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出狱后,娶了一个普通女教师,妻子瞒着他有个私生女

青史如烟啊 2025-02-04 11:16:10

王耀武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慢慢地收拾整理着自己的物品,作为第一批被特赦的国民党高级军官,他很快就要出狱了。

辗转多地再到北京的功德林战俘监狱,他待了整整十一年。十一年里,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改变,已经由一名国民党叱咤风云的将军,变成了一个被改造好的新中国的建设者。

十一年前,那个“宁遇阎王,莫遇老王”的战神王耀武是怎样入狱的呢?如今,他一直心心念念的妻子郑宜兰和七个儿女在哪里呢?王耀武出狱后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入狱,从将军变囚徒

王耀武是国民党军中有名的爱国将领。他是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由于善于用兵,懂得练兵之法,很快受到蒋介石的赏识。

在抗日战争时期,王耀武率领的七十四军纪律严明,奋勇杀敌,屡立战功,有力地挫败了日本人想要三个月灭亡中华的计划。七十四军被授予军内最高奖赏——飞虎旗,王耀武也获得了军内最高荣誉。

日本人无条件投降后,王耀武敏锐地感觉到,蒋介石要发动内战。于是提前申请,因八年抗战,身体严重透支,需要休养,想要离开军队。

作为国民党军中最会打仗的人,蒋介石岂能放过他。于是恩威并用,王耀武无法抗拒命令,只好参加抗战。

他从心里不接受与解放军抗战,但军命难违。受蒋介石命令,王耀武负责死守济南城。此时,战事已经明朗,王耀武心里清楚,蒋介石大势已去,自己只是蒋介石的一颗棋子。

在大战当前,王耀武提前疏通了济南城内的老百姓,又将关押的共产党员全部放出,并给他们几块大洋,作为路费,这是王耀武最有远见的地方。

对于一直跟随他的士兵,他没有要求他们一定要英勇作战,在济南城即将失守在即,他早早让官兵们吃完饭,满怀深情地对士兵们说:“我们这次打仗,不比抗日战争。大家没必要牺牲,我是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人,身家性命早已交给国家;你们不同,你们要好好活下去,将来还要和家人团聚呢。”

他的一番话,给了士兵们一颗定心丸。

随后,王耀武带来一小队人马,从东面突围出去。在走到寿光县时,王耀武因为内急,来到一户老乡家里,借用一下厕所。老乡发现这个人使用的是城里人用的细棉纸,顿觉此人形迹可疑,于是上报到村里,村里人通知守卡的人严格盘查。

当王耀武要通过关口时,早有老乡指认他就是那个外乡人。盘查人员仔细询问,王耀武无言以对,只得乖乖被擒。

王耀武扬言要找县长来说话,否则,什么也不会说的。此时,过来一个人,说是县里的公安局长,有什么话可以跟他说,王耀武见状,也不废话,直接就告诉了他自己的真实身份,该公安局长立即上报县里,将王耀武押解到县城。自此,一代国民党名将成为了战俘。

王耀武辗转几个地方,最后同国民党的其他高级战俘一起,被关押在北京功德林战俘监狱进行学习。在监狱里,王耀武开始也有想法,认为共产党不能放过他。

后来,毛泽东主席托人给王耀武带信,告诉他,功是功,过是过,只要安心改造,就可以回到人民中去。

王耀武深受鼓舞,开始接受改造,他的态度积极,思想转变很快,并且带动身边的人积极投入改造。因为表现良好,被政府作为第一批被特赦的国民党高级军官。

寻亲,再无相见日

王耀武出来后,第一时间向政府申请,希望能帮助找到自己的家人。

入狱前,王耀武奉蒋介石之命,死守济南。开战前夕,王耀武似乎预感到了战局结果,交待妻子郑宜兰带着7个孩子先到青岛,然后由青岛到上海,最后再到香港。到了香港,也不要透露是从哪里来的。

