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敢嫁给他,咱们母女情分就到此为止!”母亲站在沙发前,手指颤抖地指着我,声音尖锐得刺痛耳膜。茶几上的杯子被她挥落在地,摔成碎片,玻璃渣四处飞溅。
我站在原地,手心里全是汗,心跳如鼓。我男友周涵站在我身后,脸色铁青,但依旧一言不发。他的手轻轻碰了碰我的肩膀,低声说:“小薇,要不我们先走吧。”
母亲一听这话,更是火冒三丈:“走?走什么走!你不配进我们家的门,就别妄想带我女儿走!年薪20万怎么了?我们家小薇能找比你更好的,别以为有点钱就了不起!”
我咬着嘴唇,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场“家庭会议”已经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我的嗓子都快说哑了,但母亲依旧不肯松口,甚至连父亲插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她坚决要我嫁给隔壁张阿姨介绍的那个相亲对象,说人家虽然年薪只有9万,但“家里条件好,人老实,有房有车,最重要的是孝顺。”
“妈!”我终于忍不住喊了出来,“周涵有什么不好?他对我好,工作努力,工资也够高啊!你凭什么觉得他配不上我!”
母亲冷笑一声:“工资高有什么用?家里没关系,没背景,父母都是普通工人,跟咱家门不当户不对的!你嫁过去就是受苦!”她的语气像刀子般刺进我的心,“听我的没错,张晨才是你应该嫁的人。”
那天晚上,周涵默默地拉着我离开了家。临走前,我回头看了一眼,只见母亲坐在沙发上,脸上写满了失望和冷漠。那一刻,我的心仿佛坠入冰窖。
我叫张薇,28岁。这场家庭风波发生在我25岁那年。
我和周涵是在一次公司合作项目中认识的。他比我大两岁,沉稳又幽默,总能在聊天里冒出一些让人会心一笑的金句。
我们相处半年后确定了关系,他对我温柔体贴,总是记得我的每一个小习惯。
比如,我喜欢喝温水,他会在我上班时悄悄把水杯灌满;我熬夜加班时,他会拎着夜宵站在公司楼下等我。
交往两年后,周涵的年薪已经涨到了20万。他工作很拼,经常半夜还在改文件,但从不抱怨。他说:“我想让你过得更好一点。”那时的我以为,这样一个优秀又努力的男人,一定会得我父母的认可。
没想到,第一次带他回家吃饭,母亲就对他表现出了明显的敌意。
“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母亲一边夹菜一边随口问。
“我爸妈退休了,以前都是工厂里的普通职工。”周涵回答得很坦诚。
母亲的脸色当即沉了下去,筷子顿了一下,没再说话。饭后,她把我拉到卧室,直接开门见山:“这小伙子家庭条件不行,太普通了。不行。”
我还记得当时我的心情,从愤怒到无奈再到疲惫。我试图解释:“妈,条件普通怎么了?我们不是看人品和能力吗?他工作能力强,对我也很好啊。”
母亲却冷冷地说:“你还年轻,不懂。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庭的事。他家没背景,以后你们生孩子、买房,全靠你们自己,你能撑得住吗?”
我不想争辩了,只觉得心累。
母亲开始变本加厉地给我安排相亲。隔壁张阿姨的儿子张晨成了她的重点推销对象。张晨年薪虽然只有9万,但家里早就给他买好了三套房,父母还承诺婚后给我们首付一辆车。母亲每天不厌其烦地念叨:“人家家境多好,嫁过去就能少奋斗十年。”
而我呢?我只觉得窒息。
我和周涵的争吵也变得越来越多。他说:“薇薇,我可以努力赚钱,努力给你更好的生活,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讨你妈的喜欢。”他握着我的手,眼里满是疲惫,“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做?”
我哽咽着摇头:“我也不知道……”
最终,在压力和争吵中,我和周涵分手了。
三个月后,我嫁给了张晨。
婚礼那天,我穿着洁白的婚纱站在镜子前,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张晨是个老实人,对我也算不错,但我心里始终有一个空洞,填不满。
婚后,我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张晨每天朝九晚五,下班后就窝在沙发上刷手机。他和我没有太多共同话题,也从不关心我的喜怒哀乐。更让我难受的是,他的父母对我颐指气使,大事小事都要插手。
“没事别总买外卖,浪费钱。”婆婆看着我下单的外卖,皱着眉头说。
“你赚得多点,家里的水电费你多出点没问题吧?”张晨无所谓地说。
我渐渐明白了,母亲嘴里的“家境好”,并不意味着日子就一定过得轻松。
三年后,我生了个女儿,生活的琐碎让我越来越疲惫。而张晨呢?他依然过着自己的日子,对女儿的哭闹充耳不闻。每次孩子生病,他总是随口一句:“你去带她看吧,我明天还要上班。”
有时候我会想起周涵,想起他曾经对我说过的那些话。他说:“薇薇,无论以后多难,我都会陪你一起扛。”可惜,我没有给他机会。
五年过去了,我的婚姻生活没有太大改变。张晨依然是那个按部就班、事不关己的人,而我却在一次次争吵中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
有一天,我回娘家,母亲正在厨房做饭。看着她忙碌的背影,我忍不住问了一句:“妈,你觉得我现在幸福吗?”
母亲愣了一下,回头看着我:“你不幸福吗?张晨不是挺好的嘛,家里条件也不错,你还缺什么?”
我苦笑了一下,没有再说话。
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幸福,从来不是用金钱和条件堆积出来的。母亲曾经以为“门当户对”是婚姻的保障,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人心。
我没有怪她,她只是站在她的角度,给出了她认为最好的选择。只是,这个选择并不适合我。
故事的最后,我没有离婚,也没有重新联系周涵。我依旧在这段婚姻里寻找属于自己的意义,但心底也渐渐释然了。
有些路,走过才会懂。有些人,错过便是遗憾。
五年后,我终于明白,所谓的“好婚姻”,不是看家境,也不是看条件,而是看两颗心是否真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