
●口腔溃疡超2周未愈,影响进食。
口腔健康是母婴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孕期护牙不仅是爱自己,更是守护新生命的健康起点!
本文作者

邹瑜
主管护师
口腔科护理组长
从事护理临床工作13年。
责任编辑: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