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电重装研发的世界首台套220吨级纯电矿用自卸车组装现场。 (本报记者 李新辉 摄)
崇德科技华龙一号主泵电机轴承试验台。
7月26日,位于湘潭高新区先进金属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园的湖南捷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封顶仪式举行。
湘潭日报·新湘潭客户端
丁玉洁 刘澜 龚艺
湘江奔腾,不舍昼夜。千帆竞渡,奋楫者先。
自从湖南吹响“五好”园区建设的号角起,一批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环境好的园区,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岁月流转,初心如故。连续4年获评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先进园区,在全省144家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中位列第一方阵……“中部智造谷,湘潭高新区”,这片热土上,高质量发展“新”潮澎湃、势不可挡。
今年以来,湘潭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凝心聚力抓招商、谋项目,强产业、促创新,优环境,经济运行进中提质,发展大局和谐稳定,交出一份担当作为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产业集群破圈而出
规划和定位,是一座园区的“灵魂”,决定其发展的方向和高度。
10月12日,湘潭市委书记胡贺波主持召开深化产业园区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改革专题座谈会时强调,“要找准功能定位,明确主攻方向,聚焦主责主业,科学制定产业规划、空间规划等,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全力推动产业园区提能级、增质效。”
湘潭高新区以“两主一特”产业体系建设为核心,重点建设先进电传动和新型能源装备产业链、精品钢材及新材料产业链、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在全省园区差异化、特色化错位竞争中独辟蹊径。
坚持强链补链延链,推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湘潭高新区传统优势产业破圈而出,产业“集”优成势、“群”力升级。
以湘电集团为龙头的电机电控产业集群,聚集华菱线缆、崇德科技、华联电机等一批骨干领军企业,吸引美国财富500强铁姆肯、中国扁线电磁线领军企业金杯电工电磁线等配套企业进驻,今年成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以湘钢集团为龙头的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集群,也顺利通过工信部初审。
与此同时,园区积极抢滩产业前沿赛道,布局战略新兴产业,人工智能及传感器、生物医药、清洁能源与数字经济竞相发展,形成了具备高新特色的产业格局。
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湘潭高新区发展特质鲜明,先后获得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等18项国家级“金字招牌”。
11月20日,经报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发展改革委批复湘潭高新区等20家园区完成调区工作,湘潭高新区调区后总面积为1566.48公顷。
马不停蹄,湘潭高新区扩区现场评审会随后在省发改委召开,拟将园区周边城镇开发边界内728.14公顷用地按扩区程序调入的扩区方案获批通过。此后,湘潭高新区总面积将达2294.62公顷,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优越的条件。
扩区不是简单的扩展面积,而是要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集聚、提升发展质效。湘潭高新区将以此为契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努力打造“五好”园区,在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中展现更大担当与作为。
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科技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湘潭高新区建设“五好”园区的关键坐标。
11月22日,湘潭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李永亮到湘潭高新区调研时指出,“要对标‘五好’要求,准确把握园区定位,不断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水平。坚持创新驱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今年以来,湘潭高新区依托“四院一中心”,即韶峰应用数学研究院、湖南海洋勘探装备技术研究院、3D打印精准医疗研究院、华碳传感研究院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及园区高科技企业,凝练园区卡脖子技术、反遏制技术、杀手锏技术、颠覆性技术“四张清单”,重点研发一批关键技术与产品。
经国、省统计局核定,该区2023年研发经费核定21.54亿元,投入强度达到4.75%,同比增长22.67%,创历史新高实现三年翻番倍增;2024年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60余亿元,承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多达120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要素正加速累积。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为园区企业良性发展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新优势,也为助推湘潭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力量。
华菱线缆先后服务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任务400余次,令国人倍感自豪的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等都有华菱线缆的贡献,成功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湘电重装世界首台(套)220吨级纯电矿用自卸车下线,单台车辆每年可为矿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800吨,降低燃料消耗成本40%以上,引领全球矿业装备技术迈向新高地;
高瑞电源携手宁德时代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中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合作组建研发团队,开发锂电池隔膜水性粘合剂第三代产品,在全球首次实现隔膜耐热温度超过200℃并保持性能稳定……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目前湘潭高新区拥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100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
兴蓝风电作为我国风电装备研发制造的领军企业,与湖南大学、湘电集团共同组建了风电领域全国唯一的“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该全国重点实验室着力打造风电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风电行业技术进步,支撑我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先后成功研制并商业化推广国内首台2兆瓦陆上永磁直驱机组、首台兆瓦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并率先完成首台8兆瓦陆上风力发电机组研制并网。
科技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抢占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取得主动权。
湘潭高新区打通“校企合作、平台合作、项目合作、国际合作”四大路径,紧扣需求“引”人才、实施项目“育”人才,引进、培育包括两院院士、国省重点人才在内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行业科技领军人才125名。
欧阳晓平院士的特种机器人项目、彭练矛院士的碳基传感器项目、“时代楷模”万步炎教授深海探测工程项目等,均落户高新或与园区企业形成合作,开展成果转化。
“如果仅凭企业自身的资源,要想得到众多知名高校的博士、教授团队‘贴身’指导,存在一定的难度。由我们来做‘科技红娘’,企业能第一时间获取科研前沿信息,及时解决研发难题。”湘潭高新区科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重大项目积厚成势
