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尹锡悦的事儿,算是暂时停歇了,但是这就算结束了吗?
虽然说,我们是在看热闹,但我们不妨看得深入一点。
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发现还有这几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ea4c7dced57075c520340e145ba4353.jpg)
其一,是什么原因使得尹锡悦出此下策,真的只是因为李在明个人吗?
其实不然,这是“议”会和“内”阁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
带着这样的逻辑,我们再来思考一下尹锡悦发表电视讲话时,说出的理由。
由于李在明团队赢得了席位的多数,所以往往借助这一力量,对尹锡悦采取措施。例如,他们就用这种方式,对其夫人金建希采取了一个又一个的方案,使得尹锡悦不断地对这些方案使用否决的措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9674d26ab164645a678329f4aa0b1d5.jpg)
还有,他们也没少直接对尹锡悦出手,对他的施行的各种策略,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他们还推动减少了总统的保护“资”金。
其实我们冷静再来重新审视一下,如果此时在位的不是尹锡悦,而是李在明,那么他的团队还会推动这一方案通过吗?这难道真的是为了所谓的省开支吗?我想并非如此吧。
因为在韩国,“议”对“阁”往往能够产生很大的“约束”力,而现在的结果是尹锡悦和李在明各自掌握一方,而且作为总统的尹锡悦,却要处处受到李在明团队的约束,他能不急吗?
所以我们才可以看到,尹锡悦的这个办法,其实是下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的?大家应该很容易就可以想得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b3266f7f6af79fcd23977803422242e.jpg)
其实我们也都知道,韩国的这一运行方式是去哪里学来的,它把这一方式直接拿过来用,才造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现在的情况是议、阁之间既无法达到平衡,也无法形成一致,在野的一方往往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来约束对方,现在的李、尹双方就是这样的局面。
而且从这一个层面来看的话,李在明真的就那么无辜吗?或许只是他此前做的那些事情,给我们留下了好印象,所以才自然而然的就认为尹锡悦才是主动出手的那个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b5a8b08c5f693497766fc016357d991.jpg)
但冷静下来思考的话就会发现,李在明在其中的作用,其实也不小,而且可能他才是主要的推手。
其二,尹锡悦虽然作为总统,但是按理来说他并不能调动“军”、“警”力量来帮助自己除去李在明。但是,尹锡悦却做到了,而且一开始的时候,局面对他比较有利,乃至于都直接围了大厦。
我们又要问一问,这是为什么?
这能够说明两个问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50301072f75c2acbb7318222a5cf830.jpg)
一方面,韩方的“腐”,不是一星半点。这既可以从“金建希以及李在明的夫人、亲戚等人牵扯进来”中看出来,也可以从尹锡悦昨夜能够调动双方力量来帮助自己中看出来,说明他培养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力量。
另一方面,韩方“派”头。尹锡悦虽属于韩东勋的团队成员,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他没有与韩东勋等人商量。而事发之后,韩东勋也是果断地决定与尹锡悦划清界限。这就说明,尽管双方属于同一个团队,但是也并非都是一条心。那么,这种情况在李在明的团队中,应该也是存在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3ab7aebec1d9957a2554905e607a441.jpg)
所以,才会有“军”方的人,在这个时候选择支持尹锡悦的行动,因为他们和尹锡悦是同一“派”的人。
其三,尹锡悦的结局。我们之所以说这一风波只是暂时停歇,还没有结束,就是因为“主角”尹锡悦还没有收到自己的结局,究竟是提前卸任呢,还是继续在任。或者说,究竟是能够顺利转变为民众呢,还是要“进去”?
但是现在大部分人,还是相信他会提前卸任,并且还要“进去”。我个人也比较认可这种观点,这也是韩方的惯例嘛,也不值得奇怪。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dd0422e141fc0fd59bd9eb989a00ccb.jpg)
我觉得这三点当中,前面两点比较重要。所以他们应该仔细的思考一下,直接借用别人的那一套,究竟是否合适自己。此外,如何平衡好议、阁之间的关系。还有,如何不让类似的事情再发生,如何让“军”方今后都不再参与这样的事。
这些问题,我觉得是韩国目前需要思考的。当然,这也值得我们认真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