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11 日下午 3 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至此,备受瞩目的 2025 年全国两会圆满落下帷幕。本次两会在经济、民生、科技等多个领域释放出一系列重要信号,其中房地产相关议题引发广泛关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将实施一批惠民生、促发展、防风险的更新项目,其中在民生项目,将着力抓三件事:


倪虹表示,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坚决“稳住楼市”。要巩固政策“组合拳”效果,把降息、增贷、减税等政策效应充分释放出来,惠及更多人民群众;继续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加大“白名单”贷款投放力度,按照“应进尽进、应贷尽贷”的要求,将符合条件的房地产项目全部纳入“白名单”,提供有力的融资支持,充分保障项目建设交付。
第一:2019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
第二: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都要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
去年已经提出要扩大城中村改造的范围,从35个城市直接扩大到300城,之前很多人不知道改造和拆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现在明确了,2000年以前的,也就是25年楼龄的房子都有机会纳入城市更新改造的范围。


除了层高问题,住建部长在两会上还强调,将大力推广惠民实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着力解决当前居民在住房中遇到的诸如隔音不好、渗漏、开裂、反味等痛点问题。这些举措旨在从多个维度提升住宅的整体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
可以预见,随着两会精神的逐步落实,未来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产品升级浪潮。一批批按照新标准建设的高品质住宅将陆续推向市场,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将推动整个房地产行业向更加注重品质和用户体验的方向转型升级。

住房发展归根到底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品质。对人民群众来说,“好房子”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直接关系到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行业来说,“好房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协同推进、久久为功,改革相关制度、重塑产业体系。对企业来说,“好房子”代表着未来发展趋势,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房价大概率止跌
自房地产市场爆发危机以来,房价下跌的趋势就如同脱缰的野马,难以遏制。这一现象让众多以房产为主要资产的中国家庭陷入困境,面临着资产严重缩水的命运。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家庭资产中,房产占比高达70%以上 。若房价下跌10%,城市家庭资产平均就会缩水7%。对于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家庭而言,资产贬值的影响更为巨大。
在本次两会上,政府明确强调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政府的决心和举措,将对房价走势产生关键影响。从政策层面来看,各地政府将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通过多种手段稳定房价。一方面,加强土地供应管理,合理控制土地出让规模和节奏,避免市场供过于求;另一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从市场层面来看,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购房者的信心将得到恢复,市场需求将逐渐释放,从而推动房价止跌回稳。
购房成本再降低
近两年,我国房地产市场陷入了“量价齐跌”的困境。为了刺激购房需求,国家不断优化购房政策,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降低首付比例,让更多购房者能够轻松踏入房产市场;取消限制性购房政策,打破了购房的诸多壁垒;降低房贷利率,减轻了购房者的还款压力。然而,尽管政策频出,购房需求却并未如预期般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尽管房贷利率多次下调,但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依然不温不火。这表明,现有的政策力度还不足以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有鉴于此,国家必然会继续优化购房政策,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未来,首付比例可能会继续下调,房贷利率也有望进一步降低。此外,还可能出台更多的购房补贴政策,以吸引更多购房者入场。
以一些城市为例,已经开始试点购房补贴政策,对购买首套房或改善性住房的家庭给予一定金额的补贴。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降低了购房者的购房成本,还提高了他们的购房积极性。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还可能会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房价的大幅波动。
旧房改造会加速

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好房子”一词首次被写入,这一举措充分反映了政府对提升居民住房品质的高度重视。此前,经济学家马光远就曾指出,“中国不缺房子,但缺好房子”。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一方面,国家将会加大对新建楼盘的监督管理力度。从建筑材料的选用到施工工艺的把控,从房屋质量的检测到配套设施的完善,都将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新交付的房屋具有较高的品质。例如,对建筑材料的环保标准进行严格要求,确保居民入住后的健康安全;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杜绝出现豆腐渣工程。
另一方面,国家将会加快老旧小区的改造升级。老旧房子由于建成时间较长,普遍存在设施老化、居住环境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居住品质。通过改造老旧小区,可以提升房屋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功能性。比如,对老旧小区的水电设施进行改造,确保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用电安全;对小区的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进行改善,营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增加电梯等配套设施,方便居民出行。
据估算,如果政府将资金投入用于支持建筑更新升级,将极大地带动社会消费的增长。基于《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预计2026年至2030年,改善型住房需求将占存量住房的54%以上,有望拉动高达40.6万亿元的社会消费,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