王耀武叮嘱妻子,不要去台湾,万一自己被解放军俘虏,以他对蒋介石的了解,蒋介石一定不会放过他的家人的。

妻子郑宜兰听从了王耀武的安排,带着全部家私和7个孩子从青岛来到上海,可当时国内一片战乱,根本买不到去往香港的机票,何况还带着7个孩子,郑宜兰被滞留在上海。

后来,在走投无路之时,王耀武的副官王相宾找到郑宜兰,说王耀武对他有恩,为了报恩,他动用了军用飞机,将郑宜兰母子8人送上了军用飞机,并在香港给她们找了一间大房子,让她们居住。

到了香港之后,郑宜兰到处打听王耀武的情况,得知被解放军俘虏之后,开始千方百计地想把王耀武救出来。

一个弱女子,初到香港,举目无亲,想要在大陆救人,谈何容易。

有人看到她想要救人的急切心情,就骗她能跟大陆搭上关系,让她拿钱救人。郑宜兰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拿出大部分的积蓄,结果被骗子骗了,丈夫没有救出来,自己和孩子们的生活也陷入了窘迫。

无奈之下,郑宜兰放弃了救王耀武的想法,一心扑在孩子们身上,她们的日子过得很是艰苦。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王耀武也获得了自由。在周总理的过问下,香港《大公报》的社长,通过各种渠道,终于找到了王耀武的女儿王鲁云。

当电话那头询问是否是王耀武的女儿时,王鲁云激动了,她知道,这是父亲来找她们了。

王鲁云开始了与父亲王耀武的书信来往。王鲁云排行老三,是家中唯一的女儿,王耀武很是喜欢这个女儿。

即使在战争时期,每逢女儿过生日,王耀辉也会亲自给女儿挑选生日礼物,在生日那天派人送上。因此,在孩子们心中,虽然父亲连年在外指挥打仗,很少回家,但她们知道,父亲是爱她们的。

通过王鲁云,王耀武与六个儿子都取得了联系,当问及她们的母亲郑宜兰时,女儿王鲁云沉默了。

经过多方沟通,王鲁云终于可以到北京看望自己阔别十七年的父亲了。

亲人见面,分外激动。此时的王耀武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王鲁云给父亲带了一些药物。王耀武询问女儿的家庭状况,问女儿过得好不好。最后,话题还是落在了妻子郑宜兰身上。

当初,王耀武的部队在进驻福州休整时,得到当地法院郑推事的欣赏,遂将女儿郑宜兰介绍给王耀武,两人很快坠入爱河,王耀武对妻子很好,作为一个山东人,他很看中家庭,夫妻俩的感情很深,是人们眼中的夫妻楷模。

当时的国民党高级军官中,娶个三妻四妾的很是正常。像王耀武这样,对妻子忠贞不二的,简直少之又少。

据王鲁云说,王耀武希望妻子郑宜兰回大陆与自己团聚。

多年的分离生活,让郑宜兰深受蒋介石对大陆宣传的影响,非常害怕让她回大陆是“幌子”,回去之后,会对她的孩子们带来不利的影响。权衡利弊,郑宜兰只有牺牲了自己的个人情感,放弃了和王耀武团聚的机会,才能保全孩子们的安全。

出于对孩子们深沉的爱,郑宜兰将一纸离婚协议书送到了王耀武的面前。

王耀武本以为出狱后,就可以和自己的妻子郑宜兰团聚了,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看着眼前的离婚协议书,王耀武老泪纵流,他理解妻子的做法。

王鲁云说,母亲提出离婚,其实也是为了父亲着想,父亲年纪大了,身边没有亲人,母亲跟父亲离婚了,让父亲在北京找个伴,也好有个人照顾。

王鲁云在北京陪了父亲一周,就匆匆回香港了,因为,她还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王耀武跟妻子郑宜兰因主客观原因,终究没有再相见,实在是一种时代的遗憾。郑宜兰后来随儿子定居美国,再也没有回来过。

可生活还得继续,王耀武的晚年生活过得如何呢?

