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敦促,让18岁的乌年轻人上前线,泽连斯基:和谈后谁来建设?

三姐说武器 2024-12-06 05:12:54

18岁的人,都要上前线了。

美方,你真的是为了泽连斯基好吗?

近期,美方一再敦促泽连斯基。

美方表示,“这个决定不好做。但是,举个例子,我认为,我们很多人也认为,让更年轻的人上前线是必要的。目前,18至25岁的人并没有参加战斗”。

俄乌摩擦发展至今,泽连斯基一直在说乌军的减员比俄军小得多。但是我们每个人的能力心知肚明,他所说的,究竟有几分是真。

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尽管拥有西方的援助,尽管这是一场发生在现代的战斗,尽管有坦克、无人机、战斗机,但是人员这个因素,仍然是不可忽略的,也是不可少的。

所以,自从2022年以来,我们经常有看到乌方“招”人的信息。例如,曾经有画面显示,一位正在超市买菜的人,就被一些人拉上了车。

还有,近期乌方开除2.3万名超过年龄的大学生,既说明他们就要加入乌军,也说明他们不愿意参加乌军。

此外,泽连斯基此前曾提出了一个扩招16万人的计划,结合上文中提到的这一信息来看,应该是还没有招到足够的数量。

那么,人数不够,就只能再增大征的范围,此前都是在招25岁以上的,那么现在就有可能降低年龄。

美方所说的是18至25岁。

所以,泽连斯基应该愿意接受,而且他也只能如此,没有其他的选择。如果他不这么做,乌军就无法得到补充,那么前线就顶不住,和谈的筹码也就无从说起。

但是,这里也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他应该不会一下子降低到18岁。

因为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人数都不少。

例如,他可能会先降低到22岁,先召22至25岁这个阶段的人,如果人数还是不够,或者后期还有需要的话,再召18至22岁的人。

这是因为,泽连斯基也不是毫无顾忌的。

大家想想,都已经降低到25岁了,那么25岁以上的人,还剩下多少?

要知道,25至60岁的这一批,原本应该是乌方比重最大的一个群体,可是现在看来已经失去了很多。

这也就意味着,18至25岁这一群体,就是乌方和谈后的希望了。

如果再把这些人也推向了前线,那么和谈以后的乌方,谁来建设?

如果没有人,那么其他的都免谈。

那么,我想问问泽连斯基,这三年又有什么意义呢?

与“亲西”和“亲俄”相比,他们只想要一个平稳的生活,只想要自己能够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但是,泽连斯基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他以为自己可以代表乌民众的意愿,以为亲近西方比民众的幸福生活还要重要。

在2022年之前,他分明就知道,如果一味地推动“入约”,那么俄方很有可能会出手,而那就意味着民众将再次陷入战斗之中,同时也意味着民众的幸福生活将不存在。

可是,他没有在意这些。

现在的结果呢?

西方没有给他想要的,就算是和谈成功了,也还是留下了一片废墟,那些在这场战斗中失去的朋友,再也回不来了。

而泽连斯基呢?

他仍然是家庭幸福,生活充裕。

所以我不认为泽连斯基值得同情,这是他的失误,以及他对民众的冷漠造成的。

1 阅读:27

三姐说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