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政策属性将完全退出。
3月24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官网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自本月起MLF将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操作。
同时,央行预告,将于3月25日开展45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其中,“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即美式招标)是首次在MLF操作中应用。权威专家表示,“MLF改为美式招标,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完全退出。”
“这意味着明天MLF招标将有多个中标价位,而非此前只有一个中标价位。”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这会进一步淡化MLF中标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凸显其单纯的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性质,进一步突出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主要政策利率地位,疏通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机制。
对于央行此番操作,考虑到当前MLF余额超4万亿元,而目前2%的MLF利率仍高于1年期同业存单,不再采取统一中标利率点位后,MLF或存在降息空间,有助于压降商业银行负债成本。
3月16日晚上,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公积金方面,则明确指出,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指日可待了,而且用公积金支付买房首付款的政策也有望来临。
这条政策虽然未明确具体调整幅度与时间表。
但是公积金利率调整通常滞后于市场变化,此次“适时”表述暗示央行或根据LPR走势与楼市热度动态调整,年内或有1-2次降息窗口。
此举,无疑直接降低购房者的资金成本,尤其对首套房群体形成显著利好。

刚刚结束的重要会议明确了2025年宏观政策基调——将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两会及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将“适时降准降息”。
也就是说,2025年底,中国央行公布LPR将进入2时代,国债收益率的大幅下跌是市场对于未来官方利率的预期释放,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未来普遍资金回报的预期释放。
各界对于中国进一步定向降准、降息的预期也在攀升。
我国央行的政策目标与美联储有所差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近几年,尽管我国经济面临极大的下行压力,但为保持汇率稳定,货币政策上相对克制,降息幅度不如大家预期中的大。伴随美国步入降息通道,人民币汇率压力将极大缓解,国内货币政策空间将显著扩大。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预计我们降息的政策可能很快也会出来,幅度可能不会很低。
第一:国内降息也是难免,很快会出现降准降息!

当下大部分市场都在讨论贷款继续降息,但国内整体看每个月的LPR降息缓慢,也不会突然暴跌影响市场情绪。存款降息很可能会出现在市场。
最快明天中国LPR就可能继续降息!
第二:这只是开始,从趋势看,降息还将持续
美国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打破了中国货币政策的天花板,让我们获得了更大的降息空间。过去几年,中美利率出现了罕见的倒挂,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比美国低200个基点左右。为了减少资金流出中国,中国降息步子很小,幅度有限。美元开启降息周期后,中国未来几年降息空间加大,低利率时代来临了。
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对中国是利好。它让中国货币政策空间加大了,对楼市、股市和经济都构成利好。
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货币政策仍会趋于更加宽松,中国的降息周期会继续。而且随着美国大幅度降低,国内未来几个月降息也会加速。
第三:房贷利率全面跌入2区间

部分城市的房贷利率一度降至“2”字头。青岛、广州、南京、苏州、长沙、武汉等多地房贷利率下限近期出现上调,上调幅度在5至25个基点之间,房贷利率下限回升至3.0%至3.2%。
部分地区之前房贷利率过低导致与公积金利率利差缩小甚至“倒挂”。为了避免这种不平衡,银行选择上调房贷利率下限,以确保商业贷款与公积金贷款之间的利率差距。
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已经跌到了3.1%左右,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3.2%。整体房贷11月平均利率在3.15%左右。
房贷利率整体看已经经过了多轮下降,从调整幅度上看,各地对于房贷利率的降低呈现出差异性。目前,多数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已降至2.9%~3.4%间。
从趋势看,2025年房贷利率有望最低跌到2左右!
第四:楼市的政策宽松继续井喷
四大一线城市减税效果显著此次契税新政将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纳入政策范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从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来看,这四个城市的购房者在此次政策调整中受益匪浅。据统计,四个城市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合计减税7.1亿元,有效降低了居民的购房成本。
以北京为例,自契税新政实施以来,该市房屋交易申报量同比增长了62.2%,显示出政策对购房需求的强烈刺激作用。上海、广州和深圳的购房需求同样得到了有效释放,房屋交易申报量分别同比增长了87.2%、27.5%和66.4%。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契税新政在促进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最近的各种新政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像深圳新政后新房二手房都翻了不止一倍。关于新政后一线城市表现的分析。
从近期市场的走势来看,那些能切实减轻购房者负担,降低购房成本的政策,通常能对市场起到很好的提振作用。9月新政后各地楼市的表现,验证了上述判断。新政后表现良好、领跑大市的城市,通常都具有政策力度大,新房库存低,城市经济基本面好这些特征。
在国内经济转型、需求稳定的背景下,政策调控对楼市的限制有望逐步放松。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较大,而房地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稳定的楼市对于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未来,楼市调控政策可能会在适度宽松的背景下逐步释放,而这也为房价上涨提供了政策性助力。
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遇冷,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部分地方政府甚至面临连利息支付都举步维艰的困境。全国范围内非税收入的急剧增长,乃至“远洋捕捞”等非传统收入来源的增加,无不从侧面折射出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严峻程度。
通过对经济温度计的观察发现,在此情境下,更多的刺激计划会落地!稳定房地产市场无疑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