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2025年1月的表现十分亮眼,交付新车3.04万辆,同比增长268%,喜迎交付量开门红。
和小鹏同时起家的蔚来,同期交付13863台;理想同期交付量为29927台,均不如小鹏。有人说,小鹏汽车能走出低谷,王凤英功劳不小。
2023年1月,王凤英加入小鹏汽车,担任总裁一职。那时正是小鹏汽车的最低谷,旗下几款车型也“垂垂老矣”,似乎看不到什么希望。

当时何小鹏也陷入消沉,回忆起来,他说那时候甚至一度不敢坐飞机,因为经常会收到来自陌生人的鼓舞,“坐次飞机三四个人跟你握手,说你要加油啊,心情是很难受。”
为了让自己和公司都不再难受,何小鹏请来了“铁娘子”王凤英。后者雷厉风行地帮助小鹏料理内外“家事”。
在加入小鹏汽车之前,王凤英曾在长城汽车工作超过30年,先后担任过长城汽车副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对王凤英而言,怎么利用30多年的经验,帮小鹏从地板线走到新势力的第一梯队,这不仅仅是工作,更是关乎其自身的尊严之战。
接手小鹏后,具体到每一项业务费用,王凤英都会亲自审批,并将传统车企严格的审核标准复制到了小鹏汽车身上。
为了降低采购成本,王凤英还推动了供应链改革,同时揪出多位核心岗位的腐败高管。

2022年财报中的12位高管,到2023年9月只剩下了2位,如今两位联合创始人已经拿到了“终身荣誉”,体面离开。
王凤英还对小鹏汽车重新定位,宣传上只聚焦智能化,也就是主打一个亮点,但这个亮点一定要亮到极致。
小鹏这两年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将最先进的智能配置下放到各个车型,无论是G6还是MONA M03,再到P7+,都主打智能化卖点。
业内专家认为,帮小鹏汽车走出困境的,还有一款车——MONA M03。作为小鹏MONA系列的首款车型,其凭借低价优势和出色的产品性能迅速走红市场。
有消息说,在MONA M03发售之前,王凤英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都在说服何小鹏支持低价策略。的确,11.98万元的起售价,严重低于何小鹏的预期售价。

当时,内部也有不少声音主张小鹏应该坚持中高端路线,品牌定价过低有损品牌形象。
但王凤英力排众议,不顾内部的反对,向何小鹏立下了军令状,打了保票低价一定会换来大卖。
结果就是MONA M03首月交付量就超过了1万,其后四个月的销量爆发,直接把地板线上的小鹏,拉回到了一线。
业内谈及何小鹏与王凤英二者关系时,提到最多的词是信任。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王凤英的几乎所有决定都得到了何小鹏的支持。

何小鹏经常对外讲,小鹏内部全都得听王凤英的,包括自己。作为远近闻名的“铁娘子”,王凤英的能力强,脾气也大。
何小鹏称:“她没来就知道,但没想到她这么狠,一上去一桌人,20个人,骂你一个小时。她已经变了很多了,以前在长城骂得更厉害。”
就连何小鹏和王凤英两人之间也会有不小的分歧,何小鹏觉得,管理时可以骂人,但不能一直骂。

再说几句
对小鹏汽车而言,仅仅是新势力销冠是不够的,毕竟威马、哪吒也曾是销冠。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稳定的盈利才是最终的生命线。
对比近3年半累计归母净利润,理想赚了110.66亿元,而小鹏亏了270.31亿元,与蔚来成难兄难弟,小鹏汽车如何扭转亏损局面仍是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