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幕硬汉的守护人生,程煜扛起两个家的责任担当

雨寒娱圈说 2025-03-24 14:26:17

1977年哈尔滨话剧院考场,21岁的程煜被考官单独留下。老师盯着他浓眉方脸感叹:"这张脸演反派都不用化妆。"彼时刚经历丧母之痛的他,带着父亲和三个弟妹挤在12平米筒子楼,每月38元工资要掰成四份花。

1983年寒冬深夜,17岁的弟弟确诊白血病。程煜把刚领的工资塞给父亲,转身冲进零下30度的风雪找血站。为省公交钱,他背着弟弟在冰面上连摔七次,赶到医院时棉裤冻成冰甲。护士后来回忆:"那小伙子膝盖渗着血,还笑着哄弟弟说摔跤能长个。"

1989年话剧《蛾》排练现场,程煜与导演韩雪松因角色塑造争执。这个上戏毕业的才女,坚持要他演出主角在绝境中的脆弱感。收工后,程煜蹲在道具间猛灌白酒壮胆,突然将存折拍在桌上:"我家有白血病弟弟,存款永远超不过三位数。"

韩雪松的回应让他愣住:"我看过你背弟弟去医院。"原来她早注意到,这个总吃食堂剩饭的男人,每月15号准时消失——那是带弟弟化疗的日子。1991年婚礼当天,程煜用演出费买了台二手冰箱,这是他们最贵的家电。

2003年飞天奖颁奖礼,程煜握着奖杯的手不住颤抖。获奖作《希望的田野》里那个暴躁村主任,原型是他插队时的生产队长。为体验角色,他回到黑龙江农村住了三个月,把工钱全给了当年接济过他的老乡。

2011年《悬崖》拍摄期间,程煜每天凌晨四点起床给妻子熬中药。剧中"高彬"审讯戏的压迫感,来自他照顾病弟练就的细致观察力。有场戏他即兴添加抚摸茶杯的动作,导演后来承认:"那个镜头让人毛骨悚然,好像真能看透人心。"

如今在上海的家中,程煜书房挂着两幅字——"戏大如天"和"家重如山"。妻子韩雪松任上戏教授后,他主动包揽买菜做饭,菜场大妈都认得这个会为两毛钱讲价的"抠门影帝"。

2022年弟弟六十大寿,程煜亲手做了小时候常偷吃的油炸糕。看着弟弟吹灭蜡烛,他掏出珍藏的1977年入院通知书:"当年大夫说最多活五年,咱们赚了三十八年。"

从冰城筒子楼到沪上影视圈,这个被称作"妻管严"的老戏骨,用半生诠释了真正的硬汉柔情。当年轻演员请教表演秘诀,他总笑着指向厨房:"先去菜市场观察三百个人,记住,真正的演技在生活里。"

0 阅读:6

雨寒娱圈说

简介:揭秘艺人幕后故事,分享娱乐新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