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编辑|墨影云光
今年影院春节档最大赢家应该非我们小哪吒莫属了吧!
截止到8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已经破70亿,进入全球影史票房前60了。
现在票房仍在上涨,口碑自上映起就一直飙升,豆瓣开分8.5分,超过不少号称大制作电影,就连央视都接连发文称赞《哪吒2》。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自诩全球顶级智库的媒体,“国家智库”的账号突然冒了出来,开始从头到尾将《哪吒2》给来了个痛批,说对方“脑子和屁股都有问题”,将哪吒几乎贬的一无是处。
本文章所展示的图片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部分情节虚构,请理性观看,侵权请联系删稿
——【·票房口碑双爆被痛批·】——
《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票房真的挺不错,豆瓣评分也挺高,观众们看得挺开心。
并且该影片预计2月14日就会在北美上映,到时候那些外国观众也能一起领略我们古代神话的特殊魅力,让他们看看,我们中国也是有好的大片的。
可是谁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个叫“国家智库”的账号突然跳出来对着《哪吒2》就是一顿猛批。
这下好了,一石激起千层浪,争议瞬间爆发。
这个叫“国家智库”的账号对《哪吒2》可谓是火力全开,恨不得把这片子批得体无完肤。
说什么影片没教育意义,笑点低俗得要命,从第一部开始全片就充斥着屎尿屁三个元素,不仅老套而而且出现在大荧幕上非常恶俗。
他说,电影的导演以及编剧没有把故事的内核给拍出来。
这下可好,直接给判了死刑。
哪吒闹海不就是在反抗命运吗?还要啥高深莫测的核心精神?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来!”这样的豪言还叫没有内核?
难道非得让哪吒念几句“四书五经”,再来段“三字经”才算有文化内涵?别闹了,观众是来放松的,不是来听你念经的。
再说了,人家想表达的是反抗、责任,该展现的都展示出来了,还要什么教育?
而恶俗的要素不可否认,电影中确实出现了,并且还不少,但是电影一味地追求高雅,那最后观众只会越看越累。
“雅俗共赏”才能更好地让观众接受,而《哪吒》恰好搞笑中又带着热血温情,看着看着还感觉挺接地气的。
另外他还批判《哪吒2》的结尾强行煽情,赚大家的眼泪。
他表示,电影的结尾只表现出了哪吒与其母亲之间的母子情,并没有感受到孝道,而这母子情还是人的生物本能。
看到这,小编真的是被气笑了。
母子之间的感情是假的吗,他选择不屈命运,勇于反抗就是不孝?难道非得逼着哪吒现场磕一个才能看出他的孝道?
再说了,一部动漫还非得当说教工具不成?难道我们看这些就是为了接受思想教育的?那还不如直接去上政治课呢!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还说这片子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卑。
啥意思?就因为角色长得不够“中国风”?说白了就是嫌人家长得丑呗。
哪吒、太乙真人,统统都被嫌弃了。该作者说这几个角色作为主角,明明是神话里的英雄,结果影片中统统都被丑化。
他觉得这是电影对传统文化的贬低,看轻了中国文化,恰好就体现出了文化自卑。
而敖光敖丙在他眼里确实是帅的,但他说这个形象是抄袭的国外的《魔戒》。
长得丑的说文化自卑,有长得帅的又说人家是抄袭,再说了,都是龙族形象就一定是抄袭?
那以后中国动画是不是只能画圆圆的脸、细细的眼睛才算正宗?这不是文化自信,这是文化自闭好吧!
另外南极仙翁是寿星,在电影中成了反派角色,这一举动惹恼了国家智库,说电影运用了30年前好莱坞所使用过的套路,极其弱智。
为了显得上面他说的有理有据,他们还拿《你好,李焕英》来做对比。得了吧,一个现实主义,一个奇幻动画,有可比性吗?
再说了,《李焕英》是贾玲的处女作,拍摄手法和画面效果也不是特别出色,大家看它主要是冲着贾玲以及亲情主题去的。
你让《哪吒2》也搞个亲情主题?
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如何能够拉到一起进行比较。
说真的,对《哪吒2》的要求也太高了,又要视觉效果好,又要有深度,还得有文化自信,顺便再教育一下观众。
再说了,《哪吒2》好歹是个商业片,人家的目的是赚钱,不是来做慈善的。
你让人家既要赚钱又要传播正能量,还得符合传统审美,这不是为难人吗?为啥没人要求好莱坞大片也得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呢?
——【·哪吒到底好不好·】——
那个“国家智库”也是有意思,一通猛批之后,文章居然删除了。
是不是连发文的人自己都觉得说得太过分了?
网友们也不买账,觉得这批评也太片面和偏激了。
人家《哪吒2》的角色和元素明明是基于中国文化的创新,你非说人家没文化自信。
再说了,他说是叫“国家智库”,但有网友扒出来,它曾经被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评为全球顶级智库之一,懂得都懂。
并且发文的账号也是为官方供稿的,盈利性的。
而除了上面说的没有教育意义之外,现在居然还有人说哪吒藏着政治隐喻。
有些观众看完电影后,脑洞大开,开始各种政治解读。
绿牌图案、天元鼎符号、灭魂丹造型等等,这些明明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硬是被说成了“美国元素”,说会让人联想到美国国徽、美国货币美元等等。
这些人是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太不了解了?还是说他们眼睛里只有美国?看什么都像美国?
说真的,这种政治解读挺让人无奈的。
人家好不容易做了一部国产动画,你非要往政治上扯,这不是给中国动画国际化添堵吗?
国外观众本来对中国动画挺感兴趣的,结果一听说里面有政治隐喻,可能就望而却步了。
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咱们看电影就好好看电影,关注一下电影本身想要传达的主题不好吗?
《哪吒2》不就是讲成长、反抗和勇气的故事吗?怎么到一些人嘴里就变成政治宣传了?
不过尽管有这么多批评和争议,《哪吒2》的口碑居然没有崩盘。
这说明观众们还是有自己的判断力的。
不管你怎么评的一无是处,人家该看的还是看,该喜欢的还是喜欢。
其实吧,大家对国产动画的关注度这么高,这本身就是件好事,说明大家对国产动画期待越来越高了。
但是,咱们讨论归讨论,没必要上纲上线。
动漫嘛,开心就好,非得搞得跟在分析政治文件似的,再说了,创新哪有那么容易?
希望以后大家在评论电影时还是能更加客观、理性,既不盲目吹捧,也不无端批评。
只有这样,我们的电影产业才能健康发展,观众才能看到更多优秀的作品。
参考资料
国家智库-《《哪吒2》,脑子和屁股都有问题》
新华网-《中国动画崛起《哪吒2》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