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手里有30万,2024年该不该买房?看一看王健林李嘉诚怎么说!

房产新聊 2024-07-19 11:49:18

购房与否的争议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回顾过去,房价的稳步上升证明了购房的明智选择,大多数购房者都因此获得了显著的收益。但为何关于购房的争议从未停歇呢?这是因为,在任何时间点,人们总会觉得房价偏高,就像现在一样。因此,许多人坚信房价只是暂时回调,未来还会再度飙升。这也导致了许多人坚守着传统的购房逻辑:资金充裕时购房,资金不足时也要想办法购房。近期对经营贷流入楼市的严格监管就揭示了这一点,很多人选择通过贷款来投资房产。这再次证明了人们对房产投资的热情,同时也反映出那些真正需要购房的人对房价上涨的担忧,即使在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他们也可能选择高杠杆购房。

在我国,贷款购房的观念并非一开始就深入人心。传统观念中,人们更倾向于全款购房,避免负债。然而,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全款购房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许多人不得不选择贷款购房。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价的持续上涨让购房者尝到了甜头,进一步激发了更多人通过贷款投资房产的热情。近十年里,居民负债率激增,其中房贷是主要原因。尤其是在2016年,房产投资热达到顶峰,许多家庭都将房产作为重要的投资手段。

但是,房价不可能永远上涨。随着房价的不断走高,它不仅对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还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如今,房价已经开始下跌,新房市场上房企们为了应对负债和资金压力,纷纷采取降价促销的措施。而在二手房市场,情况更加严峻。各地的二手房挂牌量不断增加,业主们为了尽快出售,不得不一再降低售价。在一些三四线城市,甚至出现了房价虚高但市场冷淡的现象。许多业主都深刻体会到了二手房出售的困难,即使价格不断下降,也难以找到买家,这些房产只能成为纸面上的财富。

在当前楼市环境下,房价是否仅是短暂回调,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当前多个城市房价回调的现象来看,这不仅是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结果,更是房价过高和住房资源过剩问题的直接体现。那么,当面临手中有30万现金,在2024年是否应该购房的抉择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考量。

对于不同城市而言,房价水平差异显著。在一些房价极高的城市,30万元可能连首付都难以支付。然而,在大部分城市,特别是像武汉、成都、郑州这样的新一线城市,30万作为首付购买房屋仍然是可行的。因此,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在自身财务状况允许、能够承担房贷压力的前提下,购房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然而,如果购房的目的是为了投资,那么在当前环境下,我建议持币观望。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房地产市场已经不再是大众投资的首选。相反,将资金存入银行等待更合适的投资机会可能更为明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投资风险,避免盲目跟风投资。

谈及房地产行业的预测,王健林曾在2013年表示,由于人口持续流入,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有着显著的上涨趋势,而人口外流的三四线城市则房价上涨受限。然而,后来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意外飙升,这主要得益于棚户区改造的货币化安置政策,这一点王健林当时并未预料到。现在,随着棚户区改造的结束,这些城市的房价也失去了重要支撑,未来的调整将是大势所趋。不过,王健林的预测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预计在未来,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将继续受到人口流入和住房需求增加的推动而上涨,但这种上涨将是基于真实需求的,因此投资回报可能相对有限。而对于那些人口流失、经济滞后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投资可能会面临持续的风险。

李嘉诚则对房地产市场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当前的房价已经严重超出了普通居民的购买能力,这使得房价失去了持续上涨的基础。从李嘉诚的行动中也可以看出,他正在逐步撤离房地产市场,这进一步印证了他对房地产市场的悲观态度。与此同时,王健林的万达集团已成功实现产业转型,摆脱了房地产行业的困境,如今正以更加轻松的姿态继续前行。相比之下,其他房地产企业则陷入了高负债和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之中。

房地产行业,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其存在与发展基于人们对住房的基本需求。尽管王健林和李嘉诚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趋势持有不同观点,但他们都认同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特别是王健林提到,任何国家的房地产繁荣期都不会超过50年,这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参考。而李嘉诚的退出策略则进一步印证了这一市场的变化。

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购房的需求并不会因市场变化而改变。无论是为了自住、婚姻还是孩子的教育,房子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如果手中有30万现金,并且在工资能够覆盖房贷的情况下,2024年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购房时机。当前,许多城市的房价都有所回调,新房和二手房都有较大的议价空间。这样的市场环境为刚需购房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情况则有所不同。在房地产市场已经历了长期繁荣之后,未来的投资风险可能会逐渐增加。因此,如果购房的初衷是为了投资,那么可能需要重新考虑这一决策。相比之下,将资金存入银行可能是一个更为稳妥的选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