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特斯拉“失控”致2死3伤,车主质疑刹车失灵,能获得赔偿吗?

绝对心动 2022-11-21 13:17:38

虽然我们很同情这位潮州特斯拉车主,但从以往案例,以及做最坏打算的角度出发,他不仅得不到任何赔偿,反而需要赔偿4名死者伤者,且有可能被特斯拉以侵害名誉权起诉。

一,潮州特斯拉“失控”致2死3伤,司机和特斯拉官方各执一词,事故起因未定

11月5日,广东潮州某国道上发生一起特斯拉失控事故,司机54岁,初次申领驾照的时间是1992年,有着30年的驾龄。

从事故视频和司机的描述上来看,这场事故极为诡异、疑点众多,根据詹先生的描述,当时他驾驶着一辆特斯拉Model Y,在抵达目的地并试图停车时,车辆突然加速行驶,詹先生连忙踩下制动踏板试图减速、停车,但踏板很硬,毫无制动作用,就算上紧急挂上P档也没有作用。

就这样,车辆以100公里的时速狂奔了2.6公里,尽管过程中詹先生尝试各种方式想让Model Y停下来,但无济于事。

最终车辆陆续撞上了一辆三轮车、摩托车后继续狂奔,后又撞上一辆大货车后才最终停下。事故最终造成两名行人死亡,包括驾驶员詹先生在内的3人不同程度受伤。

事故发生后,詹先生的家属直指涉事车辆存在突然加速、制动失灵的问题,就算是撞向其他车辆,气囊弹出的情况下依然狂奔,质疑车辆存在严重的故障或设计缺陷,是引发事故的根本原因。

然而,特斯拉官方却对家属的质疑表示不认同,提出了三点予以回应,一是基于事故视频,刹车灯长时间没点亮;二是电门反而被连续深度踩下,且近乎“地板油”;三是驾驶员4次挂上P档,但时间都很短,后又快速松开,制动灯快速点亮又熄灭。

总之,特斯拉的回应表达的意思很清晰,隐晦地表达了司机可能并未踩下刹车,同时存在把电门当刹车的可能性。

对于事故起因,双方各执一词,为调查清楚事故原因,前几天上海检测机构已经抵达潮州,并提取了行车数据,接下来将对EDR数据进行分析,以还原事故真相,确定到底是车辆故障,还是操作失误。

二,车主詹先生可以获得多少赔偿?

涉事的车辆又是特斯拉,之前类似的“失控”事故已经不是一起两起了,多地此前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故。基于此,有些网友对詹先生的遭遇表达了同情,并表示特斯拉应该负事故全部责任,并给予詹先生赔偿。

那么詹先生真能获得来自特斯拉的赔偿吗?其实很难:

首先,关于事故的起因,目前还没有结论,在事故原因调查清楚之前,特斯拉肯定是不会主动赔偿的。

退一步讲,假设以后通过EDR数据分析认定是车辆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比如车辆存在设计缺陷、存在构造缺陷、存在技术问题等,那么厂商无疑应当承担事故责任,不仅需要向司机詹先生作出赔偿,而且需要赔偿其他2名死者和伤者。

这一点在《民法典》1202条、1175条中都有明确规定:

1202条:【产品生产者责任】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1175条:【第三人过错】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由此可见,倘若是车辆原因引起的,那么驾驶员或车主,可以向车辆的经销商、生产厂家提起产品质量不合格的赔偿责任,要求其进行经济赔偿。且作为厂商,出于对车主驾驶安全方面的考量,应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全部车辆进行召回。

以上就是事故原因是由车辆原因导致的情况下,作为司机、车主能获得的赔偿。当然,实践中厂商的赔付速度可能没有那么快,那么司机可以先行向死者或伤者赔付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以及其他处理事故和办理丧葬事宜的合理支出,最后再向厂商追偿。如果司机先行垫付,厂商拒绝赔付的话,可以提起诉讼,甚至强制执行。

以上说的是车辆原因引发事故的背景下,厂商应付的赔偿责任;如果事故是司机操作不当引起的呢?

