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观世间万象,没有一样东西离得开借势,雄鹰飞翔靠的是风,树木生长靠的是土地和阳光,月亮凭借阳光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我们下围棋,最讲究“势”与“利”的博弈。
艾本斯坦写过《势利的美国人》一书,指出:“一个国家越是在意民主,它的人物就越势利。”这告诉我们,如果要达到一定利益和目标,必须会造势借势。
什么是势?简单地说,势就是一种有利的位置,是取得“利”的一个重要条件。“势”无处不在,有优势,也有劣势。借势就是善假于物,学会借势牟利,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高手借势从不是投机取巧,而是要寻找契合点,围绕“势”精心策划。
一、寻找契合点,找准与“势”相关联的切入点是否可以借到“势”,很大程度上在于切入点准不准确。
比如:现在营销中的“凿壁借光”,是促销中常用的借势行动。诸如借助权威组织的力量,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借助组织的力量,或者某项科学实验进行推广,可以提高品牌说服力;借助名人的名声、社会影响,可以提升品牌价值等等之类。
当然这种“借光”活动很多,但一定要结合产品特色、地方特色、消费者习惯等,比如火锅店利用火锅节期间推出自己的产品;旅游公司利用奥运会突出自己的旅游景点,都会以较低成本达到较高的目标。
二、要学会围绕“势”进行策划
借到“势”还不够,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有效的策划,也就是多动脑,让“势”转化为“利”。
举个例子:小男孩凯尼跟随大人从城里移居乡下。他花100美元从一个农民手里买了一头驴,农民答应第二天一早给他送驴来。可是第二天一早,农民找到凯尼说:“小伙子,对不起,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那头驴意外死了。”凯尼只好说,“好吧,那你把钱还给我吧。”“不行,小伙子,钱还不了你了,我已经花光了。”农民表示无奈地说。“那就把死驴送来吧。”凯尼要求道。农民纳闷地问:“你要一头死驴干什么?”“我要用那头死驴作为幸运抽奖的奖品。”农民一听惊叫起来:“一头死驴怎么可以作为抽奖奖品,傻瓜才会要它!”凯尼回答:“别担心,我不会告诉任何人这是一头死驴。”又过了几个月,农民不巧遇到了凯尼,就问他:“你买的那头死驴后来怎么样了?”凯尼开心地告诉他:“我用那头死驴作为奖品举办了一次幸运抽奖,每张票2元,我卖了500张票,净赚了998元。”好奇的农民继续问:“难道就没有人对此表示不满吗?”凯尼答道:“只有那个中奖人抱怨驴死了,所以我把他买票的2元钱还给了他。”这个小男孩凯尼就是许多年后的安然公司总裁。
在这个例子中,聪明的小凯尼正是围绕“势”进行策划,当时的抽奖的玩法在农村还是新鲜事物,轻松地就用一头死驴,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欢迎关注我们,待粉丝过万更新剩余50%,或百度搜索百家号作者“遇见洞见”,点击专栏,提前阅读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