产业项目,是衡量一个园区“含金量”的重要指标。
金秋9月,第十一届全球湘商大会在怀化举行,现场发布了2022-2023“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标志性项目名单。其中,亚辉龙在湘潭高新区投资建设的湖南亚辉龙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光荣上榜。
作为湘商企业,亚辉龙积极响应湖南省委、省政府“湘商回归”的号召,受邀于湘潭高新区,在家乡投资布局“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上下游集群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生态园。
湖南亚辉龙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总用地规模300亩,其中一期计划投资5.8亿元,用地150亩,2024年6月一期主体工程全面封顶,即将建成开园投产。该项目是亚辉龙在湖南地区“研发+生产”生态圈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也是湖南省政府重点产业项目之一。
亚辉龙董事长兼CEO胡鹍辉表示:“亚辉龙发展方向与当地医疗器械产业高度契合,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扣湘潭市的产业发展重点,引入上下游优质资源,为助力湘潭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湘潭高新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促发展的“硬支撑”,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有效投资聚势突破。湘钢瑞泰、车瑞、联创等项目开工建设,金杯三期、开元化学、捷邦等项目正抓紧主体施工,太信太德、高瑞电源等项目实现厂房主体竣工,铭昊、湖湘科创园、铁姆肯、建湘等项目正式投产。
其中,湘潭高新区智慧物流产业园铭昊汽车建设项目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面积为60亩,总建筑面积为2.75万平方米,建设高端汽车金属零部件研发及智能制造生产线。
该项目是湘潭高新区首个采用“定制代建”模式招商的工业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不到一年时间,让企业从研发到设备购买、投产运营实现了无缝对接。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年税收3000万元。
招商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也是增强发展后劲的“源头活水”。湘潭高新区把招商引资当成“头等大事”,全速奔跑、奋力拼搏,以精诚服务推动项目签约、落地。
今年以来,园区共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6个,总投资规模81.2亿元,其中“三类500强”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湘商回归”项目12个,获评全市一季度、二季度招商引资“骏马奖”。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宽幅镁板精深加工产业园项目由500强央企中冶集团投资建设,全面建成达效后年产值预计超30亿元,税收达2.4亿元。
营商环境“常答常新”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道需要持续作答、常答常新的考题。
当前,拼优惠政策、比要素资源的做法已经“过时”,优良的环境和专业的服务是日趋重要的“加分项”。
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后半篇文章”?今年在全市手捧多轮“骏马奖”的湘潭高新区,既“筑巢引凤”,又“固巢育凤”,举全区之力奋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品牌,为高质量发展凝聚澎湃动力。
今年,湘潭金荣工业产业园周边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高峰期有300余名工人同步施工,来往项目工地的车辆较多。因停车位缺乏,存在乱摆乱停、交通不畅等现象。
停车位一事,既关系着园区的项目进度,也关系着园区的营商环境。湘潭高新区管委会反应迅速,第一时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前往开元化学、高瑞电源等7个重点项目在建工程周边勘察,拿出“治标”又“治本”的解决方案。
“停车难”问题解决后,在回访中,企业相关负责人高兴地答复:“从收集需求到车位划定,园区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这下,我们深耕园区、发展壮大的信心更足了!”
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湘潭高新区纵深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实行“租购即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四即”改革升级为“五即”,报建全流程平均用时相较于规定时限压缩了62.5%。
同时,建立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一件事”套餐,推出“无忧办”全程帮办代办、驿站“就近办”帮代办服务。截至目前,为重点项目报提供全链条帮代办服务220余次,提供驿站帮代办服务4000余件。
比如湘潭携创电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从拿地开始就开启了全链条帮代办服务。湘潭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多次“一对一”指导企业熟悉办事流程及办事指南,及时向企业反馈项目办理进展情况,协助企业准备申报材料等。不到半个月时间,帮助企业项目建设走向正轨。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湘潭高新区自建区以来,一直托管街道、学校、卫生院等机构,承担大量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日积月累,这些都变成了园区“成长的烦恼”。
2023年10月,湘潭高新区被明确为全省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改革试点的四个开发区之一。自试点以来,湘潭高新区坚决扛牢主体责任,围绕“瘦身强体、聚焦主业、轻装上阵、提质增效”的改革目标,加快推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截至2024年3月底,该区已全面完成试点任务,经济驶入发展新赛道。
在体制机制改革工作中,湘潭高新区抓牢“确权”“剥离”“交接”三个环节,推动社会事务应剥尽剥,职能“瘦身”,轻装上阵。227项社会事务,以及代管的街道、学校、医疗卫生、村(社区)等43个机构、460人,全部移交岳塘区管理。
移交过后,湘潭高新区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原则,推行“扁平化”管理,着重打破职能条块分割、交叉重叠等弊病。管委会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分别精简至6个、2个,机构精简率38.5%;编制总量精减至91名,精减率25%;人员总量精减至183人,精减率40%;年节约人员支出近2000万元。
为进一步优化团队,湘潭高新区实行“档案封存、全员竞聘、末位淘汰”机制,人员由编制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全区举行岗位竞聘大会,“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选人用人导向蔚然成风。按照“专班+专业”模式组合干部,50%以上的人员负责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工作,人员力量向经济部门集中,薪酬向“一线”岗位倾斜。
创新运行机制,加快园区转型,湘潭高新区做“强”平台公司,全面实行“管委会+公司”管理体制,推动湘潭高新集团走向市场化,原有14家子公司整合归并为3家经营性实体子公司。做“专”特色园区,深入推进“产业规划+专业园区+综合服务”发展模式,布局建设先进金属材料精深加工等6大特色产业园,引入万洋众创等专业运营团队开展市场化运营。做“优”营商环境,抢抓改革机遇,按照“一园一策、直达园区”模式,省、市下放经济管理权限95项,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不断打造规范高效、便民利企的政务服务环境。
湘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蒋文龙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湘潭高新区将紧紧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对标对表‘五好’园区建设目标,以勇立潮头的气魄、敢为善为的姿态,继续实践创新、奋力开拓、锐意进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