再娶,妻子隐瞒私生女

王耀武出狱后,担任了全国政协文史专员,每个月150元。他孤孤单单一个人艰难度日,虽然与女儿王鲁云经常有书信来往,但毕竟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

周总理一直关心着王耀武的生活,看到他目前的生活状态,很是担心,就让人询问,是否可以在北京找一个伴侣,也可以有个照应。

感受到周总理的关心,加之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实大不如从前,王耀武询问女儿王鲁云的意见。

王鲁云非常乐意让父亲在北京找个伴侣,代替自己照顾父亲,这样,自己在香港这边也能安心了。

经过周密的挑选和组织上的把关,北京82中教师吴伯伦与王耀武相识了。

吴伯伦比王耀武小十几岁,因为个人原因,一直未婚。此次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她对王耀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他是抗日名将,也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

作为一名老师,吴伯伦对王耀武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卓越战绩早有耳闻,如今,能够与这样一位军功卓著、重情重义的将军结合在一起,也算是自己的幸运了。

很快,两人就结了婚。吴伯伦是个贤惠之人,婚后,她操持家务,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把王耀武照顾得妥妥帖帖,让王耀武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王耀武是山东人,爱吃面食,妻子吴伯伦就经常变着花样给他做面食吃。由于患有帕金森症,手抖得很厉害,吴伯伦就一口口喂他吃,王耀武很是感恩妻子的悉心照顾。

王耀武认为吴伯伦没有孩子,自己的孩子就是吴伯伦的孩子。在给女儿王鲁云的书信中,他叮嘱女儿,一定要善待这个继母,这个继母孤身一人,是个可怜人。以后自己不在了,也要每个月给继母寄生活费,让她的晚年生活无忧。

在吴伯伦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下,王耀武的晚年生活平静幸福。

1968年,王耀武在吴伯伦的陪伴下,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之前,他交代自己的女儿王鲁云照顾好这个素未谋面的继母,王鲁云答应了。

可王耀武不知道的是,妻子吴伯伦在与自己结婚前,就有一个私生女,一直寄养在养母家中。由于各种原因,称吴伯伦为姨妈,吴伯伦从来没有向王耀武提起过这个女儿。

王耀武到死,也不知道,妻子吴伯伦还有一个私生女。

或许,不知道也是一种最好的保护,王耀武没有因这个私生女而烦恼。

王耀武去世后,吴伯伦将王耀武留下的财产,还有这两年来王鲁云一直寄来的生活费,全部送给自己的亲生女儿。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个女儿接受了吴伯伦的钱,却不接受吴伯伦这个人。

吴伯伦生病了,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去医院看病,身边一个陪伴的人都没有。

有好心的邻居通知她女儿,让她去看望吴伯伦,她都不去。在巨大的悲愤之下,吴伯伦的精神出现了问题,不得不住进了精神病院。

好在有王鲁云从未间断的生活费支撑着,吴伯伦才度过了生病住院那个艰难的时期。

出院后,吴伯伦对那个女儿也死心了,不再希望她能够给自己养老送终。

在好心邻居们的帮助下,吴伯伦孤孤单单、凄凄惨惨地走完了自己悲凉的一生。

1980年7月29日,为了纪念王耀武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政府专门为他补开了追悼会,将他的骨灰葬在了北京八宝山烈士陵园。

结尾

王耀武的前30年是戎马生涯,中间的11年是战俘生涯,只有出狱后,与第二任妻子吴伯伦过的,才是自己的生活。

作为一名军人,王耀武成为了那个让对手尊敬的人,正如他的老对手粟裕大将曾说过的:“王耀武是蒋介石队伍里最会打仗的人,是个难得的明白人。做为军人,王耀武值得人们铭记。”

作为一个男人,王耀武对妻子郑宜兰忠心耿耿,别无二心,让自己的女儿善待第二任妻子吴伯伦,更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值得人们佩服。

王耀武将军爱自己的家庭,尊重自己的妻子,他更热爱这个国家,敬爱自己的同胞。作为一名军人,王耀武将军是一个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的爱国将领。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