那就很麻烦了,厂商首先是没有任何赔偿责任了,而且詹先生的家属还在社交平台一再质疑车辆存在质量或其他问题,不排除厂商以侵害特斯拉名誉权对其提起诉讼。

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比如早前河南的温先生在高速公路上驾驶一辆特斯拉Model X时,也遭遇了类似的事故,车速突然下降并刹车失灵。温先生同样质疑特斯拉存在刹车系统设计方面的缺陷,后被特斯拉起诉其侵犯名誉权,要求其公开道歉并支付赔偿款。

最终,河南郑州市属地法院判特斯拉胜诉,温先生不仅被要求公开道歉,而且需向特斯拉支付1万元赔偿款。

一个道理,詹先生除了面临侵犯名誉权方面的起诉之外,关于死者和伤者的一切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及医疗费等所有费用,均由其自行承担。

赔偿还不是最主要的,假设车辆不存在问题,那么詹先生还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面临刑事处罚:

从事故造成的结果来看,2死2伤,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死者属于无过错责任,也就是詹先生需要承担事故的全责,或者是主责。

而根据交通肇事罪认定标准,交通事故造成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且承担事故主责或全责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倘若还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比如死亡2人以上或重伤5人以上且负主责或全责,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综合这场事故中造成2人死亡的结果,如果交警鉴定詹先生承担全责,且数据分析最终认定车辆不存在问题,那么詹先生不仅要赔付死者和伤者的全部损失,而且面临3年以上、7年以下的刑期,同时还有被特斯拉以侵犯名誉权起诉的可能性。

综上来说,事故原因的最终鉴定结果对于詹先生来说很重要,这直接关乎到他是否最终承担经济赔偿责任,以及最终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三,既往案例来看,事故原因往往“难以鉴定”

特斯拉某几款车型出现“刹车失灵”的案例已经不是个例了,之前流传着一则笑话,某停车场管理员大爷拒绝特斯拉入场,原因就在于担心特斯拉刹车问题。

事实上,尽管此类案例屡有发生,但对于车主的质疑、对于事故原因的调查,往往很难鉴定,比如上文我们提到的郑州温先生在高速公路上遭遇的车速急降、刹车失灵问题,最终胜诉方是特斯拉;再比如前两年张女士遭遇刹车失灵而连续追尾两车,她和同乘人员两人受伤,但关于该起事故的原因,至今仍没有下文。

除了以上两个案例,今年7月份林志颖在驾驶特斯拉汽车的时候,在拐弯未受到任何其他车辆干扰的情况下撞上隔离带。4个月过去了,这起事故原因仍不清楚。

综合以上案例,这次詹先生的遭遇恐怕也很难说得清楚,只能自求多福了。

当然,特斯拉败诉的案例在国外也有,比如德国慕尼黑一法院判特斯拉败诉,需向某Model X车主赔偿约合人民币77.4万元,败诉的原因在于车辆的Autopilot(自动驾驶)功能存在问题;再比如美国某高中生驾驶Model S致两死一伤,法院判特斯拉赔偿1050万美元,原因在于特斯拉在未告知的情况下擅自解除了限速器。

综上,在事故原因尚未调查清楚之前,车主肯定是不能获得来自厂商特斯拉方面的任何赔偿的,只有认定事故原因是因车辆而起,驾驶人不存在违规驾驶、操作失误的前提下,特斯拉作为厂商才负有赔偿责任,詹先生才能免除经济赔偿责任,同时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一旦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因操作失误而起,那么驾驶人将承担对死者和伤者的全部经济赔偿责任,同时可能因构成交通肇事罪而面临3年以上7年以下的刑期。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0 阅读:71

绝对心动

简介:你与我不止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