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六月怕初一”,明日六月初一小暑,到底怕的是啥?建议了解

兴腾聊美食 2024-07-07 14:58:22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明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也是夏季第5个节气,小暑,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大概意思就是小暑刚到的时候,温度还不是很高,吹过的风还有丝丝凉意,到了小暑中间的时候,蟋蟀也不敢在炎热的田间待了,纷纷跑到阴凉的屋檐下,而到了小暑的后期,也就是初伏的时候,就连老鹰也不敢在炎热的地面停留了。

小暑虽然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气,但也是气候变化的提醒,在民间每逢节气都有属于自己的习俗,因此小暑也不例外,每逢小暑,不同的地方都有一些习俗,例如食新,晒红绿,吃藕,吃饺子,吃黄鳝等等。

今年小暑刚好是农历六月初一,民间还流传这这样一句谚语“六月怕初一”,那么为啥六月要怕初一呢?今天咱们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怕:洗冷水澡

古时候人们解暑的方式并不多,没有风扇,没有空调,所以大家解暑最直接的方式或许就是冲个澡了。不过小暑这一天人们忌讳洗冷水澡,在古人眼中,夏天阳气升发,毛孔容易张开,更容易出汗散热。

阳气乃是生命之本,如果一旦阳气损耗,那么身体就会出现许多问题。洗冷水澡虽然能获得短暂的凉爽,但往往容易湿寒之气入体,就像《黄帝内经》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其实这个道理无论是放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冷水澡尽量少洗,冷热交替后身体会出现不适应,体质差的人会有腹痛,关节不适,甚至感冒。相反冷水会使血管迅速收缩,体内的热量受到外力的抑制,一时无法散发出来,不能真正起到散热的作用,过一会就觉得更热,因此夏天冲温水澡最为合适,有益健康还解暑。

2怕:情绪波动大

古人比较注重养生,认为季节与身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五行中夏季属“火”,此时,天热心火浮,暑热易让人烦躁不安,心神不宁。往往这个时候人们情绪波动较大,这是非常忌讳的。

情绪波动太大容易心火抗盛,肝气不舒,对健康非常不利。老人常说“心静自然凉”,天气越热心情就要越平和,这样才能对抗炎热,烦躁的夏季,让自己舒服健康的度过漫长的三伏天。

3怕:饮食不够清淡

夏天由于气候炎热,人们往往胃口比较差,越是清淡的食物,越提不起兴趣,很多人口味偏重,往往会多吃一些辛辣食物。然而小暑到来,暑湿之气渐盛,体质不好的人往往会被湿寒之气侵扰。

天气越热人们脾胃功能就会较为虚弱,饮食辛辣刺激无疑会伤及脾胃,同时还会加重上火,这无疑是“火上浇油”,因此在饮食上还是需要清淡,可以多喝一些汤类,因为汤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营养价值也高。

用最简单的 食材做出最美的佳肴,为家人做一顿爱的美食,我是妈咪早早,每天都会您带来一道家常美食。如果喜欢我的话就点个赞,转发关注下哦!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