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郭襄不敢去行刺忽必烈,你看黄蓉成了谁的玩物,郭襄羞愤出家

耳东品文史 2025-02-15 00:03:11

《神雕侠侣》是一部充满了遗憾的作品,你可能要说了,龙杨二人在谷底重逢,群雄协力守住了襄阳,甚至郭靖和杨过这两位主角都在第三次华山论剑时被推举为五绝,还有什么遗憾?

其实真正的遗憾不在于表面呈现的这些剧情,而在于金庸没有明说的部分。

很明显,《神雕侠侣》之所以是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尾,是金庸刻意制造的圆满,他不过是让故事在美好的一刻定格,至于那些悲剧,他则不愿言明。

(黄蓉、郭襄剧照)

比如后神雕时代就注定会发生一些悲剧,郭靖就死在了襄阳,不过让人纳闷的是后来的郭襄为何没有选择为父母报仇,前去行刺忽必烈?

或许真相远比你想象的更加残酷。

一、注定的悲剧

正如前文所言,金庸是给了《神雕侠侣》一个十分体面的结局,一切看起来都是恰到好处,但只要你细品一番就会发现,看似解决了的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

龙杨二人是重逢了,可杨过不解小龙女是如何活下来的,于是小龙女说了一句:“我服食蜂蜜,再加上潭中的白鱼,竟能令痛楚消减,想不到这玉蜂蜂蜜混以寒潭白鱼,正是驱毒的良剂。如是长期服食,体内毒发的次数也渐渐减少,间歇加长。初时每日发作一两次,到后来数日一次,进而数月一发,最近五六年来居然一次也没再发,想是已经好了。”

“想是好了”就等于“没完全好”,日后可能发作,小龙女仍有可能毒发身亡。

就如同郭靖率领群雄守下襄阳也只是表象,金庸在末尾又加上了一句:“后来忽必烈领军北归,与阿里不哥争位,兄弟各率精兵互斗。最后忽必烈得胜,但蒙古军已然大伤元气,暂无力南攻,襄阳城得保太平。直到一十三年后的宋度宗咸淳九年,蒙古军始再进攻襄阳。”

(郭靖、郭襄剧照)

襄阳城也注定会失守,只要郭靖选择死守襄阳,他的结局就必然是以身殉城。

那么作为郭靖的女儿,郭襄是郭靖家族唯一幸存之人,她应该做些什么?

答案很简单,为家人报仇。

二、擒贼先擒王

哪怕曾经的郭襄是恋爱脑的小妮子,后来的她也难免会因父母之死而觉醒。

至于她应该怎么做,当初杨过也已经做出了示范,当年蒙古大军兵临城下之时,郭靖也一度觉得自己的一生就到这了,但杨过却用神来之笔,以一记飞石击杀了蒙哥大汗,蒙古大军顿时没了主心骨,乱作一团,只能退兵,所以郭襄要做的,就是效仿当年杨大哥做的,擒贼先擒王。

不过忽必烈可不会好端端的站在她面前让她杀,她只能潜入蒙古军营,继而刺杀忽必烈。

别说郭襄没这个本事,当年大小武就潜入蒙古军营,尽管他们失败了,但至少说明了一件事,对于一个习武之人而言,潜入蒙古军营并非难事,大小武只是没能顺利杀死忽必烈,但他们做到了“潜入敌营”。

而郭襄的武功水平如何?其实早在《神雕侠侣》末尾,郭襄就已经有了堪比一流高手的实力,到了《倚天屠龙记》开篇的“郭襄闯少林事件”时,她就已经将自己的天赋展现出来了。

(杨过、黄蓉剧照)

比如她与无色的那次对决,你且看这段描述:“无色的手指刚要碰到她手腕,突然白光闪动,剑锋来势神妙无方,险些儿五根手指一齐削断,总算他武功卓绝,变招快速,百忙中急退两步,但嗤嗤声响,左袖已给短剑划破了一条长口子……其实天下根本无此剑术,她只不过偷学到一招打狗棒法,用在剑招之中,只因那打狗棒法过于奥妙,她虽使得似是而非,却也将一位大名鼎鼎的少林高僧惊得满腹疑团,瞠目不知所对。”

她甚至已经能做到“不滞于物”了。

既然如此,她要去刺杀忽必烈又有何难?

当然,这里要说的是“不考虑全身而退”的情况,毕竟蒙古一方也必定会有高手,郭襄不可能来去自如。

但她作为一个复仇者,得知家人尽数被杀的消息之后,如何还会抱着“要活下来”的心理?她想的,就是“能杀了忽必烈就行”才对。

(郭襄剧照)

所以郭襄为何没这么做?

答案或许与黄蓉的结局有关。

三、无法接受的真相

关于黄蓉的结局,其实金庸的说法是存在矛盾之处的。

书中是以峨眉派传人之口提到过一句:“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郭祖师当时身在西川,待赶去想要相救父母亲人,却已为时不及。”

可问题在于郭靖夫妇制定了“倚天屠龙计划”,刀剑分别交给郭襄与郭破虏,那秘籍是谁护送去桃花岛的?毕竟秘籍可不在刀尖之中,而是被藏在桃花岛上。

显然,这个任务只能由黄蓉来执行,所以她本不该死在襄阳。

可后来的郭襄为何对弟子说她死在襄阳?

很简单,当时发生的一切,可能是这样的。

黄蓉在护送完秘籍之后,听闻襄阳战事告急,就赶回襄阳,只是她见到的却是郭靖战死,襄阳百姓被无情践踏的画面,她如何能淡定,于是她以死相拼,却被蒙古群雄拿下,被献给了忽必烈。

(忽必烈剧照)

而当郭襄杀到蒙古军营时,正要对忽必烈下手,黄蓉却站出来劝说女儿放弃。

因为她知道,郭襄若杀了忽必烈,也必然会被蒙古群雄围攻至死,于是她只能劝说女儿离开,并求忽必烈放过女儿,忽必烈念在拖雷与郭靖的旧情,便答应了黄蓉这般要求。

郭襄见母亲被俘,也只得无奈接受事实,于是心灰意冷的她选择在峨眉山出家,她也不愿承认母亲变成这般模样的事实,于是她才对弟子说母亲已经与父亲一同在襄阳战死。

如此一来,一切就说得通了。

1 阅读: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