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导体领域,美国向来拥有着绝对的统治力。但近些年中国取得的成就,却令美国难以淡定。为了稳固自身地位,美国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科技制裁措施,试图将半导体产业链转移到美国,遏制中国半导体的发展。作为中国科技龙头的华为,在此次制裁中毫无疑问损失不小,但在全球命运共同体之下,美国肆意妄为的举动却让整个半导体行业共同受损,不仅伤害了中国科技,也令美国自食其果,不得不面对现实。
据媒体消息,近日,美国商务部对全球约150家半导体企业进行调查,但结论令人惊讶。据调查显示,截至2021年底,各家半导体制造商的芯片库存量只剩5天左右,该数据远不如2019年底的40天,再一次刷新了记录,也将美国所面临的危险处境展现。
对此,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警告称,芯片库存量如此低,完全没有容错空间。他还称,“这说明这条供应链相当脆弱。”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之所以说形势严峻,并不单单是因为目前的库存处境。因为在至少未来6个月中,芯片都将处于不匹配状态,缺芯仍将继续。
据悉,由于芯片紧张,目前通用汽车被迫停掉了在北美的代工厂,而这不是个例,其甚至影响到了美国大小企业的方方面面。专家指出,目前由于消费端需求仍旺盛,这种不匹配的供应或将拉高售价,最终将不可避免的导致美国走向通货膨胀。
专家指出,为了重现美国芯片产业的辉煌,此前美国虽力排众议,通过一项约520亿美元的法案,用以扩大美国国内芯片生产。同时为了补窟窿,美国还曾试图通过与半导体企业“交流”,明确芯片的流向,以拦截的方式进行补充。
不过事实证明,美国想法是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随着世界疫情的大爆发及美国本就存在的问题,美国半导体“梦”破碎,形势岌岌可危,生产商们甚至已失去了容错空间。一旦出现任何不可抗力因素,美国芯片危机将进一步扩大。
专家认为,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将不得不继续解雇工人,并推高芯片价格,但这不会是美国想要看到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