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播即爆:热度登顶背后的数据密码首播数据亮眼,但口碑两极分化
2025年2月7日,《掌心》以“古装心理悬疑+女性复仇”的标签登陆优酷,首播两小时站内热度突破6000,登顶优酷悬疑、古装、传奇三大榜单,首日预约量超212万,远超刘诗诗前作《一念关山》,甚至热度增速碾压同期《乡村爱情17》。 然而,与热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口碑的两极分化: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折射出观众对创新题材的期待与对传统叙事逻辑的坚持之间的矛盾。
二、制作班底:柏杉的“唐诡宇宙”野心
导演风格与历史厚重感的博弈
导演柏杉凭借《唐朝诡事录》系列(豆瓣8.0-8.6分)在古装悬疑赛道站稳脚跟,《掌心》延续其标志性的盛唐诡谲美学: 阴郁的病医馆、华贵的朝堂场景、鎏金镂空面具等细节,均被观众评为“电影级质感”。剧中还巧妙融入历史原型,如酷吏 “厉俊”影射来俊臣、“伍显儿”对应上官婉儿,既强化历史感,又埋下权谋伏笔。
然而,柏杉团队此次尝试将叙事重心从“单元案+主线并行”转向“女性复仇长线布局”,却因前3集信息过载导致观众 “云里雾里”。有网友调侃:“看《掌心》像在解九连环,解到一半发现环扣是塑料的”。
三、剧情内核:女性复仇的“爽”与“痛” 从“大女主”到“妇仇者联盟”的突破
《掌心》以女心医叶平安(刘诗诗饰)为核心,讲述她带领一群受害女性组建“妇仇者联盟”,通过心理学操控权贵的复仇 故事。剧中女性角色拒绝依附男性,以“人心为棋局”,颠覆了传统古偶剧中“恋爱脑”大女主形象。例如:
- 叶平安: 利用梦境催眠术与权贵博弈,表面云淡风轻,实则步步为营。
- 陆丹心(宣璐饰):以市井侠女形象登场,擅长情报收
集,与女主肝胆相照。
- 霓裳(张予曦饰):琵琶名妓,以色为刃刺探机密,美艳与危险并存。
争议:金手指与真实性的撕裂
尽管女性群像刻画获赞,但部分情节被指“悬浮”:
面圣合理性:平民叶平安仅凭坊间谣言便获女皇召见,缺乏权力逻辑支撑。
复仇手段:利用梦境破案的设定新颖,但“窥梦杀人”等桥段被批“披着心理学外衣的玄幻”。
反派降智:权贵杜梁轻易落入圈套,削弱了权谋博弈的深度。
四、演员表现:刘诗诗的原声争议与窦骁的反派转型刘诗诗:高冷美人的突围与桎梏
刘诗诗此次挑战“腹黑心医”叶平安,原声台词成为焦点:
- 支持者:认为其清冷声线贴合角色,催眠戏份压迫感十足。
- 批评者:指出台词“气若游丝”,情绪爆发时缺乏张力。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两段哭戏引发热议:
第五集目睹亲人惨状:颤抖的声线与含泪的双眼让观众共情。
闺蜜陆丹心之死:一声凄厉惨叫被评“全剧最催泪瞬间”。
然而,角色仍被诟病“高冷套路化”,与《一念关山》中任如意的“御姐范”过于相似。
窦骁:从阳光暖男到野心酷吏
窦骁颠覆以往形象,饰演为权势不择手段的元少城:
- 亮点:将童年创伤与权欲挣扎的复杂性演绎到位,微笑中透出三分杀气。
- 槽点:第四集突然倒戈合作,动机铺垫不足被指“突兀”。
《掌心》试图以“心理悬疑+女性复仇”开辟新赛道,却面临三重挑战:
叙事视角矛盾:采用“凡人视角”导致观众无法预判剧情走向,削弱爽感。
逻辑与创新的失衡:为追求反转牺牲合理性,如“因梦获罪”设定牵强。
观众审美疲劳:权谋复仇题材扎堆,需靠细节创新破局(如心理学元素的差异化)。
市场反馈的启示
该剧的成败折射出古装剧创作的两难:
- 创新代价:打破套路需承受逻辑漏洞风险。
- 受众分化:悬疑爱好者与严谨派的需求难以兼顾。
六、结语:爆款潜力与长尾考验
《掌心》虽争议缠身,但其热度与话题性已奠定爆款基础。若后续剧情能弥补逻辑漏洞、深化女性同盟的情感刻画(如陆丹 心与叶平安的姐妹情),或可复制《唐朝诡事录》的长尾效应。反之,若仅靠“反转”堆砌,恐难逃高开低走的命运。
对观众而言,《掌心》如同一面镜子,既映照出市场对女性叙事与悬疑创新的渴望,也暴露出国产剧在类型融合上的稚嫩。 或许正如导演柏杉所言:“只有无限突破自我,观众才会认可”——这条路虽难,却是古装剧突围的必经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