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职业餐饮网,作者:旖旎)
“餐饮品牌造节,已不再是一场简单的促销狂欢,而是演变为与Z世代客群‘情绪共振’的社交货币。”
当Jellycat用毛绒玩具治愈年轻人的“精神内耗”,当甘肃天水麻辣烫以市井烟火气激活一座城的文旅经济,当探鱼露营联名掀起户外社交热潮时,变化的“消费理念”正在给餐饮人传递一个重要的“商机”信号——抓住年轻人的“情绪”。
4月11日,湘菜第一品牌、门店超380家的兰湘子,在西安、武汉启动了第三届“干饭节”,以“新手村”为概念,通过公益爱心活动、小厨房、DIY涂鸦、跨平台任务等玩法,将“吃饭”升维为年轻人的社交仪式。
此次干饭节,不仅延续前两届的热度,规模扩大到全国六城联动,还一举打破参与人数纪录,相关社交平台话题也冲上热搜榜,品牌势能再一次提升。
当行业陷入同质化内卷时,兰湘子们用一场场“有温度的狂欢”证明:
线上造节的“情绪价值”+线下深耕的“品质坚持”,是品牌能够持续向上增长的最佳“解题”思路。

“这届干饭节太有意思了”
“踢足球、DIY玩偶,兰湘子你是懂年轻人想要什么的。”
“干饭人狂喜,一起冲鸭,全都打包带走”
……
4月11日,兰湘子第三届干饭节正式开幕,社交平台上有关“兰湘子干饭节”的相关话题热度就一直在不断攀升。
与大部分品牌仅在门店进行节日打折优惠不同,兰湘子每一届干饭节都充满“巧思”。从2023年首届“干饭节”以“辣椒炒肉免费吃”点燃郑州、西安双城,到2024年第二届联动全国五城10万人参与,兰湘子“干饭节”,始终紧扣Z世代客群情绪痛点。
而今年刚刚启动的第三届“干饭节”更是别出心裁,全面升级,以“干饭人新手村”为主题,通过“公益+小厨房+DIY涂鸦”多种核心玩法,将品牌周年庆从“促销战场”转化为“用户共创的社交场”。
(1)规模破圈:北京、杭州等六城联动,掀起“干饭人”打卡热潮
本次兰湘子“干饭节”,在原有全国五城之外,拓展到了北京、武汉、苏州、郑州、杭州、西安等六城联动,规模更大,覆盖“干饭人”更广。
从网友分享的现场图来看,活动现场人气爆满,即使大排长龙,也未能阻挡年轻顾客参与的热情。

(2)立体化新玩法:“餐饮+公益+社交+体验”
今年的“干饭节”在去年的玩法基础上,有着很大的“创新”和“不同”,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新颖。
以“新手村”为概念,设置了8大核心活动:干饭人新手村、尝个招牌菜、兰湘子小厨房、踢个足球多吃不胖、DIY小兰玩偶、魔力套圈圈、与兰湘子一起爱公益活动等,将品牌理念和Z世代顾客喜欢的潮流方式相结合。
像首次创新“公益+餐饮”,让“干饭”更有温度。顾客购买公益套餐即可与兰湘子一起参与公益行动,兰湘子会拿出“收益”,同兰朋友们一起为社会贡献一份爱心。

还有小厨房+DIY玩偶涂鸦活动,带给顾客沉浸式体验。小厨房设置中,顾客既可以选择速通版VS沉浸版,也可选择“模拟点单”快速通关,或拍摄抖音/小红书内容解锁食材挂件。 而DIY小兰玩偶,则是以每位顾客心中不同的“小兰”,来传递品牌的多样性、多面性。


游戏活动通过“低门槛参与+高奖励激励”,既降低用户心理负担,又激发创作欲,在有趣的体验中,更加了解兰湘子这个品牌。
这些贴近用户的创新,已经让一场营销活动,从“流量收割”转变为“价值沉淀”。
2 内功+造节,兰湘子用“线上+线下“双驱动,稳坐“湘菜第一品牌”交椅“越是品类的头部企业,越需要一场专属的节日!”
餐饮业头部餐企“造节”的不在少数,从丰茂烤串的“撸串节”,再到蛙来哒的“吃蛙节”。而跳出行业,反观各个赛道,“造节”都是一次抢占消费者心智、激活品牌势能的机会。
近几年,兰湘子在湘菜赛道势如破竹,6年狂奔开出超380多家门店,更一举夺得“湘菜第一品牌”的行业认证。
品牌飞速增长的背后,是沉淀已久的深厚内功。
此次第三届干饭节的火爆和兰湘子品牌“造节”的持续拓圈,更是用线上+线下成功的联动营销,给其他餐饮同行以新的思路启发。

