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将领奥信夫少将,曾以第1独立守备队司令部参谋、第九师团步兵第35联队长和独立混成第75旅团长参加了侵华战争,日本战败投降后,率领独立混成第75旅团官兵,在台湾新竹向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军缴械投降。

奥信夫
奥信夫(1897—1958)是日本福冈县人,1897年6月2日出生,1919年5月28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31期步兵科,与片仓衷、冈田重一、久米精一、川本芳太郎、中村忠英、公平匡武、依知川庸治、中川留雄、河野又四郎、中村镇太郎等人同学,当年12月25日晋升步兵少尉。
1929年12月13日,奥信夫又考入了陆军大学校第44期,与闲院宫春仁王、小川一郎、依知川庸治、山县有光、高品朋、高月宝、杉田一次、宇垣松四郎等人同学,并于1932年11月29日毕业,该期毕业生仅为49人。
奥信夫早期经历不详,1939年8月1日,被调到日本关东军,以步兵中佐军衔出任第1独立守备队司令部参谋,其时司令官不详,该守备队下辖6个独立守备步兵大队和1个作业队,兵员总数为6481人,相当于独立混成旅团的规模,当时驻屯在奉天(今沈阳),承担伪满洲国南部地区的防卫任务,其管辖范围包括奉天、通化、安东、四平、兴安西、锦州和热河等地。

日军独立守备队
1941年8月25日,奥信夫晋升步兵大佐,同年10月25日,被调到日本仙台,出任第二师团留守师团参谋长,辅佐留守师团长寺仓正三中将,该师团编成地在日本仙台,也被称为“仙台师团”,“九.一八事变”之前,曾驻屯在辽宁辽阳和吉林长春等地,是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的元凶师团,“七七事变”前驻屯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1940年9月27日被调回仙台进行整编并补充兵员。
1943年6月10日,奥信夫出任新编成的第四十二师团参谋长,辅佐师团长寺仓正三中将,该师团是以第62独立步兵群为基干,于1943年6月1日在日本仙台编成的,下辖步兵第129联队、步兵第130联队和步兵第158联队,以及搜索第42联队、野炮兵第12联队、工兵第42联队、辎重兵第42联队、通信队、兵器勤务队、第1至第3野战医院,此外还配属了独立战车第5中队和第6中队。

新编成的师团
1943年9月9日,奥信夫再次被调到日本关东军,出任第九师团步兵第35联队长,该师团曾是进攻上海、南京等地的主力师团,并参与了“南京大屠杀”,此时在吉林延边地区驻屯,并担任防御苏联的警备任务,隶属于日本关东军第一方面军第三军作战序列。
1944年6月26日,第九师团被调到冲绳岛驻防,成为防守冲绳岛的主力师团,并被编入日军第三十二军作战序列,该军还下辖雨宫巽的第二十四师团、纳见敏郎的第二十八师团、藤冈武雄的第六十二师团及独立混成第44、第45、第59、第60旅团等,隶属于安藤利吉的第十方面军作战序列。

第三十二军司令官牛岛满与幕僚
冲绳岛位于琉球群岛中央,面积约1208平方公里,地处日本的西南方向,在日本列岛和中国台湾岛之间,距离日本九州岛仅340公里,自从美军开始实行“跳岛战术”之后,已经逐渐逼近日本本土,并计划在夺取冲绳岛之后,把冲绳岛作为美军攻击日本本土的前进基地。
第九师团承担了冲绳岛上主阵地的防御作战任务,时任师团长原守中将,率领该师团官兵,修筑了错综复杂的防御阵地,准备与美军决死一战,但由于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作战部服部卓四郎、宫崎周一等人,错误预判了美军将首先在台湾岛登陆,因此做出了一个后来饱受诟病的错误决策,于1944年12月底将第九师团调到台湾新竹驻防。

驻屯台湾的日军
1945年4月7日,奥信夫接替田坂八十八出任独立混成第75旅团长,旅团司令部设在新竹,下辖重炮兵第12联队、独立步兵第560大队、独立步兵第561大队、独立步兵第562大队、独立步兵第563大队、独立步兵第564大队及工兵队等, 承担新竹地区的警备任务,协助第九师团防御美军在新竹登陆,隶属于第十方面军司令部直辖。
1945年6月10日,奥信夫晋升陆军少将,两个月之后,在新竹迎来了日本无条件投降,同年8月29日,蒋介石委任陈仪上将为台湾行政长官兼台湾警备总司令,被选为赴台受降的部队,是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军,该军当时下辖罗哲东的第75师和黄国华的第107师,时任军长为陈孔达中将、副军长为陈颐鼎中将,该军原本驻屯在福建境内担任守备任务,日本战败投降后,奉命向浙江宁波地区集结,并对宁波地区日军进行受降。

第七十军抵达基隆
在美国军舰搭载和护航之下,第七十军以战斗姿态从浙江宁波出发,罗哲东奉命率领第75师作为先头部队,于10月17日中午从台湾基隆港登陆,受到基隆民众的热烈欢迎,甚至十几名日军将佐级军官也列队恭候中国受降部队的到来。
登陆后的第七十军乘火车前往台北,从基隆到台北不足30公里,国军所乘专列却走了4个多小时,沿途走走停停,因为所到之处都是热烈欢呼的人群,台湾人民从压抑了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统治下解放了,终于迎来了祖国大陆的解放者。
1945年10月24日,陈仪率领幕僚随员从上海飞抵台北,并于10月25日在台北中山堂举行了受降仪式,日军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将携其参谋长谏山春树等人出席,向陈仪上将等中国受降主官鞠躬并在投降书上签字盖章,台湾从此结束了日本的殖民统治,终于在时隔50年之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安藤利吉签署投降书
已经晋升第七十军军长的陈颐鼎中将,出任“台湾地区军事接收委员会” 陆军第三组组长,负责解除基隆、台北、新竹、花莲、淡水、宜兰等地日军之武装,其中也包括驻屯在新竹的独立混成第75旅团,奥信夫奉命率领该旅团官兵,向第七十军所属部队缴械投降,并移交所有军事装备和军用物资。

接收台湾的中国军队
奥信夫战后经历不详,最大可能被遣返回日本,其军旅生涯不曾获得任何等级金鵄勋章,死于1958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