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的人口增速已显著放缓,这两年更是进入负增长。面对逐年减少的新生儿数量,国家在2016年毅然决然地全面放开了二胎生育政策,此举在当年及次年成功催生了一波生育小高潮。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一政策的出台主要惠及了那些有意生育二胎的家庭,而对于那些尚未步入婚姻殿堂或尚未生育的年轻人而言,其吸引力则显得相对有限。
正因如此,自2017年起,我国的新生儿数量开始呈现断崖式下跌的趋势。根据权威统计数据,2017年新生儿数量为1723万,较上年减少了63万;到了2018年,这一数字更是锐减至1523万,同比大幅下降200万;而到了2019年,新生儿数量继续下滑至1465万,同比下降57万。更为令人咋舌的是,与2000年的新生儿数量1.2亿相比,2019年的数据已经骤降了高达265万。到了2023年,全国新生儿数量更是跌落至惊人的902万,这充分表明,自2017年起,我国新生儿数量的下降趋势已愈发明显。
为何我们国家的新生人口数量急剧下滑呢?这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无疑是当代社会普遍接纳的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的观念。这种观念的深入人心,使得许多家庭倾向于只生育一个孩子,对于多生多育显得相对保守。而更为严峻的是,现代生活的重压之下,尤其是高昂的房价,几乎耗尽了一个家庭数十年的积蓄,并且仍需背负长达二三十年的房贷。
在如此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人们普遍感到生活步履维艰,自然也难有余裕去承担养育孩子的经济成本。谈及生育问题,不少年轻人都表达了他们的无奈:房价居高不下,连婚房都难以置办,又何谈生育呢?由此可见,作为婚姻与爱情的重要载体,高昂的房价无疑在潜移默化中削弱了人们的生育意愿。
即便有些年轻人幸运地购得了房产并组建了家庭,但房贷的重压以及生活琐事的纷扰,使得他们在婚后一段时间内也不敢轻易生育。笔者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年轻人在婚后更多地选择努力工作、偿还房贷,直到经济条件相对宽裕时,才敢考虑生育。
确实,在现代社会,生育容易,但养育孩子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城市中,孩子的养育成本高昂,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家长们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投入,因此教育开支往往占据家庭支出的很大一部分。学区房的价格更是远超普通住宅,这无疑进一步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针对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人口挑战,国家已全面推行三胎生育政策。在这一政策背后,并非单纯的生育放宽,而是伴随着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配套措施,特别是针对孩子的教育与住房问题。当前,住房、教育和医疗已成为阻碍人们生育的三大难题,这三方面的支出均相当沉重。据统计数据揭示,一线城市儿童平均每月的花费高达6593元,即便在三四线城市,这一数字也维持在3706元左右。显然,无论城市规模大小,养育孩子的成本都相当高昂。
实际上,无论是住房、医疗还是教育,其核心都绕不开一个字——钱。一旦资金充足,这些看似棘手的问题便迎刃而解。因此,不少专家提出,要真正激励人们生育,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提供现金奖励。这样的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人们的生育热情。例如,知名人口学家梁建章在其文章《建章解读七普数据之一:建议生1个孩子奖励100万》中大胆建议:
如果用金钱直接调动年轻人的生育热情,可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即给三胎的家庭奖励100万元。在热点城市,还应该推出购房与生育相结合的政策,生育一至三胎分别可以9折、7折、5折购房。
显然,梁建章先生的提议不仅涵盖了高达百万的三胎奖励金,更着眼于诸多热门城市房价高涨的痛点,他提出用房屋折扣来激励民众生育。在当下社会,高昂的房价俨然已成为横亘在爱情与婚姻之间的巨大障碍。唯有攻克这一难题,人们方能心无旁骛地投入恋爱与婚姻的怀抱,进而拥有孕育新生命的可能。
鉴于此,有专家进一步提出,针对那些真正有刚性购房需求的家庭,实施免房贷政策,以大幅减轻他们的购房负担。此举不仅能降低刚需购房者近半的购房成本,让更多人圆上住房梦,更能在购房后,因房贷压力的大幅减轻,使家庭具备更为充足的育儿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城镇家庭中,高达96.86%已拥有自己的住房,且户均住房数量超过1.5套。由此可见,大部分家庭已解决了住房问题,真正的刚需购房者数量相对有限。因此,即便实施免除刚需购房者房贷利息的政策,对财政造成的压力也将相对可控。
在鼓励生育方面,部分城市已先行先试,出台了一系列务实举措。例如,四川攀枝花市便发布了《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措施》,其中特别针对生育鼓励方面提出了“补贴建议”:对于二胎和三胎家庭,自孩子出生至3周岁,每月将给予每孩500元的补贴。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为当地家庭生育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也体现了政府在人口政策上的积极作为。
先给他们奖励个媳妇,再奖励全部的生活必须品,他们肯定会生孩子的。
天天说新生儿少了,我儿子2017出生的,今年上小学一年级,放学的时候涌出来的人,一点都不像少了[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