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成县: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中国网三农 2024-10-28 12:36:01

深秋时节,走进甘肃成县纸坊镇梁河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庭院、休闲舒适的广场和郁郁葱葱的树木,老人们悠然地围坐闲谈,孩童们在广场上奔跑嬉戏……

纸坊镇梁河村文化广场(刘建军 摄)

今年以来,纸坊镇聚力打造美丽乡村新模式,紧盯乡村建设提升年和人居环境大整治、乱占耕地大清理、农村公路大养护“三大行动”开展,牢牢把握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集体经济壮大等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村庄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提档升级,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动力强

走进位于纸坊村的陇南安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的院子,一台台农机整齐地停放在大棚内,一捆捆打包的小麦秸秆堆成小山,工人们一边整理一边谈笑,即使汗流浃背,也遮挡不住脸上丰收的喜悦。

“今年我们把小麦秸秆收起来,不仅变废为宝,而且为种植户增加了收入,提振了他们种粮的积极性。下一步,我们将组建农机合作社,以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等方式,切实解决农户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为实现农户持续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助力农民增收。”公司负责人安高好说。

工人整理打包好的小麦秸秆(刘建军 摄)

从外出务工到产业基地带头人,身份转变后,安高好每天忙个不停,但他觉得开心、值得。今年,在镇政府的号召支持下,他毅然返乡创办公司和家庭农场,拿出多年的积蓄140多万元,购置大型拖拉机、打草机,托管土地1100多亩,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40亩,开展小麦秸秆回收利用,处理秸秆200多吨,不仅有效解决了秸秆处理难的问题,而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纸坊镇,像安高好一样,通过政策帮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致富梦想的人不在少数。今年以来,该镇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成农业产业龙头企业6家;推广“粮药”套种模式,发展桔梗、半夏、艾草等中药材9300多亩;通过提供服务、政策支持模式,建成牛、猪、兔、鸡等特色养殖基地10多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发展优势,逐步形成了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打开了群众的“致富门”。

乡村亮颜 人居环境底色新

“村里不但帮我把院子收拾整齐了,还硬化了到家门口的道路,环境好了,生活也更舒心。”说起村里的变化,刘山村村民陈新军连连点赞。

陈新军曾是刘山村陈上社的“老大难”,在村干部和志愿者的帮助下,他家拆除了3间危旧房屋,对院子里的杂物进行了规整,借助村上奖补项目硬化道路70多平方米,让他家的生活环境彻底发生变化。

美丽环境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刘建军 摄)

围绕人居环境大整治行动开展,刘山村为18户村民硬化院子480平方米,硬化村内道路1100平方米,维修道路250多米,栽植大马莲4.4公里、月季100多株,全村人居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环境变得更整洁了,茶余饭后有地方去了,村民的幸福感、满意度更高了,对村上的各项工作也更加支持。”刘山村党支部书记魏旭说。

在纸坊镇有看头、有颜值的和美庭院随处可见,作为乡村绿化美化的最小单元,串珠成链,扮靓村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治理有效 固本强基活力足

“这片地总共5亩,原来一直被群众占用堆放建筑材料,我们收回治理后种上了油菜,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而且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纸坊村党支部书记杨志新指着一块油菜地说。

乱占耕地大清理行动是一项难啃的硬骨头,纸坊村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及时亮身份、做表率,用自己的真心换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拆除危旧房屋18间,整治乱占耕地15亩,复耕复种撂荒地160余亩,形成了“党员做示范,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局面。

被占用土地复耕种上油菜(刘建军 摄)

“村里把近40多年征迁没有拆掉的危旧房拆了,把垃圾满地的荒废地块修成了公共停车场,是真心为我们解难题、办好事,我们也要用实际行动支持村上的工作。”纸坊村村民李芳军说。

此外,纸坊镇在全镇推行“门前四包”责任制和“红黑榜”制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行“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积分兑换制度,形成乡村治理的政策约束;通过定期交流评比制度,营造浓厚氛围,提升了整治成效;建立“135”固定清扫日制度,督查评比制度,“五位一体”网格化管理体系等长效机制,推动整治工作由“集中整治”向“长效管护”转变。

小治理折射大变化,纸坊镇从小处着手,积小美变大美,不仅提升了乡村的整体美感,更为村民带来了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提升了乡村的品质和内涵。

“我们在精细化管理上下硬功、出实招,紧盯群众所需所盼,凝聚各方力量,多方筹措动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一件件民生小实事温暖民心,让群众的一个个愿景变成实景,着力打造环境美起来、乡风淳起来、村民富起来的和美乡村。”纸坊镇党委书记李倬说。

来源:央广网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