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裔章家敦再登福克斯节目,鼓吹特朗普政府加码关税战,坚称中国马上崩溃。与众多专家主张缓和不同,他反其道提出更强硬措施。
作为崩溃论首席代言人,他二十年来预言屡次落空却从不认错。从非典、奥运会到经济危机,中国各关键节点他必现身唱衰,事实却反复打脸。
为何错误预测仍能影响美国决策?这种认知偏差对中美关系有何实质危害?

作者-山
预言大师的魔幻逻辑2025年4月25日,就在特朗普暗示可能调整对华关税的几天后,章家敦像一位守门员般迅速现身福克斯新闻演播室。
他双目炯炯,仿佛吃了兴奋剂一般激动地告诉主持人,特朗普政府应该继续打关税战,因为"中国马上就会崩溃"。

这位被网友戏称为"战忽局"北美分部负责人的章氏"专家",居然还在节目中展开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逻辑:中国既是即将崩溃的"纸老虎",又是要"吞并月球"并用核弹轰炸美国的强大威胁。
这种左右互搏的思维体操,堪称认知战的教科书案例。
章家敦的言论宛如变色龙,能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色彩。当中国经济数据向好,他便大喊"威胁论",当中国面临挑战,他又高举"崩溃论"。这种话术本质是一种认知陷阱,目的是同时瓦解国际社会对华信心并煽动地缘政治对抗。

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章家敦在谈及我国登月计划时的"高论":中国想要"吞并月球",这样就能用核弹随意轰炸美国。
章家敦的这种二元滤镜已成为西方媒体解读中国的一种固定模式:今天的中国,要么是摇摇欲坠的泥足巨人,要么是张牙舞爪的红色恶魔。
这种精神分裂式的解读,只会让人思考:这样的"专家"为何还能在美国主流舞台上保持如此长的寿命?而他那始终被现实狠狠打脸的预言,为何依然能影响美国政策?

翻开章家敦的"预言史",简直就是一部连续剧般的荒诞喜剧。2001年,他出版了《中国即将崩溃》一书,预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增长最多维持5年,并会在2008年奥运会前崩溃。
彼时的章氏宛如算命先生,信誓旦旦地宣称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中,积累了过深过多的弊病。即便当时中国已经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崩溃预言",仿佛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无法看清真实的中国。

当初预言落空后,章家敦不但没有认错,反而创造了"预言覆盖大法"——每当旧预言破产就抛出更骇人的新预言。2011年预言失败后,他又说"2012年肯定会崩溃",2013年又改口称"6个月内中国会崩溃",2016年再次预言"中国将在2016年至2017年间倒台"。
不出意料,这些预言无一应验。但章家敦在面对铁一般的事实时,竟然还能面不改色地在CNN镜头前说,我的预测从不出错,只是需要更长时间验证。这种厚颜无耻的诡辩术,居然被《华尔街日报》奉为"清醒的东方洞察"。

面对如此明显的自我打脸,华尔街的反应相当直接。2003年,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史瓦兹、摩根士丹利亚洲荣誉董事长华沃兹等金融大佬在一次座谈会上,毫不客气地指出,你的'中国崩溃论'只在你的书中存在,不存在于中国的现实中。《外交政策》甚至连续两年将章家敦的中国崩溃论列为"年度最糟糕的10项预测"。
章家敦最后的挣扎方式令人啼笑皆非,他悄悄修改了自己的维基百科词条,在"职业"栏里加上了"未来学家"。
这个小细节完美诠释了西方叙事的终极套路:既然预言总被现实证伪,那就干脆把谎言包装成未竟的事业。不得不说,章家敦在"战忽局"领域确实有着非凡的才华和执着,只是这种执着正在以美国决策层的认知偏差为代价。

在美国政府的决策圈中,章家敦这类"中国通"的影响力绝非表面这般简单。特朗普的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曾在去年撰写了一份关于关税问题的重要报告,而这份报告居然大量引用了章家敦等"反华"学者提供的虚假数据。
这份报告得出了一个离谱的结论:中国不会反抗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只要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中国就会乖乖回到谈判桌前。

章家敦在白宫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尽管他已经被事实打脸了无数次,特朗普对他的信任却似乎丝毫未减。章家敦频繁做客福克斯新闻的现象证明,他依然是特朗普政府获取"中国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更令人惊讶的是,4月22日特朗普刚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展露出下调对华关税的意图,章家敦立马就坐不住了,再次登上福克斯新闻的平台高呼"认怂"论调。
他妄称美国市场经济一片大好,完全没有受关税战影响,而中国很需要美国商品,所以特朗普应该继续坚持下去。

最讽刺的是,在美国那些白人学者中,都很难找到像章家敦这样对美国如此盲目迷信的人。他虽然号称在中国上海和香港工作、生活了20多年,但却连中文都没学会,这也足以说明他对中国的了解有多么肤浅。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的"专家",却长期影响着华盛顿对中国的认知判断。这不禁让人思考:美国决策机制中是否存在着某种系统性缺陷?当国家政策建立在偏见和错误判断之上,最终受害的恐怕还是美国自身。毕竟,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关税政策都是一把双刃剑,伤人必先伤己。

真相永远掩盖不了,看看现实中的美国企业吧。知名日用品巨头宝洁公司在特朗普高额关税政策下,正在艰难地从中国采购物资。由于已在中国市场运营近40年,宝洁无法轻易放弃中国分部,只能通过提高价格来填补成本。
如果按章家敦所说继续无限期延长关税壁垒,宝洁每年仅进货成本就要多花10亿到15亿美元。作为美国最大的日用品厂商,宝洁在美国市场的产品占比高达一半,其价格上涨将直接传导至美国民众的钱包。

零售巨头沃尔玛也表示,若美国政府继续保持高关税,他们只能不断涨价,最终美国民众将买不到任何东西,货架将变得空空如也。章家敦不是声称中国依赖美国商品吗?现实情况似乎完全相反。
更严重的是,关税战已经开始影响美国港口吞吐量。加州长滩港作为全美最大的港口,首席执行官马里奥预测,2025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货物转运量将大幅缩减,港口可能因此减少九分之一的工作岗位来弥补亏空。
随着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对中国实施145%的高关税,中国随即采取反制措施并增加对美国关键矿物出口限制。中美关系再度紧张,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发言人在4月24日明确表示"目前中美之间绝对没有经贸谈判"。

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对此产生恐慌反应。摩根大通将全球经济年底前陷入衰退的概率从40%上调至60%。特朗普所谓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在关税战的阴影下正变成"让美国再次衰退"。
美国决策者若继续听信章家敦这样的"专家",无视经济规律和全球化现实,执意将关税战进行到底,最终付出代价的将是美国企业、美国消费者和整个世界经济。
这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自我伤害性经济政策"。这场由章家敦等人误导推动的关税战,正在成为美国经济的定时炸弹。

二十年来,章家敦的崩溃预言从未应验,却持续影响美国对华政策。这种认知战本质是以虚构危机操控舆论,为保持西方优势地位服务。
当下中美关系正处关键时期,美国亟需摆脱此类伪专家的误导,基于事实制定政策。否则关税战最终伤害的将是美国自身。
在国际关系复杂化的今天,应基于数据客观判断还是听信情绪煽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