(1)造节,已成为餐企从“品类头部”迈向“超级符号”的利器
在流量贵如金的当下,获客越来越难。
而在餐饮市场中,年轻消费群体,尤其是Z世代,正日益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的喜好与需求,深刻影响着市场走向和行业的趋势风向。
这一代年轻人成长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追求个性化、社交化、体验式消费。他们渴望在消费过程中彰显自我、收获独特体验、实现情感共鸣,这也让品牌“造节”成为营造仪式感、激发顾客消费欲望、提升其情绪价值、占领品类制高点的妙方。
兰湘子在去年被评为“湘菜第一品牌”,成为了湘菜赛道当之无愧的新王。
我们拆解其连续三届举办的“干饭节”,每一届的主题和思路都有所不同,都是紧紧跟随品牌的发展阶段。
像第一届围绕辣椒炒肉的免费活动,让自家招牌菜占领用户心智;第二届围绕兰湘子五周年的跨越式发展及“湘菜第一品牌”领军地位,深化品牌认知。
品牌的每个大事记、荣耀时刻,都有顾客参与,也被顾客记住,它慢慢让“节日”成为“超级符号”,成功链接顾客和品牌。

(2)“公益活动+趣味游戏+社交裂变”,线上打好全域营销“组合拳”
都是“造节”,为什么有的品牌却并没有激起过多水花?
其实“造节”的成功并非简简单单一场营销活动而已。
兰湘子联合创始人陈波表示:“兰湘子的干饭节并不是一天的节日,而是一个持续性不断给消费者新的惊喜和期待的活动。活动是4月开始,我们大概2月就要启动,从设计方案到多平台预热、联动,它也是线上到线下整体性的输出。”
那么本次干饭节,爆火的背后有哪些巧思?
首先是线上的全域营销“组合拳”:
穿透圈层:用“公益+游戏+创作”多重元素,覆盖Z世代的社交、情感、价值需求,从“品牌节日”进化为“群体文化符号”;穿透渠道:从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公域裂变、到线下快闪引流、私域沉淀形成全域流量矩阵;穿透周期:将单日活动延伸为“预热—爆发—长尾”20天营销季,通过小任务、打卡让用户持续关注。这样一套线上营销组合拳,就让品牌实现了“流量—留存—转化”的强闭环。

(3)线下用“深厚内功+用户体验”,留住顾客
线上的全域组合拳营销,离不开线下扎实内功的辅助。
兰湘子连续三届“干饭节”线上全面开花,线下快闪活动人气爆棚,依托的都是其品牌长期对产品、用户体验的多维度坚守。
从“中国湘菜餐厅门店数量全国领先”“湘菜辣椒炒肉全国销量第一”,到权威认证为“湘菜第一品牌”,兰湘子用“锅气”“效率”“用户思维”征服顾客。
像它从创立起,就以“现炒更入味”为价值锚点,构建了“极简SKU+极致爆品”模型;为了节省目标客群白领就餐时间,在门店公开承诺,“25分钟全上齐,超时的菜免费”;为了对顾客兑现这一承诺,倒逼自己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效率革命”。
当行业还在比拼“低价”时,兰湘子用“质价比”保证就餐体验,用多维互动体验重构线下场景,更用“用户思维”先人一步成为年轻客群的第一选择。
正如陈波所言:“餐饮的本质是复购生意,而复购的核心是让顾客觉得‘这顿饭值得’。”
3 结语造节的终极目标不是“促销”,而是构建品类文化护城河。
从六年前的区域突围,到如今以“干饭节”成为全国性湘菜符号,兰湘子的火爆背后,揭示了一个道理:流量红利会消退,但用户对“好吃+好玩”的永恒追求不会改变。
当行业陷入“价格战”泥潭时,兰湘子用“现炒锅气”守住产品底线,用“干饭仪式感”创造情绪增量。
如今,品牌需要的不只是创意营销,更是对品类价值的深度挖掘、对用户情绪的精准捕捉。
当造节从“单点爆破”升级为“系统战役”,谁能在“吃”之外,为消费者创造更多情感价值与社交货币,谁就能在存量竞争中开辟新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