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宰相张廷玉于1755年逝世,时任皇帝乾隆皇帝则根据雍正留下的遗诏和考虑到张廷玉作为人臣所做的贡献,命张廷玉分配太庙,成了清朝惟一一个分配太庙的汉人,你看,即使像曾国藩,左宗棠等重臣也未获此殊荣,可见分配太庙的请求有多困难。
那么大家也常在电视剧或小说里见到太庙这个词,能有几个人真正知道太庙在哪里呢?配享太庙,是不是古代臣子死后最高的哀荣呢?它将给后世带来什么?其背后的奥秘,有待逐一揭开。
首先咱们先说说太庙是什么吧,其实说直白点太庙是帝王家中的祠堂,比如如今咱们许多普通百姓家中祭祀先人的灵牌,由于气势宏伟、建筑规模较大,而太庙中皇亲国戚又确实太多,故从秦汉时期就命名为“太庙”。
此后其他朝代都用了这个词,再也没有改动过,毕竟太庙这个词是威严大气的,而且给人以神圣不可侵犯之感,当然太庙不是烧香拜佛之庙,别把它混为一谈。
二是太庙起初只作为祭祀皇帝先祖之处,但后来由于统治者放开政策,为巩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太庙还可祭祀别人,如皇后,大臣等,而且这样做的要求与规矩自然就多了起来,甚至可称之为极为苛刻。
毕竟这个太庙并不普通,它可是皇室祠堂,按传统文化观念与等级尊卑制度,外人无法进入,这么有含金量当然意味着门槛很高,能获得这一荣誉者可以说凤毛麟角了,只有具备了条件或具备了某种身份地位,才能无愧于此。
那么,到底有哪些人可以进太庙?那是一种什么殊荣?首先这个第一种是除历代皇帝、直系、皇室宗亲外,但并非所有皇室成员均可进入太庙,终究是跟皇上有血缘关系,皇上叔伯王爷,郡王前辈,都是子子孙孙子孙及支系,这加在一起不就是几千个人吗,太庙怎么大都不可能这样布置。
于是便有了规矩,须为近亲而功业在江山社稷之上的皇亲才能入太庙,而这一切均须经当朝或前朝帝王许可,同时它的功绩也得到文武百官承认才行,否则就很难服人了,如清前期铁帽子王。
还有皇帝正妻太后,之前太后只是外姓,不值得进太庙了,毕竟供奉在太庙里的全是前朝先祖,哪个不身份地位显赫呢,皇后即使有多么显赫的身份,毕竟是别家的。
而换作平局民百姓,有的地区族谱、祠堂都不允许家里妻妾进入祠堂,最多只能写成某氏,等汉朝时期再说,司马炎皇后杨芷由于品行高洁,深得君主宠幸,加之身后家族势力异常强大,特下诏让皇后与君主同配太庙,后世王朝亦大多遵循这一传统规定,但并非历朝历代皆有。
某种为有功之臣或拥戴之功,开国之前辈等,此类人物皆为开国功臣或数朝元老而战功显赫,即使帝王也要敬任三分而礼遇之,那么这类功臣们可就要想好了不允许自己配太庙了,就算能也得层层筛选,各方判断才行,最终能及格者少之又少。
而即使当时入太庙,若日后因与自己有关者或子孙犯不可原谅之罪,也可取消先前配享太庙资格,比如和珅倒戈受罚,其弟和琳退出,房玄龄因其子谋反,亦使其丧失配享太庙之资格。
正因如此,每个朝代能在太庙被供奉的人也不多,像明朝200多年的历史只有37人配享太庙,其中大部分还都是之前跟着朱元璋并肩作战,一同开拓明朝的开国元老,而清朝近300余年也仅有26人获此荣誉,那这配享太庙有那么好的,怎么这么多人争着抢着要进呢?难不成它能给子孙后代带来多大好处?
事实上,客观上讲,王公贵族或大臣配享太庙是至高无上的殊荣,不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多大影响,并且这种殊荣既无实质回报,也无任何地位或官职的晋升,通俗地说,它更像是如今的“名誉头衔”,仅仅是一个人在某一个职业或某一个领域内的一种肯定,这是古代皇帝对大臣或其他贵族所给予的一种特殊赏赐。
大家都知道,进太庙后可以说是会受到其他皇室宗亲的跪拜,包括后来的皇帝们,让他们跪在自己面前,享受皇族待遇,这是一个很大的诱惑,想来也没那臣子能够抗拒这种“诱惑”.这不只是光宗耀祖,据估计族谱也要另立。
并以此能使臣子们产生憧憬,将来死心塌地辅佐帝王,不遗余力地建设祖国,从而最大限度地得到辅佐,还包括臣子身后的家族扶持,如此自然能强化统治力量。
但这对子孙没有太多益处,帝王也没有因此事对功臣子孙有任何奖赏,只是人情角度,配享太庙后,儿孙们脸上自然就有了光,日后无论参加考核或仕途都能获得一些“照顾”,这是独一无二的加分项,虽无绝对优势,但凭祖上辉煌至少可以衣食无忧。
也许对古人而言,名誉与地位比权势更为重要,它为家族与后世带来了辉煌,而随着时代变迁、王朝更替,它的名字也将永垂青史,被万人推崇备至、敬仰备至,估计这样的结局是真希望,对后世来说,不可能靠祖先,为了出人头地、达到自立,那就只有凭自己努力了,要是老是倚仗人家定然不可以,到时候倒是要辱先祖之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