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在朝鲜半岛上爆发了一场二战结束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朝鲜与韩国分别叫来了背后的中国与美国,双方展开了长达三年的激烈交锋。
按理说,韩国作为美国的盟友,在战场上应该会得到美军的大力支持,但这场战争结束后,整个韩国对美军颇有微词,不少韩国人都认为,美军是在拿韩国人当“炮灰”。
尤其在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中,美军亲眼目睹了韩军被志愿军打残的状况,却不肯出手相助,最终导致韩国自吞苦果。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美国本就有意让韩国人尝到苦头,因为韩国人的自作主张,让美军被迫在朝鲜战场上浪费了一年半的时间。
早在1951年6月,朝鲜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时候,美军就已经萌生了退意:志愿军的战斗力远超他们预料,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想要击溃志愿军简直是痴人说梦。因此美国向中朝表达了停战谈判的想法。
对于美国的提议,中朝双方表示欢迎。作为诚意,双方决定都先行释放一批被俘人员,不料,这个停战谈判遭到了韩国总统李承晚的强烈反对,他坚持认为,朝鲜战争唯一的胜利目标是“统一朝鲜半岛”。
因此,韩国方面不仅没有释放战俘,反而将这些战俘强行编入韩军阵营,这让朝鲜半岛的火药味愈发浓重。中国与朝鲜强烈谴责了韩国的军事野心,就连美国也十分不满,认为这是韩国试图把美国绑架到自己的战车上。
金城战役在韩国的搅局下,朝鲜战争原本有望于1951年夏季结束,但最终被一直拖到了1953年。韩国总统李承晚为了实现自己的军事野心,俨然将战争视为了玩物。
随着战事的发展,志愿军司令部敏锐地察觉到,相比于进攻越来越草草了事的美军,韩军如今已经成了阻碍半岛和平的最大障碍。
因此志愿军司令部决定,给予韩军一次迎头痛击,迫使其坐回谈判桌。当时,金城地区是韩军的主要集结区,也是韩军防线的重要据点。韩军王牌部队首都师与第3、第6、第8师驻扎于此。志愿军打算在金城一带开展有力攻势,用志愿军的胜利打醒抱有幻想的李承晚。
1953年7月13日,志愿军首批突击部队集中1100门火炮,向金城方向发起猛攻。这也是抗美援朝以来志愿军动用火力最充足的一次战役。在以往的战役中,志愿军的火力都是敌军的五分之一水平,而在金城战役中,志愿军的火力竟然是韩军的两倍,这次战役的发展自然可想而知。
短短12小时后,志愿军便深入韩军防线8公里,同时左右两翼也开始迂回包抄负隅顽抗的韩军。李承晚得知金城受袭后,十分惊恐,赶紧向美军发出求援,然而美国人的态度之冷淡令他出乎意料。
在韩军受袭整整三天后,美军才象征性地派出了几个师的兵力进行援助,而他们在遭到志愿军炮击后,立马按兵不动,眼睁睁地看着金城的韩军被志愿军逐个消灭。
无奈的韩国1953年7月23日,金城一带的韩军几乎被消灭殆尽,原本的王牌部队首都师也被志愿军全歼,成了有名无实的“精锐”。据统计,金城战役中,志愿军一共歼敌5.3万余人,其中超过80%的比例是韩军。可以说,李承晚的家底都在金城战役中被打光了。
此时李承晚才如梦初醒,他意识到,与其说韩国是美国的盟友,不如说只是美国的“炮灰”而已。美国想要打的时候,韩国只能陪着美国下场干“脏活”,而美国不想打的时候,他们也能心安理得地看着韩国深陷苦战。
金城战役结束后,中、美、朝再度开始了停战谈判,并且达成了多项共同协议,半岛实现和平指日可待。但不甘心白白损失家底的李承晚又跳了出来,叫嚣“即使美国撤军,韩军也会坚持和志愿军打下去”。
李承晚再度试图挑起战火的行为触碰到了美国的底线,美国大使特意向李承晚转告了埃森豪威尔的警告:如果他再这么肆意妄为,美国将考虑对他另作安排。
这个警告对李承晚有极大的威慑力,他很清楚,既然当初美国人能把他扶持上总统的位置,那么把他一脚踢下去自然也是毫不费力。他终于收起了自己的狂妄嘴脸,默认了朝鲜停战协议的签订。
不过,作为李承晚最后的“无声抗议”,他拒绝出席停战协议的签订仪式。但李承晚的意见本就无法左右朝鲜半岛的局势,7月27日,中、美、朝代表正式签订停火协议,宣告朝鲜战争就此结束。
而穷兵黩武的李承晚最终也没有什么好下场。由于他在朝鲜战争中表现出的腐败无能,他的统治可谓不得人心。1960年,李承晚遭遇政变,其统治被广大民众推翻,他本人则以政治避难的名义流亡美国夏威夷,5年后病死异乡。
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历史不应被遗忘,英雄更应该被铭记。短短的千字文章难以全面描述这场惊心动魄却又酣畅淋漓的战争,读者们可从李峰所著的《决战朝鲜》一书中,透彻地了解使中国军队朝现代化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的伟大战役。
书中不仅描写了恢弘壮阔的战斗场面,也详细剖析中美双方将领的心路历程以及战略谋划,这是一场军魂的较量!
阅读此书,可省略下阅读重复且无趣的碎片式信息的时间,了解营销号们不曾了解、普及的内情,享受一场阅读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