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早年的日子,可以说是颠沛流离。
虽然身边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保驾护航。
但在群雄争霸的乱世,光有武力是远远不够的。
那时候,他们面对曹操的强势。
常常是打一仗,败一仗,刘备的心里别提有多苦了。
直到有一天,命运的转机出现了。
他遇到了徐庶。
一个改变他命运的顶级智囊。
徐庶的到来,就像春天的第一缕暖阳,照进了刘备的世界。
徐庶的智慧,让刘备的队伍像是脱胎换骨。
即使兵力不多。
也能以少胜多,击败强大的曹军。
刘备终于体会到,智慧的力量有时候比千军万马还要强大。
曹操当然也不是吃素的。
他很快就注意到了刘备这边的变化,发现这背后的推手正是徐庶。
曹操明白,要想削弱刘备,就必须先拿下徐庶。
于是,一场围绕徐庶的智斗开始了。
曹操了解到徐庶极为孝顺。
便伪造徐母的书信,谎称其母在自己手中,以此要挟徐庶。
徐庶中计,决定前往曹操处以保全母亲的安全。
然而,当徐庶到达曹操那里见到母亲后,才发现自己被骗。
徐母对儿子被曹操所用,感到痛心与愤怒。
不愿儿子为曹操效力,认为这背离了忠义之道。
为了不让儿子背负不忠的名声,同时也作为一种抗议曹操不择手段行为的方式,徐母选择了自尽。
以死表明自己的立场,也以此激励徐庶坚守正义。
这让徐庶心如死灰,对曹操充满了怨恨。
徐庶虽然身在曹营,却心系刘备。
他发下重誓,即便人在曹操这里,也不会为曹操出谋划策。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传颂至今。
但很少有人知道,徐庶在曹营的那段日子,并非完全沉默。
而且,献的2条计,差点害死刘备。
第一计徐庶,这位曾是刘备帐下的智囊。
因母丧而无奈归顺曹操,从此他的生活便如同身在异乡的游子,心中那份对旧主的牵挂,成了他最深的秘密。
他选择在母亲的坟茔旁,默默守候。
同时在曹操的麾下,扮演着一个复杂的角色。
一日,曹操营中传来新的军事部署。
夏侯惇,领受了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博望坡的重任。
夏侯惇信心满满,言语间尽显傲气,仿佛胜券在握。
轻描淡写地说:
“区区刘备,何足挂齿,待我一举擒之。”
面对夏侯惇的轻敌,徐庶心中五味杂陈。
他清楚刘备的实力,更知晓诸葛亮加入后的刘备,已非昔日吴下阿蒙。
在那一刻,徐庶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以一种近乎平淡的语气,提醒夏侯惇:
“夏侯将军,刘备非等闲之辈,更何况现在有诸葛亮辅佐,如虎添翼,此战切不可大意。”
徐庶的话语,实则暗含机锋。
若是曹操阵营中,有人心思细腻,能够读懂徐庶言下之意。
刘备的处境,将立刻变得岌岌可危。
幸运的是,曹操军中众人正处于连战连胜的喜悦之中,心态不免浮躁。
对于徐庶的警告,多数人并未放在心上。
只当作是谋士的例行提醒。
他们并未深入思考,更未意识到刘备背后站着的诸葛亮,是何等的智计无双。
第二计夏侯惇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博望坡。
满以为能轻松取胜。
却不料遭遇诸葛亮精心布置的火攻,最终落得个狼狈而归。
这一败,不仅震动了曹营,也让曹操意识到,刘备背后有高人,不能小觑。
曹操派徐庶,前去劝降刘备。
徐庶接到任务后,内心五味杂陈,踏上了前往刘备处的路途。
见到旧主,徐庶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却只能化作一句句坦诚相告。
他如实传达了曹操的意愿。
同时也未隐瞒刘备急于转移,以图东山再起的急迫心情。
这一行为,看似简单。
却在无形中为曹操提供了一份关键的情报。
曹操得知刘备的动向后,立刻嗅到了机会。
他迅速调集精锐骑兵,沿着徐庶透露的信息,对刘备进行紧追不舍。
不久,这支铁骑在当阳县的长坂坡追上了刘备一行,一场混战就此拉开序幕。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坂坡之战。
此战中,刘备几乎全军覆没,家眷失散。
糜夫人为了不拖累赵云。
一头扎进了井,刘备的两个幼女不幸被俘。
徐庶的这一选择。
无论出于何种考量,都间接导致了刘备一行的重大损失。
也让后人对这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智者,多了几分复杂的情感。
险些将其置于死地这场由徐庶引发的连锁反应。
再次证明了,在乱世之中,每一个决策,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可能左右着无数人的命运。
徐庶进入曹营,表面上看似静默无为,实则暗流涌动。
他的智慧如同深海中的暗礁。
虽不显露,却能在不经意间掀起惊涛骇浪。
世人皆知“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义佳话。
却不知,徐庶在那权谋交织的深宫内院,曾不动声色地布下两计。
这两计,如同双刃剑,既救了刘备,也险些将其置于死地。
其精妙之处,鲜有人能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