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生于河北承德的王欢,自幼在母亲严格的戏曲训练中成长。每天清晨的吊嗓练习,造就了她堪比播音员的字正腔圆。学生时代的她梦想成为音乐教师,却因朗诵比赛屡屡夺魁被同学推着报考电视台。
1990年,19岁的王欢带着忐忑走进承德电视台考场,一段即兴播报让评委集体亮出最高分,从此开启多元化的主持生涯——新闻、娱乐、广告配音样样涉猎,四年历练将她打磨成全能型选手。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94年。央视前辈沈力偶然看到承德台的节目录像,当即向央视举荐这个“比专业播音员更有感染力”的姑娘。彼时央视正筹备改版《东西南北中》,王欢以新人身份空降,与朱军、许戈辉组成黄金三角。面对外界“关系户”的质疑,她以独特的叙事节奏化解压力,将每期外景串联成电影级视听享受。
节目收视飙升的同时,电影频道向她抛出橄榄枝——这个决定,让她在《下周电影》解说台上一坐就是十八年。
千禧年间的电影频道,王欢的嗓音成为观众周五晚间的闹钟。“她三句话就能说清《霸王别姬》的戏魂”、“听她讲《花样年华》比看电影还过瘾”......巅峰时期,她同时担任《节目预告》编导与主持人,连续七年保持零失误纪录。
然而高强度工作正在吞噬她的健康:2008年节目改版后,37岁的王欢开始频繁缺席录制。外界猜测她跳槽离职时,实则她正躺在化疗室里与乳腺癌抗争。
确诊晚期乳腺癌时,王欢坚持完成当月节目编排才住院治疗。化疗夺走了她的秀发,却夺不走话筒前的专业:“能不能戴着假发录完库存节目?”这个请求让导演组集体泪崩。
2013年病情恶化期间,她仍强忍疼痛校对最后三期《节目预告》文稿。7月3日,陷入昏迷前的最后一刻,她握着丈夫的手呢喃:“下周该解说《罗马假日》了......”
如今电影频道的资料库里,仍保存着王欢录制的387期《下周电影》。每当经典老片重播时,弹幕总会飘过“想念欢姐解说”的集体怀念。她的故事成为央视内部健康培训的典型案例——2014年起,频道强制实施主持人年度体检制度,控制单日录制时长。
这位用生命热爱话筒的女子,最终以最残酷的方式敲响了行业警钟:追逐事业星光时,别忘了照亮自己的生命灯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