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陈云急召洪学智:林彪女儿提出两个请求,交给你去办

江湖小酒馆 2022-08-05 14:55:44
两个请求

1994年,此时中国已经处于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程度的解放。在春节前夕,中央领导陈云接到了一封信件,写信的人赫然是林彪的女儿——林晓霖。

由于林彪在党内历史的特殊性,作为他的女儿,林晓霖的身份其实还是相当敏感的。不过陈云还是打开了这封信件,仔细阅读起来。在信件中,林晓霖提到,如今人们已经可以站在更加客观的角度看待历史,因此各个野战军都开始了对军事的编撰,唯独四野由于林彪的关系,一直没有编撰军史。因此林晓霖提出,希望可以启动四野军史的编撰程序,同时修建平津战役纪念馆。

看了这封信件后,陈云不由得连连点头。的确,作为在解放战争中立下卓越功勋的老牌野战军,四野即使和林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林彪已经身亡二十余年的情况下,四野和林彪都需要得到客观的评价。于是,他急召洪学智,把这两件事情交给了洪学智去办。

为什么会交给洪学智来办呢?其实洪学智是少有的参加了四野组建全过程的干部。1945年,担任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的洪学智就已经按照中央的部署,转入东北,开始了在东北的艰苦斗争。他亲身经历了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的发展经历,对四野的历史十分熟悉。

接到陈云委托后,洪学智也十分激动,他作为四野的老同志,也在盼望着四野能摆脱阴影,编撰属于自己的军史。于是,他立即着手开始准备工作。

克服困难

虽然得到了陈云的大力支持,但修建四野军史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也是一件相当敏感的事情。陈云对此就有明确的认识:当初解放战争的时候,四野的干部都是很神气的,结果后来林彪出了问题,大家就都抬不起头了。要想扭转试图遮掩四野军史的思想观念,就必须用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编撰军史,历史是需要得到尊重的!

于是,“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就成为了四野军史编撰组的工作方针。1994年2月28日,中央军委批准了四野军史的编撰,工作正式开始。陈云亲自担任总顾问,洪学智担任编撰组组长,同时他们也请出了萧克、吕正操等依然健在的四野老干部,为当年的军事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当初四野的组建和其他野战军有所不同,它是中央从各地抽调精干力量赶赴东北组建起来的,因此成员组成很复杂,如果不是洪学智本身亲身经历了这段历史,换了其他人,这个工作可能就无从入手了。出于严谨的历史态度,洪学智力求战史中的每句话都有出处依托,他大量翻阅档案室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记忆,最终理清了四野战史的每一束脉络。

不过,四野战史编撰组的不少成员也感到了压力,不仅是来自工作本身的压力,也有来自政治思想上的。很多人都表示,林彪在四野的历史上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究竟该如何编写有关此人的历史?是否需要采取回避的态度?对此,担任总顾问的陈云亲自指示:对于林彪的功绩,无需回避,从实纪录即可。

平津战役纪念馆

得到了陈云的亲自指示,工作组的成员至此再无顾虑,众人开始实事求是地将四野战史的一件件事情记录下来,这支功勋部队的发展历程在大家的眼中越来越清晰。看到四野战史的编撰步入了正轨,洪学智也开始着手准备平津战役纪念馆的修建。

平津战役纪念馆最大的问题是选址。这场战役中,意义最大的两个解放,一个是天津的解放,一个是北平的和平解放,因此纪念馆的修建将会在这两个地方之中做出选择。当时有不少人认为,北京作为首都,显然是纪念馆最应该考虑的选址,但陈云认为,天津更合适。

北京当时已经有大量的革命纪念馆,而天津却寥寥无几,这有些不够均衡。此外,天津是解放军直接击溃敌军解放的,从军事角度来看,也是解放军的重要战果。最终洪学智决定,平津战役纪念馆修筑在天津。1995年11月29日,纪念馆正式动工,两年后,纪念馆正式竣工,而且进入观看无需门票。

1998年,四野战史的编撰工作也顺利完成,令人惋惜的是,此时的陈云已经病逝。洪学智亲手把战史放在了陈云的墓碑前,以此来告慰这位老领导,自己完成了他交代的任务。洪学智主持编撰的这部四野战史,后来成为了研究解放军军史的重要材料,它精确客观地还原了四野这支王牌部队的发展,是国内不可多得的战史佳作。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